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中的本命歌单(四十七):月球下的人
来自后台的点播
前两天翻留言时,后台某朋友跟我提了这么个问题:
有没有什么单曲,是词曲俱佳,还唱的很有特点的呢?
接着他补充了一句:如果不是我们通常很熟悉的大众化歌手就更好了。
“略小众歌手的宝藏代表曲呗。”
对话结束后,我冒出了上面这个念头。
思索片刻,我决定把今天这首歌推荐给大家。
传闻中的本命歌单,第四十七期。
冯翰铭谱曲,冯翰铭编曲,林若宁填词,李幸倪演唱的单曲《月球下的人》。
看到这个歌名,熟悉港乐的朋友可能会眼前一亮。
没错,这是一首典型的“反义歌”。
2007年4月,陈奕迅发行了国语专辑《认了吗》。
在这张绝大部分都是国语歌的专辑中,林若宁为他写了仅有的一首粤语歌:
《月球上的人》。
9年后,林若宁为李幸倪写下了这首《月球下的人》。
和EASON的作品相比,《月球下的人》传达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心态。
这两首作品的核心主题,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它们都是表达失去挚爱之后,个人的心情和内在心思。
偏偏从陈奕迅到李幸倪,传达出的情绪却是迥然不同的。
如果你听过《月球上的人》,会很容易想起,林若宁有这么个小节:
蒲公英不会飞 陵墓里伴你于一起
如果有再会 恐怕已经一世纪
陵墓里才能一起也好,一世纪再会也罢。
听到这样的歌词,简直感觉哀伤都要溢出纸面。
更何况,在这样的情绪里,还配着沉郁和忧愁的慢板调子。
一个男人偏要站在月球的角度审视地球,试图用大格局去抚平情伤。
结果遭遇了毫无疑问的失败。
一定程度上,这成就了《月球下的人》内在的情绪依托:
一种明显积极许多,能够笑着对过去的伤痕说再见的心情。
一种怎么看都已经释然了的心情。
林若宁显然对这种状况拿捏的异常准确,他这么写:
只应该记起蒲公英总会飞
刚巧飞进仓促回忆的黑白美
独对今晚月半弯
恰似是你的眉
任你的脸随月黑高飞
事过境迁一样美
可以清楚的看到,从“蒲公英不会飞”到“蒲公英总会飞”,故事的主基调已经从一个男人的负面和消极,转换为一个女人的达观和积极。
“任你的脸随月黑高飞”这一句,则很直观的表达了自己当下的心思:
过往的情伤已经成为历史,释然也是一种美好。
《月球下的人》是一首独唱歌,然而李幸倪本人却觉出了些许不同。
“这是一首唯美的好歌,也是我第一次大胆尝试中国风。”
能够具备这般特质,当然不止归功于歌词,冯翰铭的旋律也相当出彩。
明面上还是写“失恋后的效应”,这首歌却摆脱了广东歌惯用的戏码。
作曲者刻画出柔和中略显轻灵的曲风,跳出了苦情歌哀伤沉缓的慢板路线。
如此处理也让这首歌在意境上得到升华。
多年以前,港乐黄金搭档“夕阳组合”曾写过下面这段词:
浮云骤雨远飞,我以为会记起。
但做人就像做戏,Tomorrow is another day.
若要说人这辈子做到什么最难,莫过于和过去的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