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许心如:遵古不泥疗心疾

许心如,女,1924年生,主任医师、教授;出身中医世家,外祖父姜子楣和舅舅姜嶽甫均为江浙一带名医。195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59年~1961年参加北京市第一届西医学中医脱产学习班,系统学习中医3年。1962年结业后至今一直在北京中医医院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擅长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对脾胃、内分泌疾患等疑难杂症亦有较深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许心如,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她遵古而不泥古,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中西医结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治胸痹】

中国古代文献对胸痹早有认识,首见于《灵枢·本脏篇》:“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咳,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心痛病名出于《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臂少阴脉起于臂两骨之间,……是动则病:心痛,益渴欲饮,此为臂蹶……”

此外,《内经》尚有“卒心痛”、“厥心痛”之名,并将心痛严重,预后险恶者称为真心痛。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将胸痹心痛并名而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心痛协作组则提出,以胸痹心痛命名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

许心如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胸痹之证多因饮食不当,情绪激动,寒邪晦侵,年老体虚等原因所致。临床上可分为心血瘀阻、痰浊阻塞、阴寒凝滞、气阴两虚、心肾阴虚等,以气阴两虚夹有瘀血内阻为常见证型。

故此,她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组方(二参通脉汤)治疗胸痹,后来发展为三参通脉合剂和三参通脉口服液。三参通脉把扶正和驱邪有机地结合起来;方中用生黄芪、太子参、丹参益气滋阴、活血通脉而止痛为君药,以元参、白芍、赤芍、延胡索以助臣药养阴活血止痛,佐以娑罗子、柴胡等以温通行气止痛,以助气机条达,诸药合用而获益气滋阴、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开展的“三参通脉合剂对冠状动脉成形术或(及)支架植入术成功的患者心绞痛复发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中,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口服三参通脉合剂,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本方可改善患者的血凝状态,防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发作。

【泻肺利水治心衰病】

许心如通过对心衰病患者的长期观察,结合古代文献创造性地提出了“泻肺利水”治疗心衰病的学术思想。

心衰病指心气不足,虚衰而竭,或心气本衰复为外邪所困而引起的血行不畅,机体血虚或血瘀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多由心阳不振,阳虚水泛或阳虚血瘀引起,表现为心悸怔忡,喘满咳唾,不能平卧,小便不利,身体浮肿等临床症候群。

在《黄帝内经》中早有“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的记载。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了“心水”的病名;宋代《圣济总录》中首次提出“心衰病”的病名;元《丹溪心法》提出了该种病的治则;明《证治准绳》在利水的基础上提出温阳的法则,“若心气不足,肾水凌之,逆上而停心者,必折逆气,泻其木,补其阳。”

许心如认为气虚血瘀水停是心衰病的重要病机,故首创了“泻肺利水法”治疗心衰病,以《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为主方,气虚重者加黄芪,气阴两虚加生脉散,血瘀水停加赤芍、水红花子等。泻肺利水法主要用于水气凌心、水饮射肺等标急之证,代表方为葶苈大枣泻肺汤,常用的药有葶苈子、桑白皮等。

她以泻肺利水为法,在心衰合剂的基础上研制的强心栓,是中药治疗心衰病在制剂方面又一创造性的工作,以解决中药汤剂服用不方便,增加心衰患者水摄入量的弊端。

强心栓由肛门置入给药,药物通过直肠黏膜吸收,大部分不经过肝肠循环,直接进人血液循环,这种给药途径的速度仅次于静脉给药,大大优于口服。而心衰患者多存在胃肠道瘀血,消化和吸收能力低下,口服汤药常不能及时、全部地发挥出应有的功效。中药强心栓保存、使用方便,发挥作用快,无毒副作用,克服了传统汤药剂型在急重症抢救中的种种弊端,是治疗心衰的有效药物,它丰富和补充了当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2003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对“泻肺利水法”治疗心衰病进行了动物药理试验和临床试验研究,发现心衰合剂能够显著改善心梗后心衰大鼠的心功能,降低其血浆AngⅡ水平,对心室重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在临床研究中采用心衰合剂加减辨证治疗心衰患者,发现心衰合剂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减少洋地黄及利尿剂的用量,具有较好的疗效。

目前,医院心血管科根据《2005年欧洲慢性心衰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心衰病诊治指南》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学会中医治疗心衰病的诊疗规范》,制定了《全国心血管病重点专科慢性心衰病诊治规范》。心衰Ⅰ号、心衰Ⅱ号、心衰Ⅲ号方、心衰Ⅳ号方及强心栓等多种中药制剂,分别根据患者的不同时期、不同症候特点,加减使用,均在临床中起到了很好的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金匮要略》中的温法如何应用?一起来学习

    中医治病所用之温法,即是用温性.热性药物,振奋人体阳气,驱除寒邪以治疗寒证的治疗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回阳救逆和温中祛寒. <内经>云"寒者热之""治寒以热&qu ...

  • 尚菊菊:泻肺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附病例一例)·365医学网

    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目前因为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心血管介入的治疗和药物的及时规范的应用,使得急性心肌梗死的存活率有所上升,其所导致 ...

  • 『名医经验』许叔微论治情志病经验探析

    许叔微(公元1080年一公元1154年),字知可,号近泉,北宋著名医家,其代表作为<普济本事方>.许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情志因素颇为重视,创建了治疗情志病的一系列大法,为后世论治情志病 ...

  • 『名医经验』刘保和:通降肺胃疗儿疾

    刘保和为河北中医学院教授,师从名医印会河.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至今已40余载,临床善于问诊.抓主症,屡起沉疴,治疗疑难病症常出奇制胜.作者随诊于刘保和教授.现将其诊治儿科的经验总结如下. 刘保和临床治病 ...

  • 『名医经验』温阳益心安神治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仅次于窦性心律失常和期前收缩,为心律失常的第三位.房颤可见于多种心血管疾病,属中医心悸.怔忡等范畴.可出现心动悸.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并能引起心脏结构和功 ...

  • 『名医经验』瓜蒌牛蒡子汤异病同治心悟

    瓜蒌牛蒡子汤原方出自<医宗金鉴>,方由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生栀子.连翘.皂角刺.金银花.陈皮.青皮.柴胡各15克,甘草5克组成.笔者近年应用该方异病同治收到良好疗效,现将临床思辨. ...

  • 『名医经验』国医大师路志正临证经验-调肝脾 通心肾 养气血

    王某,女,52岁, 2013年3月16日就诊,时令:清明. 主诉:失眠20多年.伴口苦,多方求治效不佳. 刻诊:失眠.入睡困难,易醒,甚至整夜不寐,口干口苦,手足心时有发热,乏力.短气.口渴口黏,纳可 ...

  • 『名医经验』平心忘忧方治乳腺癌术后抑郁症

    恶性肿瘤并发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原因很多,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和躯体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抑郁情绪不仅降低癌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而且影响癌症患 ...

  • 『名医经验』朱良春指导救治心肺衰竭案

    我们曾救治一80岁心衰男患者,因呼吸衰竭,严重缺氧,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已4个月余:肺部感染,发热不退,嗜睡神糊,多次病危通知,治疗殊感棘手.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间,笔者作为国医大师 ...

  • 『名医经验』益心化瘀利水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因多种原因或疾病使心功能减退,心脏失去代偿能力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悸怔忡).胸闷满胀.咳嗽咯泡沫痰.肌肤浮肿.张学文认为,本病属中医"心水".& ...

  • 『名医经验』益心活血透邪治风湿性心脏病

    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当代中医多按其临床表现,归属于"心悸"."水肿"等范畴.张师根据风湿性心脏病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认为本病属中医"心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