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那年冬天

那年冬天

那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门前的吃水塘,一夜之间,被冻得严严实实的。早晨起来去河边抬水的人,只好回家找来凿子,在冰面上先凿个窟隆,然后才能够把水舀进水桶,再抬回家。那时,前后两庄的人,同吃着这个河塘的水,家家洗菜淘米,也全在这个水塘边。于是,在河边小码头附近的冰面上,人们费尽力气,凿出了数个大小不等的冰窟隆。

自从河面上结冰,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冰窟隆,奶奶就给我指派了任务,让我照看着成天不着家的妹妹和大弟,怕他俩在外面玩时偷偷去冰面上,掉进河里。因为天气寒冷,奶奶在家里照看着刚会走路的小弟。那时外向的妹妹虚龄九岁,大弟虚龄六岁,正是无忧无虑的贪玩年纪。

每天跟在他俩的身边,我却很难看管住他俩。有时姐弟俩一起打了别人,有时两个人也会同时被别的孩子打了。衣服划破、脸上碰破,并没有因为有我在他俩的身边而减少。好在这两个人都比较憨实,脸上、手上碰破了也不吱声,只有衣服弄坏了,才会害怕,怕我回去告诉母亲教训他俩。

从后庄跑到前庄玩一会儿,又从前庄绕回后庄去玩,每天,他俩就这么来来回回的疯跑着,他俩到哪里我也就跟到哪里。那时的生产队,除了下雨,再冷的晴天,社员们也要劳动。母亲去参加集体劳动前,总会叮咛了又叮咛,让我把妹妹和大弟看住了,千万别让他俩去河面上走冻,掉进冰窟里可不得了。

不想跟着乱跑,有时我也哄他俩,陪他俩和小伙伴们,在屋檐下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玩“挤盐豆”的游戏,也会在门前的大场上带他们一帮人一起玩“丢手绢”或“老鹰捉小鸡”。年前的几天,天天乱跑的小姐弟俩,居然不去庄上玩了。他俩每天上午和傍晚,都会一起,蹦蹦跳跳去村口的路边,吸溜着冻出来的鼻涕,不断向路的那头张望。盼望着在外工作的父亲,能够突然出现在路的那头,能够早些回来。等待父亲的时候,大弟不住念叨着的,是名叫“高升”的烟花,那是父亲上次在家时答应给他买的;妹妹则在不断地猜测着,父亲给我们买的过年的新衣服会是什么颜色。

盼望和等待,总是很折磨人的。除夕的早上,刚丢下饭碗,大弟和妹妹又向村口的路边奔去了。早饭还没吃完,奶奶就让我快些去看着他俩。走到村口,任我怎么说他俩也不肯停下来,说要到公路边上去等父亲。石子铺成的公路,距离村口将近一公里,说不住他俩也拗不过他俩,我只能在他们两个人的身边继续跟着。

站在公路边等待父亲,不时看到上街赶集的人,有推着独轮车的、有背着背篓的、也有挎着篮子的。从我们身边经过时,都会有些诧异地打量我们,他们一定在想,这么冷的天,这几个孩子咋在公路边玩耍?偶有一个骑车的人从公路那头过来,弟弟妹妹的眼睛里就会放出异样的光彩,等来人靠近,从我们身边过去,他俩也不怎么失望,仍然把目光转向公路那头,期待着父亲的归来。

也不知等了多久, 从路的那头,终于又望见一个骑车的人,正用力地骑着车朝我们而来。近了,眼尖的妹妹欢呼着说是父亲,牵上大弟的手,我们飞奔着迎了过去 。从路那头骑车过来的父亲,好像也看到了我们,他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就下了车,推着自行车走过来,笑着说天气这么冷,你们怎么跑到路边来玩?“我要高升。”“我要看看新衣服。”大弟和妹妹并不回答父亲的话,巴着挂在自行车后面的挎篓想看个究竟。父亲把自行车给我,让我拖着,然后去抱了抱大弟,又去搀搀妹妹的手。告诉他俩鞭炮烟花、大糕果子,新衣服都在挎篓里呢,等到家再拿给他们看看。

父亲前两次回家,带我到生产队的社场上,教我学骑自行车。父亲的自行车是“永久”牌的,刚买不久,两个手把上各包着一块手帕;二八大杠,是当时常见的车型。第一次听父亲说带我学骑车,我开心得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我推着自行车向前走的时候,才发觉自行车很重,一点也不像父亲骑着它时那样灵活,那时,我的个头比自行车高不了多少。

把一根扁担,横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父亲扶着扁担,教我掏大杠骑车。他让我左脚踩着左边的脚踏,右脚从自行车的横杠下伸过去踩着右脚踏。他教我两手抓紧车龙头,眼睛看着前面,两脚分别上下用力,每次只能踩小半圈,他在后面扶着扁担用力推着。起先我怕跌倒,车龙头总也稳不住,父亲鼓励我大胆的用力,不要害怕,有他在后面稳着呢。绕着社场学骑车,知道父亲在后面扶着,我就不那么害怕了,欢快的踩着脚踏,感觉自己像是在飞,也不晓得骑了多少圈,额头和鼻尖都在冒汗,后背上也是汗津津的。“可以歇歇了。”听到父亲的声音从社场边上传来,我才知道,不知在什么时候父亲已经放手,而我竟然独自骑着自行车转了好多圈……

父亲让我把车先掏大杠骑回家,他在后面搀着妹妹和大弟往家走。两手稳着车龙头,两只脚用力的踩着,想到等在家里的带着小弟的奶奶和正在忙碌的母亲,脚下的车轮飞奔了起来。时隔三十多年,我仍然记得那年除夕的上午,那条乡间小路上,我独自骑行的情景。

2019年2月6日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蔡小平,网名闲庭信步。喜欢养些花花草草,喜欢在文字中漫游,盐城市诗词协会会员,响水县诗词协会理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0)

相关推荐

  • 还会有谁像您一样疼爱我们呢?

