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从菜单上移除动物肉食品种,让全世界的环境得以改变——4
中国,将从菜单上移除动物肉食品种,让全世界的环境得以改变——4
China would use meat alternatives to change world’s environment
植物肉的最大障碍,可能是其最基本的特点:味道。虽说该行业在近年来已经有了跳跃式的发展,老一辈的中国人,天天在水产市场转来转去,对鱼和肉的新鲜气味非常执着,对于广泛采用经过加工和包装的替代肉,实在是一块绊脚石。
这种情况经历几代人肯定会改变,但是当务之急,是把植物类肉食产品,做得特别对中国人的口味。虽然西方的绞细牛肉分明才开始普及,但中国人的口味要丰富得多,有做肉丸烫火锅,做馅包饺子,还做成肉丝来爆炒。“珍肉”甚至在研制用植物蛋白做虾。“珍肉”创始人吕中茗说:“眼下,这个技术还没有达到用植物蛋白做出肉片或者肉丝的纹理,还需要投入和耐性。”
中国人对新鲜气味非常执着
该技术至今还很落后,需要不断改进味道,降低费用。现在已经有合成蛋白的技术,采用发酵物质、微藻和昆虫,用作化妆品、生物制药,或者再次加工后食用。“株肉”创始人姚嘉诚说:“现在是从零开始,中国为什么不能创立品牌,在未来的食物领域留得一席之地?”
曾小虎(Albert Tseng),“道夫子食品孵化器”(Dao Foods impact investment firm)共同创始人,支持30家创投企业,瞄准中国的植物蛋白市场,其中就有老牌玩家“深圳市星期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Starfield)。其中一个项目是用细胞生产肉,即在实验室培植动物蛋白。虽说与采用日常植物材料比如大豆、小麦合成肉相比,存在更多争议,但该技术发展非常迅速。2017年,中国签订了3亿美元的合同,从以色列引进培养肉技术。在去年“两会”(Two Sessions)的年度会议上,孙宝国(Sun Baoguo),“北京工商大学”(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校长,说搞细胞培养肉是一件大事,对“保证中国未来肉食供应”,具有“战略意义”。而曾小虎认为:“中国有人才、有资源、有资金来建立这个产业。”
“道夫子食品孵化器”
别的地方已经在搞了。11月,生产“皆食蛋”(Just Egg)的“皆食得”公司,成为世界上第1家公司,拿到了管理部门批准出售培养肉的许可证。新加坡给这家公司的实验室培养鸡开了绿灯。这个小城之国,由于疫情加剧了对其食物供应链脆弱性的担忧,已经雄心勃勃地设立了新的目标,到2030年要在国内生产30%的食品。然而,由于这个国家的土地面积仅700平方公里,农业用地还不到1%,创新科技比如立体种植和细胞肉就成了重中之重。许多其它国家的政府,也越来越接受肉的替代品。蒂特里克说:“象中国和新加坡这些国家,有关昨日的固步思想较少,更加注重今天和明天的意义。”
世界上第1家公司获准销售培养鸡
在向肉类替代品的大规模转型中,也会有一些人要遭受损失。除了会破坏中国这个820亿美元的肉类市场之外,还有一个实情,就是全世界种植的大豆,目前有60%由中国购买,主要是用作牲畜饲料。植物蛋白的成功,将会使全世界粮食的需要量和价格大幅下降,颠覆市场,扰乱政局。曾小虎说,所有人面临的问题是,“总体的收获能否大于损失?”
具备了有力的科学证据,说吃肉仅仅是一种个人选择,会越来越困难。曾小虎说,就像在公众场合抽烟一样,天天吃牛排和培根,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影响,破坏着每一个人的未来。中国,和全世界一样,对于我们的地球所面临的风险正在醒悟,知道它要承受77亿人,还有6.77亿头猪,15亿头牛,10亿只羊和230亿只鸡。曾小虎说:“现实是,畜牧业已经不能持续下去了。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不得不作出改变。”
缺乏农业用地需要立体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