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上热下寒”的方子!十一味药,降下浮阳,补足真阴,精彩

当下,“上热下寒”成了一个挺时髦的词儿。有些人动不动就觉得,我是不是“上热下寒”了。

其实,你偶尔的上点火,脚底下偶尔有些凉,你不要风声鹤唳地认为,自己上热下寒了。

你想啊,上热下寒,这是人体阴阳严重失衡的表现。这种严重的失衡,怎么就那么容易地,出现在你身上?

现在,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我要让你看看,真正的“上热下寒”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中医是怎么应对的。

话说有这么一个患者,年43岁,是一个农民。最初的毛病,就是头面部烘热,同时下肢发凉。

这个现象,已经持续一年多了。每天上午的时候,该患者头面部烘热,脸色仿佛化了妆一样地红,头疼额痛,心烦不已。有的时候,甚至感觉腹部有一股气往上窜,周身的肌肉颤动。手脚心也发热。

这个现象,在午后会稍好一些。

你别看上面发热,但是她双下肢发凉。即便是夏天的时候,也得用热水袋捂着。

这到底是什么病啊?走了好多地方,看了好多医生,但是效果都一般。

最后,他找到一位中医临床家。

医师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仔细体会脉象,发现寸部浮细,关部和尺部都特别细弱,甚至难以应指。

于是乎,写了一个张配伍。方见——

熟地12克,丹皮9克,茯苓15克,怀牛膝12克,白芍9克,肉桂3克(冲服),制附片6克(先煎),龙骨牡蛎各15克,杜仲12克,炙甘草5克。开水煎服。

药用三剂以后,诸证都有明显改善。最后,医师守原方,做了个别加减,再用7剂,症状基本完全消失。

这里头是什么道理啊?现在,我给你仔细地从头说起。

你跟住我的文字,认真体会,一定会看懂的。

你看,患者的脉象很有代表性:寸部细浮,关部和尺部都不应指。寸部,主的是心肺。关部和尺部,主脾胃肝胆和肾。从这个脉象来看,很明显,是上焦有热,而下焦虚弱啊。

那她这个虚弱,到底是怎么一种虚弱呢?我告诉你,就是肝肾的阴阳两虚。因为阴虚,阴不敛阳,所以虚阳浮越,她才会出现诸如头面烘热、脸红、头痛、心烦、有气上逆、肌肉颤动、手足心热等现象。同时,又因为阳虚,她在下肢发凉,到夏季,依然需要热水袋。

这个状态,你看,才是典型的上热下寒。她上面的热,乃是虚热。她下面的寒,乃是真寒。

这个时候怎么办?在下,你得阴阳双补,既要补肾阴,还要补肾阳。在上,你得降虚热。这用中医的术语来说,就是水中补火,引火归元。

你明白这道理,上面的中药配伍,你就能看懂了。

其中的熟地、白芍,滋补肝肾之阴。肉桂、附片,滋补肾阳。牛膝和杜仲,平补肝肾。为了防止滋补之品生腻生火,用丹皮和茯苓来泄浊。这就有点六味地黄丸的意思了。

然后,龙骨和牡蛎,重镇潜摄,收敛浮越之阳,牛膝引血下行,可以下导阳热之气。白芍平肝敛阳,也能起到潜阳的作用。这些,都是为了把浮上去的虚阳“拽下来”。

如此,两相配合,才能较好地完成治疗任务。

我这么一分析,你会觉得,这也不算复杂,对不对?

我把这个经验写出来,什么目的呢?我要明确地告诉你——

第一,我通过真实的医案,向你展示啥叫上热下寒。你记住,上热下寒是人体阴阳逆乱的表现,不会那么轻易地出现。而一旦真的形成,又不会那么轻易地调治甚至自愈。所以,我希望广大中医爱好者、养生爱好者,不要自己给自己戴帽子、吓唬自己。

第二,文中的配伍,很有代表性。这个医案源于1993年的《奇难病临证指南》。我把它拿出来,供您学习和参考。至于说他是否适合你自己,你能不能用,请务必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定夺。因为它这里头,用到了附子、肉桂这样的大辛大热之品,力道是很大。有些人,你用上以后根本受不了。因为你的问题,远远没到需要如此用药的阶段。故而我说,你不要盲目照搬。

总之,中医学,是需要认真体会和学习的艺术。希望我的这篇文说,能进一步帮助您理解一些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