    母 亲 刘福州 今年11月4日,是母亲去世四周年的忌日. 母亲去世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好像做任何事情,精力都集中不起来,总是糊里糊涂.丢三落四的.特别是,一到放假或是工作不算太忙时,我的第一反应仍然 ...

  • 追忆父爱

    〓 第 1510 期  〓 文|姚春  编辑|王成海 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爱,但没有一种爱可以重来,我的老父亲,请你再爱你的孩儿们一回-- 相传,母亲给了孩子血肉,使他们成长:而父亲却给了孩子骨骼,使其 ...

  • 到大姑家去

    上午,到阳新参加大姑遗体告别追思会. 大姑2018年中风后瘫痪在床,意识.语言能力均严重受损,住进阳新一家敬老院.姑父以八十多的高龄陪着一起在敬老院生活了三年多,不离不弃,承担了主要的生活护理,喂饭. ...

  • 诗评•黄平子读二月蓝《全家福》

    黄平子读二月蓝<全家福> --<新世纪诗典>3685 全家福 二月蓝 在回渝探视的姐姐和姐夫 离开重庆前 全家人围着父母 第一次 拍了张"全家福 仔细端详后发现 刚出 ...

  • 小巷人家(九)

    小巷人家(九) (纪实故事)   作  者:周 忠 良 图  片:选自网络   赵家   中家东巷向北隔3户人家就是赵家.赵家是50年代迁过来的住户,没有院子,和西.南邻居的房子紧挨着.   中和赵家 ...

  • 父亲买泥鳅

    父亲买泥鳅 □陆会凤 厨房的水池里一网袋泥鳅正在上下窜游,这是父亲刚刚赶早市买了送过来的.而我对着这一池泥鳅,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 近几年来,我身患疾病久治未愈,父亲多方打听寻来偏方--吃 ...

  • 杨绛:今生所有的相遇,终将离去

    杨绛周岁 一 我最喜欢二姐同康,在三个姐姐中,唯有她能哄得小时的我不哭. 同时,二姐也是姐妹中最聪明的.二姐比大姐小四岁,妈妈教大姐方块字,二姐坐在妈妈怀里,大姐识的字她全认得.爸爸在外地工作,回家得 ...

  • 散文||那年那冬天

     那年那冬天 吴海燕||江苏 时间过得好快呀,又是一年飘雪季.外面寒风凛冽,回家迫不及待泡个热水澡,从头到脚都感到温暖,适宜.每每享受到这种感觉,都会想起二十多年前的那些岁月,那个刻骨铭心的冬天. 那 ...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那年冬天的大雪

    那年冬天的大雪 王 斌 冬天到了,人们总是盼着能早点下雪,而在我年幼时,却见过一场无法忘记的大雪. 那是1982年的12月末,因为已接连下了两天两夜的小雪,天气变得特别阴冷.一早,父亲就在大门外的地坝 ...

  • 散文 | 北方冬天印象(海风在吹&amp;窗外的人)

    北方冬天印象  作者:海风在吹  朗诵:窗外的人 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早就应该进入冬天寒冷时节,可武汉仿佛是在昨夜才于一夜间真正入冬.一天一夜的冷雨,淅淅沥沥的没有停止过,今夜,听冷冷的雨依 ...

  • 想起那年冬天的奈良

    前天,朋友从东瀛奈良传来一段约十秒钟的视频,反复观看,有种久违的感觉.这种感觉略显复杂,有些欣慰,有些回味,有些怀旧,有些思念... ... 岛国的交通是很发达的,从大阪乘新干线向东行约四十多分钟,就 ...

  • 散文||那年,乡村学校的日子

    那年,乡村学校的日子 江亮||湖北 一树繁花风轻过,满是往事眼前来.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我沐浴着风,任风儿轻抚我的脸庞.不经意间,思绪回到远方,回到我开启教育生涯的地方. 那个地方在家乡,那所学校很平 ...

  • 散文||那年春节回家的山路上【征文】

    那年春节回家的山路上 冯淮南||北京 1969年春节快要到了,我们决定回家过年. 那时候,我们从蚌埠下放到定远县一个两县交界处的山区里,翻过一个山头就是滁县地界.我们是1968年11月13日下放的,到 ...

  • 散文||那年,那味【征文】

    那年,那味 1988年,正值23岁,青春的荷尔蒙在不断发酵.年底,终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腊月二十三,已是农历小年,学校初三年段刚刚放假,到出纳处领取工资和补课津贴,匆匆收拾行李回家. 回到家,和父母 ...

  • 散文||那年,我25岁

    那年,我25岁 张同菊||河北 端午假期,出去小游.同去的一个朋友的儿子,满脸孩子气,一路上话语不多,和我们也几乎没什么交流.原以为他就是刚读大学,顶多二十来岁.一问才知道,我们眼中的这"孩 ...

  • (纸刊备选)那年冬天|深谷幽兰(山西)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微刊和纸刊的成长.微刊和纸刊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