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球组:铭记烈士遗愿 凝聚奋进动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温馨提示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閔”,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閔氏家族文化”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闵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闵氏宗亲交流。共同传播閔氏文化!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育球组位于滨海县正红镇篆河村,1956年,为了纪念闵育球烈士,滨海县将烈士的家乡小闵庄改名为育球生产队,沿革至今为育球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闵育球烈士原名闵明,1928年7月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43年9月份,闵育球以优异的成绩被苏北盐阜区第二联立中学录取。在这所由阜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文科教员熊梯云担任校长的进步学校里,闵育球开始关心抗日斗争形势,经常与同学一起探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1945年5月,年仅18岁的闵育球经熊梯云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秋,闵育球投笔从戎,来到华东野战军二纵队,担任纵队司令部作战参谋。1947年,他又被调至八纵22军司令部担任测绘参谋。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中,为了准确地测绘出作战地图,他带领一个测绘小组,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敌军防区,摸情况,搞测绘,准确无误地为指挥首长提供了第一手作战资料,得到了军首长的表扬。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闵育球烈士侄儿闵兆丰:“那时候在熊梯云手下(做)私人秘书。他当时就搞地下工作,一直往南,就在浙江舟山群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49年4月,闵育球随大部队一起渡过长江后,在江阴一带遭到一股残留的国民党部队突袭。为了保护首长的安全、保住极为重要的军事资料,他同战友们一起冲上前去与残敌展开了战斗。激战中,他的肺部不幸中弹,鲜血染红了半边身子,但他仍坚持战斗,歼灭了这股残匪。战斗结束后,经及时抢救治疗,闵育球虽顽强地活了下来,但肺部的伤口经常发作,且一发作就大口吐血。1953年元月,闵育球肺部伤口再次复发,终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病逝于浙江绍兴医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闵育球烈士侄儿闵兆丰:“这个包就是那时候他(闵育球)去世,部队把大爹(大伯)带去,带到浙江,把他下葬以后,就带了这个包回来,唯一留了这个(遗物)。”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不久,时任华东局书记的饶漱石签署命令,追认闵育球为革命烈士。1956年,滨海县将烈士的家乡小闵庄改名为育球生产队。作为烈士的家乡,育球组一直以来不忘先烈,传承他的革命精神,以烈士勇往直前的精神去建设好乡村,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引导村民发展适合的产业,不断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增加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滨海县正红镇篆河村调解主任、育球组组长 张洪林:“我们育球组,现有36户156人口,其中党员6人。2018年我们全村人均收入12000元左右,主要从事水产养殖。2019年,我们组新修了750米水泥路。同时,我们准备将70亩柴滩开发起来,发展多种经营,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
团结世界闵氏宗亲 凝聚中华闵氏力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