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读懂她·就读懂了以色列建国史

留美学子】第2101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教育·历史·人物·旅游·读书·财经

【陈屹视线】导语

以色列土地贫瘠干旱,战争冲突不断,狭小国土的面积60-70%是沙漠和丘陵,一年之中长达5个月滴雨不下。 如此恶劣环境却是世界科技强国,1966年以来,已有12位以色列人被授予诺贝尔奖。

本文分享者、曾经的文化记者、旅游作者刘荣女士,2018年秋天,和几位摄影师在中东地区自驾了一个月左右,围绕着死海转了一个圈,从南到北贯穿以色列国、巴勒斯坦地区和约旦国...... 她这次的分享视角聚焦在犹太族裔的一位女性:果尔达梅厄夫人,读懂了她,也就了解了以色列之国诞生的缘由。

本文根据刘荣女士在【煮酒乱弹】系列讲座中的 “梅厄夫人传”的演讲内容,做的文字整理。这里特别要提到:【煮酒乱弹】是由碳9资本创始人冯新老师发起策划,是煮酒历史群的王牌活动品牌

煮酒历史群由冯新老师2015年初发起,经过多年精心运营,沉淀了一批创投圈历史发烧友、企业家、教育家、学者、媒体人、公益人士等,目前煮酒乱弹已经组织了150多场分享,高品质、高内涵的讲座,本人也有幸聆听过几十场。

冯新老师

【留美学子】会持续刊载部分分享嘉宾的讲稿内容。谨此特别感谢【碳9资本】创始人冯新老师,以及所有公益奉献演讲者。

果尔达梅厄夫人

煮酒历史群的各位故雨新知,晚上好。我是刘荣。本期分享以色列开国领袖之一——果尔达梅厄夫人。

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首先感谢冯新老师的信任邀约,我并非专业历史学者,只是曾经从事过一段时间与文化历史主题相关的写作,见解和认知有限,分享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望大家见谅,多多批评指正,互通有无。

我和以色列的渊源是在2018年秋天,和几位摄影师在中东地区自驾了一个月左右,围绕着死海转了一个圈,从南到北贯穿以色列国、巴勒斯坦地区和约旦国,经行了27个城市,光是租车公司就换了三个。

那趟行程穿越了以色列全境,所以对这个国家建立起了一些第一手的直观印象。现在回过头来细品能有很多共情之处。

果尔达梅厄夫人是谁

进入我们大家集中学习犹太月以来,一路跟听了海林老师、李悦老师和卫峰老师的精彩分享,增进了对犹太民族和以色列国的了解,获益匪浅。可以说,在他们进行了翔实的历史背景解读和民族性格的铺垫之后,梅厄夫人这个政治人物的许多行为动机,已经提前得到了解释。

《我的一生——梅厄夫人传》是作者果尔达梅厄于1975年完成的自传,1975年第一次在美国出版,因为梅厄夫人的个人魅力和国际影响力,当时就非常畅销,而且1981年在美国拍成了电视《我的一生》,由好莱坞明星英格丽·褒曼扮演梅厄夫人。

现在我们看到的翻译版本是根据美国德尔出版公司1977年的再版,于1985年翻译完成,1986年出版的。

果尔达 梅厄

1898年生于俄国基辅

1906年随家人移民至美国密尔沃基

1921年与丈夫梅厄森移居以色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英国委任统治当局谈判,成为以色列复国事业的发言人

1948年5月14日,签署以色列复国宣言,并从1949-1974年始终任议员。

1949-1956年任劳工部长,1956-1966年任外交部长。1966-1974年任以色列工会总书记。

1969年出任总理。

1974年4月辞职

1975年完成自传《我的一生》

1978年12月8日,在身患长达12年的白血病之后,因肝炎去世。

她独特的政治·历史地位

梅厄夫人是以色列第四任总理,任期是1969年至1974年,也是首位以色列女总理,至今为止,以色列只出现过两位女总理,另一位是2006年当选的第一副总理齐皮·利夫尼。

大家知道,梅厄夫人当政的1970年代,即便是当时思想最开放的美国,女性解放运动也不过刚兴起,正统犹太民族性格保守,女性地位不高,一个犹太女性怎么能问鼎权力巅峰?

而且在锡安复国主义浪潮下,在犹太男性中群英荟萃,中间不乏爱因斯坦、本古里安,魏兹曼这样的伟大人物,为什么在犹太月我们以她的自传作为解读以色列的一个窗口?

