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最佳状态:阴在上阳在下,可惜很多人都反了!

我们人体内,温暖的、有热量的、可以推动我们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我们叫阳气。有滋润作用的,可以提供人体营养的,我们叫阴气。每一个脏器都有阴阳,只有平衡才能健康、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乖戾,疾病乃起。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
体内阴阳颠倒,就会上热下寒
阳主升,阴主降。人体的理想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因为阴是液体,液体是从上而下灌溉全身最合理,阳气是火,火自下而上温全身最合理。
但你颠倒过来了,阳在上,阴在下,就会上热下寒。
那么,为什么阴阳会颠倒呢?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
中医认为,心主火,位居人体的上部,好比天上的太阳;肾主水,位居人体的下部,好比地上的河流。水火不济,体内气血阴阳就无法循环正常,阴阳就颠倒了。
打个比方,假设心火和肾水是两辆汽车,要想两车相遇,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汽车本身正常;二是道路没有堵塞。
一、我们先来看车辆的问题:
1
肾阳亏虚
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指出:阳气过衰,阴气过盛,而阴中一线之元阳,势必随阴气而上行,便有牙疼、腮肿、耳肿、喉痛之症,粗工不识,鲜不以为阴虚火旺也。
可见,阳气过于虚弱,阴寒之邪就会过剩,就会逐渐沉降,积聚于下,造成“下寒”;

同时,肾脏之中的元阳(命门之火)不能鼓动肾水上升,心火得不到肾水滋养,就会“上热”。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
2
肾阴亏虚
肾阴亏虚,就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来实现“上济心火”这一生理功能,并且身体还会呈现“电量不足”的状态,这么一来,上热下寒也就不足为奇了。
3
心阴不足、心火偏亢
心阴不足与心火偏亢往往是同时存在的。
火性炎上,心火偏亢,就会“上热”;同时,心火失于下降,就无法温煦肾水,就会“下寒”。
二、我们再来看道路的问题:
1
中气不足
在身体的圆运动中,火要下降,水要升腾,必须有一个力量来推动,这个力量就是中气,它是气机升降的关键。
中气由脾胃所生,脾胃虚弱,就会中气不足,继而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肾水无法借助脾气的升发,向上升腾以济心火,人就会因心火亢盛而出现红肿热痛、心情烦躁等问题;
同时,心火无法借助胃气的下降,向下沉降以温肾水,人就会因肾阳不足而畏寒、痛经、腹泻、下肢寒凉等。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

2
湿阻中焦
火往上走,寒往下沉,中焦不通,就会“上焦火,下焦寒”。
最常见的就是湿阻中焦,堵塞道路,导致心火不降、肾水不升,自然水火也就无法既济了。
如何辨别是否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口腔溃疡、舌疮、失眠、慢性咽炎的咽喉灼热感、慢性中耳炎、目赤、青春痘等、失眠这一系列上热证候。
但是有这些症状不能说就是上热下寒,必须有下寒的表现,比如比常人怕冷,又比如饮食耐温不耐寒,吃温的东西舒服,吃凉的东西不行。甚至热饮不行,凉饮不行,其实也很可疑的。因为一吃热的就上火,一吃寒的就伤下阳。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

再有一个指标,夜尿多,夜尿多是肾阳虚的表现,气化功能不行;
女性再来一个指标——宫寒,来月经的时候,经色紫暗夹血块、痛经,小腹局部有冷的感觉,要用热水袋、暖宝宝。再来关节容易有冷的感觉,尤其是膝关节,再来女性在冬天睡觉的时候脚还是冷的。
上面睡不着,下面冷的,就是上热下寒。
如果你有了这类证候基本上可以判断是上热下寒,但假如我们还觉得肯定的还不够彻底,那简单,看他既往的调理经过,假如用过清热药无效,用过滋阴药无效,而且发作频率越来越频,基本上九成就是阳虚阳浮了。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

怎么理解阳虚阳浮?
阳就是阳气,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气态,气态的东西一多就稠密,稠密就内聚下沉,一少了就稀薄,稀薄就上浮外散,变成了阳虚的另外一种表达,就是阳气上浮外散,表现为上部热象,外部热象,内部跟下部是寒象。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
上热——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喉痛、青春痘、难入睡、易失眠、虚不受补,一补就上火……
下寒——小肚子凉,痛经,饮食耐温不耐寒,下肢常感到发凉……舌相——舌质淡白(寒底),舌尖、舌边红(心火、肝火旺)……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

