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厚荣:《音配像纪事》(十)音配像开始的时间

《音配像纪事》

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1985年由李瑞环同志提出并组织人员在天津试录了7出戏,1994年开始批量录制,并委托已故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操办此事。到2002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共将355部戏的录音配了像,二期工程则录制了105 部戏。在此期间,共有70多个单位3万余人次参与了这项功在千秋的盛举。

《音配像纪事》由曾直接参与这项工程的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叶厚荣撰著,共收入文章68篇,其中反映李瑞环同志决策指挥的26篇,记叙音配像重要活动的6篇,抓工作落实的26篇,其他具体工作的10篇,因所记事件多为作者亲历,因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音配像开始的时间

  在2002年四五月份,我们着手进行音配像总结的时候,首先要确定音配像的时间。过去,有关方面负责人在讲话的时候,一般表述为:“《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是李瑞环同志创意策划的。从1985年提出,经过试验、研究和探索,于1994年下半年正式启动,至今整整7年。”(谢国祥:2001年7月13日《关于京剧音配像进展情况的汇报》)

  可是我知道,李瑞环同志在天津主持工作期间提出“音配像”,并且已经录出几部戏。为了使音配像的总结很准确反映实际,我想找出天津所录戏的带子。我利用在市委宣传部工作期间主管文艺的优势。我请电视台的文艺部主任胡去非同志(我的朋友)帮助查找。不久胡去非同志答复我,没有找到。我不死心。我想到当时参与配像的杨乃彭。乃彭是天津京剧院著名老生演员,也是我在文化局工作期间相当好的朋友。我给他打电话询问。乃彭告诉我,早在1985年,老市长(瑞环同志)对他说:“最近我总在思考一件事,前辈的艺术家给我们留下很多录音,也就是声音的资料,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这些资料只有声而没有像,这是个很大的遗憾。比如杨宝森先生留下很多非常宝贵、非常有价值的录音,我们能不能请当代的名演员或他的传人来配上像,因为我们现在具备了这样的技术条件和手段,这样做我们将给后人留下一份完整的东西。如果现在不抓紧做这个事情,那么越往后就越困难,越不准确了,趁着现在他们的传人还在,和他们同过台的人还在,我们就能比较原原本本、比较完整地把它们保留下来,将是一份非常宝贵的艺术财富留给后人。”我问他当时配了几出戏?他说配了三四出。我问他手头有这几出戏的带子吗?他说只有天津电视台播出他为杨宝森先生配的《空城计》时他用家中的录像机录下的资料带。我喜出望外。我请他把对我说的情况写出来。他很快就把《回忆当年在天津的音配像》写出来寄给我,我们将其收录于《纪念文集》。我和他商定,我马上派秘书去把带子拿来。我叫天津文化艺术音像社很快复制了两盘,其中一盘我叫人给胡去非同志送去。胡去非同志看到“物证”更加重视,要求文艺部的同志到资料库彻底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找出了为杨宝森、李少春、叶盛兰、裘盛戎、李多奎等人所配的《断臂说书》、《文昭关》、《击鼓骂曹》、《赤桑镇》、《遇皇后》和《打龙袍》,共6部戏的录像带。但是《空城计》的播出带没有找到。我把天津电视台找到的和杨乃彭所录的7部戏的复制带送给李瑞环主席,建议将这7部戏正式列入音配像精粹系列,并将音配像工作的起始时间定为1985年。李主席同意了我们的建议。所以,我在2002年9月5日《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总结大会上汇报时开宗明义就说:“由李瑞环同志创意策划并领导实施的《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历经17个寒暑,已于今年8月圆满地超额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我们现在的表述是,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历时21年录制了460部戏。其实,由于天津电视台没能找到杨乃彭同志在电视台播出时他录下的《空城计》,我们就有理由对这460部的数字产生怀疑。一种可能是,那时只录了这7出戏,也就是说460部是准确的;但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还有几部戏当年电视台录了,因为时间较久没能找到,杨乃彭同志也没有录下来。这样,音配像剧目的总数应该是:460+X。由于音配像工程是李瑞环同志在1985年提出的设想,1988年经过认真研究充分准备以后进行试验,1989年瑞环同志即奉调赴京工作,我估计试验阶段所录剧目即使比7出多,也多不了几出,这个X的值可用下面的不等式来表示:0<X<5(包括X=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