她在以色列建国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以色列国母,印在了10元以色列谢克尔上。

她在担任女总理之前,还担任过以色列国第一任劳工部长和外交部长。

而她的这本自传,恰恰是以个人视角见证了一部完整的以色列建国史,犹太精英怎样在欧美汇聚,复国主义如何兴起?复国主义者如何从当时的自由资本主义的中心美国筹款,又从社会主义理念中受益,从基布兹的基础上建国,如何在内忧外患中加入四次中东战争,如何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博弈和斡旋,怎么在战争间隙解决当时的民生和建设问题,她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怎样被时代影响,又怎样用自己的内政外交手段来影响以色列的进程?书中都能得到解答。

她是内阁中的唯一男子汉

除了时势造英雄之外,接下来就说到这个人的性格特质,

梅厄夫人是世界上第三位女总理,同时是世界上第一位被称为“铁娘子”的女性政治人物,她以“铁腕”和“不妥协”著称,远在英国的撒切尔夫人之前。

她有多铁腕呢?她的好搭档,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说她是内阁中的唯一男子汉,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说,梅厄夫人是他交手过的国家领导人中最“难对付的女性”。埃及总统萨达特表示她是第一流的政治领袖,尼克松也认为其个性是他见过的人中最强硬的一个。

但是在以色列国民眼中,她却被称为“我们的果尔达”,她70岁才出任总理,类似国民老祖母这种慈爱的角色。因为,与她极富煽动力的演讲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作为劳工部长时的内政治理十分务实,不讲虚的,完全都是从国计民生的角度出发。

另外,不得不指出,纵观世界政坛,大部分女政治人物,基本上都是出身政治世家或者豪门,有着显赫的父兄或者知名的丈夫,又或者自己世界名校毕业,人脉资源中都是一流人物,可谓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

而梅厄夫人是出身劳工世家,只有中学学历,丈夫是个广告画家,碌碌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依赖,她甚至都不算个美女,没有外貌优势,完全是靠自己的实力一步步走到政治巅峰的。所以显得尤为特别。

这本自传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平淡地讲述了那些她亲身经历过的惊心动魄的历史大事件。

读完这本书,梅厄最触动我的地方就是她的平民气质,世俗化生活,女性特质,学习精神,对环境的极强适应性。这些都成就了后来她的坚韧、务实、铁腕和干练。

回顾这个人的生平,她的前半生充满苦难,对犹太民族的流离失所有着切身体会。就像李悦老师之前说的,犹太人实在是无处可去,除了回到故土,没有容身之处。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日后她才会成长为一名坚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

她从哪里来

梅厄是1898年生于俄国控制下的乌克兰基辅的犹太劳工区,家境贫寒,父亲是一个木工。

大家知道,基辅当时是以反犹太人而著称,为了逃避当局对犹太人的集体迫害,梅厄一家可谓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文中有一个细节,她一直记得哥萨克骑兵是怎么追杀犹太劳工的。

当大屠杀来临时,父亲把门窗都钉上了木板,躲避追杀。一家人躲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屋里,没有衣物避寒,也没有食物果腹,成天提心吊胆。梅厄在年幼的时候,常常饿得昏死过去。

所以在回忆录中,梅厄这么说,我认为我在俄国的孩提时代,我的头八个年头的点滴回忆,

在某种意义上总结了我人生的开始,这一时期里使我高兴或愉快的回忆太少了。过去的七十年我能记住的零星的事件,大部分涉及我家庭所经历的可怕的窘困,涉及贫穷、饥寒和恐惧。

1906年,他们被迫迁往美国谋生。

摄于1918

20世纪初的美国是什么样的情形呢?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思想活跃,世界各地的移民汇聚。

值得一提的是,梅厄的原生家庭虽然有犹太教信仰,但是十分世俗化,这影响了梅厄的宗教观,她信奉上帝,但是并不认为上帝具有唯一正确性,她更相信人的创造性和对命运的把握能力。她在青少年时代就确立了一个观念,无论要实现什么目标,一定亲自要去做。也就是中国大儒曾国藩所说的“躬身入局”

这也帮助她更快地融入进了美国社会,像吸饱水的海绵,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除了熟练使用犹太人的意第绪语,她还熟练掌握了英语,这为她日后成为外交部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梅厄从8岁开始就帮着母亲照料家里的生意,而且还在11岁的时,初次展露政治才能和演讲天分,她为失学儿童组织了生平第一次的公众集会并做了第一次演讲,顺利筹集到了她人生第一笔慈善基金。

梅厄骨子里非常独立,体现在几件事上,作为一个保守犹太家庭的女性,她逃婚,自由恋爱而且堕胎。

14岁的时候,母亲不想让她读中学,还要逼她嫁一个比她大很多岁的男人,梅厄一怒之下,逃婚了,离家出走,这在当时的美国也是非常离经叛道的。

她去投奔了远在丹佛的姐姐谢依娜,姐姐很早就是一名坚定的犹太革命者,姐姐在丹佛的家中也是革命者的据点,这给梅厄的政治观影响特别大。她在14岁的时候已经接触到了社会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

两年后她回到密尔沃基的亲人身边,读完了中学。这个时候,密尔沃基也到处都是社会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的活动场所。梅厄很快就投身其中,这个阶段,她积攒了大量组织运动的经验。

