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 | 翠竹青青
翠竹青青
文|王元
我曾领略过庐山的壮美,也曾饱览过西双版纳的秀丽,如此多娇的江山,生机勃发的万物,都会让我陶醉、让我开怀。然而,在这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我对竹向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喜欢在竹林中散步,喜欢听竹林的涛声。竹这种普普通通的植物,她或伟岸凌空,或低矮匍匐、或攀援垂悬、或亭亭玉立、真可谓千姿百态、风情万种,让人沉醉其中,心旷神怡。
竹,在华夏溯源远矣!自《诗经》唱出:“绿竹猗猗”、“绿竹青青、”“绿竹如箦”以来,悠悠数千载,国人爱竹之葱翠,爱竹之清幽,爱竹之丰神,爱竹之高节。咏竹的诗词曲赋汩汩流播,画竹的墨迹彩痕绵绵承传。我这一介华夏子民,亦爱竹之风雅,也就留心寻竹觅韵了。
竹的种类很多,据说:目前世界上竹的品种有1000多种,我国就有250多种,有高度超群的巨龙竹,有铮铮坚韧的铁竹,有美味扑鼻的香竹,有甜脆可口的甜竹,有粗壮有力的罗汉竹,凄美动人的斑竹等等。在我国举办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中国参展的名竹就有250多个品种4000多棵竹子,这些青青翠竹以各自独有的风采,博得了中外游人的交口赞誉。
我爱竹,不仅爱她的外表,更重要的是爱她的气质,她的精神。我喜欢竹林中那清脆悦耳、亢奋激昂的涛声,她那挺拔向上的气势,她那生机勃勃的活力,她那默默奉献的精神,无时不在拨动着我的心弦,让我陶醉,让我痴迷,让我感慨不已。我认为她的风骨和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无私无畏的精神,竹是挺直的,“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她傲霜斗寒,搏击风雨,宁折不弯与自然抗争,与命运搏击,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她具有美好的情操,牺牲的是自己,给人类换来的却是无尽的好处。平时家中使用的箩筐、扁担、渔杆、竹席、竹扇、竹帘以至于各种建筑用材、工艺美术品都离不开她。她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是很大的。再加之她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生命力极强,在水土保持,环境绿化,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她不畏严寒,与松、梅、菊一起被人们誉为四大高雅之品。“竹”—她总是平平凡凡地生活着;不求索取,无私奉献,为人类达到粉身碎骨,毫无怨言的地步。
竹还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古代没有纸,人类便把文字刻在竹简上,东汉时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后竹又逐渐成为造纸的原料,在人类文明史上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古籍载“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泪痕斑斑的湘竹郁结何等哀婉凄美的爱情传说啊!难怪一代诗人毛泽东吟咏:“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我曾在历史积淀厚重的中原大地,寻觅”竹林七贤“的遗韵,两千余年前魏晋交迭的动荡时代,七位文人为避祸而隐逸竹林,他们在竹林中纵酒酣饮,傲然自啸,肆意弹琴,放浪形骸,这种清高傲世,不拘礼法,高情远志,张扬性灵的竹林精神令我感喟不已。在望江公园,寻着唐代女诗人薛涛的遗踪,抚摸着井边的青竹,朗读着她的竹诗,不由口舌生香,周身清润,思绪飘逸了。寻觅宋代诗人苏东坡点墨的竹叶,想着这位爱竹雅士的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东坡的墨痕与人品代代承传,真可谓“见竹如见公”。清代秦时昌的《方竹》诗:“举世尚圆通,尔形粘合矩”,“直方坤之德,钟秀天特与”,“虽惊世人眼,实为君子许”。咏得贴切,深含寓意,胸中油然升腾崇尚端方的正直之气。但愿自己不为物欲所役,不为世俗所累,要像方竹那样“毋令媚人,一朝削圆汝”。
吾邑城南之孔庙,现完好保存清雍正年间重建之煌煌风貌,庭院粉墙边的两方水池内,生发出六丛清丽可人的修竹。每每伫立竹前,那碧叶翠枝传递予我儒雅的书卷气,顿感心境清澄了,浮躁退去了,杂念过滤了,再咀嚼先贤咏竹佳句:“新笋巧穿苔石去,碎荫微破粉墙生”(宋.曾巩);“春夏秋时全不变,雪中风味更清奇”(清.郑板桥);“坐销三伏景,吟起数竿风”(唐.李咸用)。咀嚼之间,禁不住击节称妙,沉湎于斯。
寻竹觅韵,心向往之。寻竹之秀色,觅其之美韵;寻竹之飘逸,觅其诗韵;寻竹之刚柔,觅其情韵;寻竹之虚心,觅其神韵。我想,寻竹觅韵,岂不是一介中国文人之乐趣哉。
一部辉煌的中华民族史,也是一部仁人志士以自己的奋斗业绩,诠释着竹的精神和气质的历史。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达了铮铮铁骨之精神;郑板桥的“些须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又体现了如竹一样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思想;毛泽东同志那“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言壮语,又显示出竹一样坚强的韧性和毅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浩气,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壮举,又使人领略了竹那震撼人心的气魄和胆略!可见,竹的精神、竹的品格是我们民族精神,是炎黄子孙一以贯之的的“魂灵”。
我爱竹,常以竹的精神自励。在我的家里,书架是用竹做成的,笔筒是用竹刻成的,坐椅是用竹编成的,就连床也是用竹做成的。每当看到这些,我总能得到精神上升华和灵魂上的净化。我想:人不能光靠吃米活着,应该有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应保持不俗不媚、虚心向上、无私奉献的气节和品质。正因为如此,我给孩子起名“笋”—希望孩子像破土的春笋,在党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成为盈盈翠竹,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这些年来,我总是以竹的精神鞭策自己,使自己活得有用、充实。见到竹,我总是为之一振,精神焕发,勇气顿生。
我赞美竹,因为竹给我启迪,给我力量。同时,我想,如果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有竹那样的精神和气节,都来做傲然屹立、直插云天的“劲竹”,那我们中华民族就一定能更巍然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会的,一定会的!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王元,女,河南南阳人。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黄河文学》、《东京文学》、《散文》、《散文选刊》、《热风》杂志、《南阳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二百万字。曾出版有散文集《白云深处》、《平和如歌》、《野菊花》、《另一种亲情》、《玉乡之歌》和报告文学《镇平特色经济》、《镇平民俗》等集子。其中散文《葫芦瓜》、获全国诗歌散文“华龙杯”大奖赛一等奖,散文集《野菊花》获省“五四文学奖”二等奖,近年来连续三届获南阳市文学艺术成果奖二等奖,是南阳作家群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作家。并连续十年享受国津贴的专业技术带头人荣誉称号。2000年被南京中山文学院聘为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