这句话指出「寒为热病之因」,体内寒邪过盛,就会把阳气排斥在外,阳气上浮外散,就会表现为上部热象,人就会出现上火症状。也就是说,体寒是上火的根源!
现代人不避寒凉,而且贪凉,冷饮、空调、滥用抗生素、水果吃太多、爱穿露脐露腰露背破洞的潮衣、不爱晒太阳……
这些习惯都会让大量寒湿进入体内,久而久之,肾阳就越来越不足,肾水制不住火,虚火在上焦、头面部飘着,越来越旺。
实火虚火,如何区分?
有些人上火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败火药,却常常陷入越吃越严重的怪圈,这种情况八九不离十都是上热下寒。
因为上热下寒是体寒所致,而败火药属寒凉之物,服用它们只会让你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

因此,在对付上火之前,你还得先分清楚到底是实火还是虚火?
实火:从来不上火,但吃了一些东西后,突然上火了,多半是实火;
虚火:经常出现口腔溃疡、舌疮、青春痘、失眠之类的上热症状,喝了凉茶之后会好一点,但不喝的时候又不行了,并且反复发作,一定是虚火。
火的属性不同,治法自然也不同。一句话:实火用泻法,主要是清热、降火,建议服用败火药(如牛黄解毒丸);虚火用补法,主要是补阳、滋阴。
并且,针对虚火,补阳与滋阴并不矛盾。因为阳气越弱,体寒越重,脾胃越虚,而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津液就会不足,身体就会燥热。所以,常年虚火的人,身体往往都是阴阳俱虚。
上热下寒,最宜艾灸!
上文说了,上热下寒的本质在于“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这就提出了两点要求:一要补阳,二要潜阳(就是把阳气拉下来)。
有些上热下寒体质的朋友服用补品后,往往加重了上火症状,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单纯地补了阳,但没有把阳气拉下来,阳气没有归位,不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坏事儿。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

既能补阳又能潜阳的方法非艾灸莫属:
一则,上热下寒出现的火是虚火,说明体寒,而艾灸最擅治疗虚寒之症,最为适合;
二则,把阳气拉下来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灸腿;
三则,艾灸可以阴阳同补,既能补阳,又能滋阴,还能祛除寒湿瘀,消除中焦瘀阻,同时补足中气,帮助脾升胃降……这些都在推动心肾相交。
这样艾灸:补阳潜阳,双管齐下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我方删除

第1步打通中焦

打通中焦,祛除湿寒,补足中气,让上下气路畅通,这样火才能下行。否则,艾灸之后,火全堵在上面下不来,上火症状会更加严重。
方法如下:
首先,如果上火症状严重,先艾灸膏肓,将阳气引到胸腔;
接着,重灸关元——关元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门户,艾灸关元能使命门真火充盛,元气得到补充,真元就会恢复“藏而不泄”的功能,会主动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上火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将关元和中脘一起艾灸,还可加快驱除阴邪的速度);
再次,中焦不通重在调脾胃,像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太白等都是常用穴,脾气虚,可加灸气海;脾湿重,可加灸阴陵泉、丰隆、解溪等。

第2步引火归元

对于上热下寒引起的虚火来说,需要把它引到该去的地方——下肢。
这时可通过灸下焦及腿上的穴位来引火,常用的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涌泉等。腿部暖了,经络通了,上焦的火就下来了。
需要注意的是:脚心的涌泉穴应当放在最后灸,而且不可缺少,这样做才算是让“引火归元”这个过程彻底完成。
此外,建议在艾灸前,用艾叶煮水泡脚,边泡脚边双手搓后腰,效果更佳。泡完之后,再搓脚底的涌泉穴,既能滋养肾水,又能补阳。

总结以上,灸友们就能比较清楚的了解自己是否阴阳颠倒处于上热下寒的症状了,我们除了要利用好艾灸调理,还可以食疗降火,喝蒲公英金银花茶,采用蒲公英根、枸杞、红枣、金银花、甘草、胎菊6种药食同源的食材,每天泡一杯喝,既能下火又能排毒!

最后,由艾疗名媛课堂创始人黄老师
为大家视频讲解养生知识:
“阴阳学说是中华文明的根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