【临诊碎玉】答:脾胃虚寒,湿气重,容易上火的根本原因?
首先要理清头绪。脾胃虚寒是个证型,湿气重是病机,容易上火是间杂证也就是这个证型是个复合证,不是单一证型。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寒是病之因,“收引”,是指人的筋脉关节活动不利索的感觉。冬天寒冷了,我们会觉得人会笨起来,活动也不方便,这都是因为寒的原因。
《内经》“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血遇热则行,遇寒则凝。阴阳平衡身体才能健康,阳虚则阴重。肾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肾阳又是一身阳气的根本,肾阳足则一身阳气有所持,才能有力推动血的畅行,局部经脉就会缺少血气的正常涵养。这种情况下,寒邪就会乘隙袭而入,痹阻经脉,从而引起经脉挛急,关节拘挛难以曲伸。肾主水,有的病人长期的肾阳虚,会导至水湿不化,寒湿内阻又会进一步的影响气血的通畅;脾主运化,脾得不到肾阳的温煦,则无力运化水湿,而生痰。比如水肿病、尿不通畅的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大多是肾阳不足为根本病机。内阳不足,再加上外来之寒邪,以至于寒湿痹阻经脉关节,成为了痹症。从痹症上来说,既有阳虚之内寒,又有外寒之袭入,正虚邪客,内外合邪,虚实夹杂。如若病程长久,还有气血的损耗之虚症存在,一面是身体虚,一面是寒、痰、瘀三邪互结而成痼疾,治疗上陈寒不除,痰瘀难消;但只温阳又难以消痰瘀。所以在治疗上不能单纯应用温肾祛寒,还应化痰去瘀通络一起综合治疗。比如“独活寄生汤”、“三痹汤”等治痹名方,都是从上述的理论中制订出来的名方。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本条所讲的是水湿病、水肿病,以及腹部胀满见症的疾病,病位在于脾。本条的前半句“诸湿肿满”,可以理解为湿、肿、满三种病,也可以理解为因湿所至的肿、满病。但其制落实于脾,这是正确的。脾之性喜温燥而恶寒湿,主运化(运化水谷和水湿),居人体之中,通过和胃的通降以转运气机上下,所以说脾胃是气机的枢纽。但是脾的运化功能,有赖阳气之温煦。脾之性喜温燥而恶寒湿,主运化(运化水谷和水湿),居人体之中,通过和胃的通降以转运气机上下,所以说脾胃是气机的枢纽。但是脾的运化功能,有赖阳气之温煦。如里气阳两虚,脾的运化功能就会下降,水谷不运则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人的生命机能下就下降,所以李东垣治病以脾胃立论,这是很有理的。脾的运化水湿功能下降,过多的水湿会阻在体内,从而阻滞了气血的畅行,而生它病。比如脾的气阳两虚,运化失职,水谷精气不能依赖脾气散精于肺,肺虚则无力行其通调水道(中医上称为“治节”),脾又主肌肉,于是水湿阻于肌肉,人就胖了。这就是现在肥胖症的主要病机之一。肺主皮毛,肺虚而皮毛会失去固密,人体无力抗风寒,所以人就会常常感冒,现在很多小孩子在幼儿园上学,三天两头感冒的,久治不好,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脾虚。现在抗生素、非甾体类止痛,以及中医的清热解毒药乱用,严重的伤了人的脾气和脾阳,所以脾虚症的病人很多。脾阳虚日久,还会伤到了肾阳。肾阳不足,脾土得不到肾阳的温煦,肾阳不足,脾阳亦虚,脾胃的气机枢纽不畅而无力运水,水湿停滞而成水肿病,治疗不论怎样,总是少不了健脾运湿之药。
脾胃虚寒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致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胃失温养,脾失统摄所表现出来的胃痛隐隐,或便血,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胃痛和便血。
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脾病多涉于胃,胃病亦可及于脾。若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胃失温养,故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神疲纳呆;脾阳不足,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或中焦虚寒,统血无力,血溢胃肠,故 见便血,腹部隐痛;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为脾胃虚寒之象。
所以你所说就是脾胃虚寒证,由于脾的运化功能下降造成的上热下寒证,至于湿气重是本证型的根本病机,一般临床上此类证型多出现腹胀,伴随大便不成形,或者便次增多,并且可以有头疼颈强症状,还有的患者出现口干或者容易口腔溃疡,西医多见慢性胃炎或者慢性胃肠炎或结肠炎,女性内分泌失调造成的月经不调的,伴有颈椎病的患者,一部分结缔组织病变白塞是综合证、类风湿关节炎,强制性脊椎炎、红斑狼疮都会出现此类证型,多采用泻心汤类方治疗或者干姜黄芩黄连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