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 家乡的老屋‖总第1079期
家乡的老屋
文/江尚勤(湖北)
家乡魏岗的老屋,我们住了近二十年。母亲在的时候,我们姊妹几个都像出窝的鸟儿一样,先后飞出了村子。在我离开家乡多年之后,母亲也离开了我们。如今,再次回到家乡,村里的景象,竟然让我如此思念我家的老屋。
大片大片的屋脊,像云一样地消逝了。也许我们昨天还从村庄里走过,转眼几年它们便成了瓦砾,后来连瓦砾也不见了,代之以老屋的是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
一人多高的玉米生长在我家老屋地基上。无论我怎样地环顾四方,也无法再看到原来的模样,老屋房子没了,房前的柳树,旁边的水塔,还有母亲栽下的花椒树,尚留在记忆中。
乡村的老屋,因为他不但是我移民搬迁的第二个家乡,也是我从小学到工作成长的见证,更是弥漫着儿时的欢乐与一家人的温情。记忆中最熟的地方是老屋房前的小路、小路当头的吃水老井,还有我家的菜园地以及一口很大的池塘。
村头那口老井,是母亲天天取水的地方。水井很深,井里水很清凉。每到大热天气,我们就会拿着家里的一个祖传铜壶到井里打水喝。有回不注意,打水绳子没拴紧,铜壶扯到一半时“扑嗵”一声,铜壶掉进井里深深地沉入水中。多少年过后我回到家乡,村里已用上自来水。昨天我来到村里的老井旁边,井口已用一块石板盖住。我从板缝里依稀可见井里的水还是那么清,那么纯。
老井旁边不远处是我家原来的菜园地,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稻田。记得最后一次去菜园地,看母亲种植的蔬菜,我和弟弟还站在母亲种的油菜地里照了一张相。我们和油菜花一起还保存在镜头里。
老井的旁边,村里一池塘依然荷叶满池。儿时我常到塘里洗澡,中午时分母亲总会站在门口唤儿回家吃饭,妈妈的声音至今还清晰地萦绕在耳边。记忆中的池塘边上还有一排杨柳,已不知所终,只有远处那两棵大柳树,仍挺拔地生长在村头路口上。
家乡的老屋旁边,至今尚存的是一间破烂不堪的残墙断壁。那是村里的打米坊,紧挨着的几间房屋是当年的队厅和油坊。老屋消失了,这些生产队里的公房,却依然站在岁月的深处,它们依然是一个未曾远去的中国梦。
最难忘的是老屋门前那条小路。这条小路承载我童年太多的苦难,往事不堪回首。小路通向村外有两里多路程,每年夏秋农忙过后,我和母亲都会跟着村里人一起,跑很远很远路到雷河胡耳,再爬几十里山路,到一个叫“母猪岭”的大山里砍烧柴。当柴禾砍够一板车,拉回老屋的时候,遇到下雨,这条进村小路就是道“鬼门关”。车轮陷入泥坑里,半天走不上两里路。我和母亲拉着多日的“辛苦”,还有两个年小的弟妹拿着雨伞来帮忙推,我们像蜗牛一样在泥窝里艰难地爬行,汗水和着雨水,还有擦不干的泪水浸湿双眼。泥巴路上那深远的辙迹是看不见的,只见母亲扛在肩上的车把和她沧桑的背影,在这条小路上艰难地跋涉。记不清多少回,母亲都是这样扛着沉重的“希望”,一步一步把星星和月亮扛到家门口,一步一步在风雨中把我们带大。
时光煮雨,我们在时间上行走。如今母亲走了,老屋也片瓦不存,记忆中的老屋,像凋零的花瓣纷纷飘落,消失殆尽。
依稀,他在那条泥泞的小路上,他在邻家新建的房屋前,他在母亲的呼唤里,默默地守候着零落辗转的记忆,和母亲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哺爱。他带给我们美好的回忆。
我,如此怀念家乡的老屋。
【作者简介】江尚勤,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人,系中共党员,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国内多个省市级文学杂志刊物。
组织架构
首席顾问:谭五昌
顾 问:祁人 大 卫 唐成茂
夏敏 毕福堂 灵岩放歌
霍莹 张火炎 曾春根
主 办:作家 · 新视野杂志社
协 办:山西创奇艺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社 长:吴光德
副社长:吴 莉 孟宪梅
新媒体网络运营部:孟新龙
新加坡发行组稿站站长:舒然(新加坡)
市场部部长:
傑森(美国) 盧俊(香港)
广告发行部部长:翟換靈(香港)
宣传部部长:
(国际)鐘佩敏(美国)
(国内)马玉涛
编辑出版:作家新视野编辑部
总 编 辑:吴光德
主 编:张利杰
执行主编:陈勇
编 辑:孟宪梅 吴莉 孟新龙 杨俊
海外编辑部:
主编:韩舸友(美国洛杉矶)
连续性出版期刊号:ISSN 2709-8087
准印许可证号:京新印外准(2021)第0199号
作家·新视野官方网址:http://www.zjxsyzz.com
投稿邮箱:zjxsysg@163.com
品牌战略联盟单位
中国唯美诗歌原创联盟
中国唯美诗歌网
百度360
华人头条
都市头条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
作家新视野
与你分享文字的乐趣
第1079期微刊制作
孟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