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港乐(18):爱而不得这件小事——《春秋》

在写词这件事情上,林夕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熟悉港乐的朋友,习惯说香港有两个伟文:

姓黄的那个直抵人心,姓梁的那个更具内蕴

看到这句话,你可能要跟我说——黄伟文同样很内蕴,梁先生偶尔也拷问人心。

这该怎么算?

这是个好问题,也正是我觉得林夕最有意思的地方:

他特别擅长用一些简单直白的意象,表达一些看起来很内蕴的事情。

比如——爱而不得这件小事。

张敬轩的《春秋》正是这个断面上最经典的例子。

正式谈《春秋》之前,我们需要先看看港乐成分里另一个经典的分支:备胎歌。

备胎歌这东西,是港台情歌中最特殊,同时也最常见的选材之一。

众所周知,情歌是所有港台流行音乐中最大众化的选择。

相应的,备胎歌是情歌这个大格调选择中,最能代表个人情绪的那一类。

原因?这世界上有个词叫痴男怨女。

看到这里你可能恍然大悟:备胎歌的本质,可不就是爱而不得嘛。

事实是,这话反过来,还真不一定成立。

是不是备胎歌看什么?看态度——很多细节里体现的态度。

有只看一眼名字的,比如陈僖仪的《后备》,卫兰的《你知道我在等你们分手吗》。

有听了之后需要想歌词的——“若有天会散你会选我吗”

有思考过后还需要揣摩的——“我不可以讲内心的一句”

很凑巧,《春秋》不属于上面任何一类。

所以,不是备胎歌的,更广泛的爱而不得,对林夕来说表达了什么呢?

我是爱你的,可你心有所属,于是这事儿并不算太重要。

从哪儿看出来呢?歌词第一次刺到听者皮肤的时候,是这样的:

然后你摇着我手拒绝我 动人像友情深了

我没权终止见面 只因你友善依然

这两句里,林夕用了一种很简单,很规整的情感对照去表达男方的心思。

我想见面是因为我期待爱情,见面还能延续,却是因为友情深刻。

在港乐的歌词安排流程下,欲扬先抑,要展开先铺垫的手法极为常见。

林夕本人,更是采用这类技巧的达人。

如果我们认真听一遍《春秋》,很容易发现这首歌在故事上微妙的衔接感。

正因为“我”的倾心只得到你的友情,下面两个高潮句的出现才显得顺畅。

顺畅的甚至有些理所当然,仿佛世界所有的爱而不得,就该是这样的:

我没有为你伤春悲秋不配有憾事

你没有共我踏过万里不够剧情延续故事

对听歌的人来说,这是一种近乎折磨的代入感。

对讲故事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因为感情和立场严重不符带来的怨念。

2012年接受采访时,作曲者曾奕文曾经这么解释:

我写过很多曲子,也看过很多与之搭配的词,林夕的那点怨念是不一样的。

能够像林夕这样,用极具节奏感的长句来传达感情,本身就不容易。

从唱的角度来说,也只有张敬轩这般自如的气息掌控,才能恰如其分的演绎。

这首歌的第一个高潮,讲的是从细节到心理如何确定立场。

这首歌的第二个高潮,谈的是看清感情之后的顿悟。

那一线眼泪 欠大志 太没意思

若自觉这叫痛苦未免过份容易

难过吗?显然。有怨念吗?必须。算得上很痛苦吗?未必。

有了这个大前提,我们发现歌听下去很容易进入一种放空自己的思维:

不愿再扮演弱者也好,是否看淡一切落发也罢。

说到底,是希望对得起自己的感情。

最后我们会把问题集中在一点上:

以感情本身的性质而论,何谓真正的《春秋》?

这意思是,这首曾奕文作曲,林夕填词的歌,到底是怎么点题的?

正所谓——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所以林夕给大家的答案是:历史——更确切的想法是:情史。

考虑到梁先生在高潮句上向来喜欢“更进一步”,于是点题句是这样的:

我没有被你改写一生怎配有心事

我没有被你害过恨过写成情史 变废纸

点明了历史,就看懂了春秋,点明了心态,就读懂了感情。

因为我爱你,我愿意试着自私一点,至少这样更快乐。

也因为我爱你,在你得到真爱的时候,我燃不起半点恨意。

走到最后,我们终于明确了一个残酷的现实:

即便是伟大如《春秋》,也不过找点重要的事情记载。

在你的感情经历中,我甚至得不到记载,被阻挡在真正的区域之外。

所谓“废纸”的真正含义,其实就在这里。

“她曾让你对明天充满期许,却再也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

没有伤春悲秋,没有踏过万里,没有改写一生,自然没有资格被记载。

爱而不得这件小事,一点都不算是痛苦。

热闹是你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