她协助组织了当地的游行示威,而她的父亲也把她的家也成了巴勒斯坦来访者的聚集中心。

16岁的梅厄在密尔沃基已经认识了几位后来的以色列开国元勋,其中包括第一任总统伊茨哈克·本一茨维,和第一任总理本古里安。

这个时候她知道在中东有个地方叫巴勒斯坦,那里已经有第一次复国浪潮后的建立起来的50个犹太人定居点了,于是,在梅厄16岁的时候她已经明确自己的未来就在巴勒斯坦。

1917年,贝尔福宣言签署,在政治上,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人之家成为可能。

同年她加入了犹太工人党,和丈夫莫里耶结婚。甚至在和丈夫的结婚誓言中有一条就是一定要去巴勒斯坦生活。

她投身于犹太工人党的筹款事业。发现自己怀孕,选择了堕胎。不得不说,她对自己真的非常狠。

梅厄的美国生涯对她的一生影响巨大,她的基本素养,爱情,政治观和毕生事业目标都在美国确立,告别的时候她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从美国带了许多东西回巴勒斯坦,比我能表达的还多,对自由含义的理解,对一个真正民主国家向个人提供机会的了解,以及对美国乡间无限美丽的风光的永久怀念。

1921年,梅厄和丈夫莫里耶渡海抵达巴勒斯坦。先在特拉维夫盘桓了一段时间,然后加入了莫哈维亚的集体农庄基布兹。

这个地方我曾经路过,距离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应该都不远,基布兹是一种混合共产主义和锡安主义的思想建立的乌托邦社区,早期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

前面海林老师说过,基布兹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影响非常大,我读完这本自传也感触很深。

一个跻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列的以色列国,最初却是建立在人民公社这种集体组织基础上的。

很难以主义来划分敌我,归根到底还是看如何运用。

国土70%沙漠的以色列如何诞生

我开车经过内盖夫沙漠的时候,确实能体会到这个国家环境的恶劣,这个国家除了沿地中海平原一带,70%的面积都是沙漠,剩下的土地也含有许多砂砾,是不适宜动植物生长的。也缺乏淡水资源和中东特有的石油资源,西边的死海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几乎更是不毛之地。

而以色列人的基布兹早期都是在这样的沙漠里开始拓荒,后来他们用2.2%的农业人口养活了几百万人,粮食自给率达到了96%,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现代农业,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从地理决定论的角度来看,巴勒斯坦地区不适宜人类生存,但以色列人用基布兹和现代农业否定了这个结论。

梅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基布兹时期体现得非常明显,刚过去的时候,当地成员都认为梅厄夫人是小资产阶级,只能教英语,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但是她很快融入了进去,不管是养鸡、种树还是当厨子她都干得非常好。而且在美国时期赋予她的创新能力,让她也改进了基布兹成员的生活,她在当地的人缘很好。

可以说,自1948年建国至今,共有4位总理来自基布兹,他们是本·古里安、摩西·夏里特、莱维·艾希科尔和梅厄夫人。这些基布兹出来的领导人,真正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所谓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他们是从荒漠上建立起的现代农业,进一步养育了工业,最后孕育了这个国家。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以色列建国后为什么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能迅速崛起。这和创业一样,初期靠的就是抱团和精神感召。

而且这些从基布兹出来的领导人,毕生都抱有基布兹情结。梅厄夫人离开基布兹之后,多年来一直想要回到基布兹去。而本·古里安,卸任后就去了一个基布兹放羊。

我记得穿越内盖夫沙漠的时候,地图上标识了本古里安在内盖夫沙漠中的故居,这就是在他放羊的基布兹附近。曾任国防军总参谋长和国防部长的摩西·达扬,就出生在以色列第一个基布兹。

梅厄夫人在基布兹的优秀表现,很快赢得了信任和赞赏。被选举为犹太工人总工会的代表。

梅厄代表基布兹参加工人总联合会,并于1928~1932年任工人总联合会女工委员会书记。从这个阶段开始,她的外交才能就逐步展露了。

她带领特使团作为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组织和犹太人代办处的代表,出使美国和欧洲,作为英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犹太自治政府时代表,梅厄还在英国战时经济顾问委员会中任职。

在以色列开国领袖中,大部分都是知识分子和上流阶层出身,梅厄夫人因为出身劳工阶层与底层人民之间强烈的同理心,所以一直致力于维护和提升劳工阶层的权益。在基布兹的生活,更让她与底层人们之间有着强烈的同理心。

1930年代,梅厄夫人主张顶住英国人的压力,尽可能地在巴勒斯坦地区,接受全世界范围内受到纳粹迫害的犹太人。

1939年,英国的政治白皮书限制为躲避纳粹迫害逃往巴勒斯坦的犹太难民的人数。梅厄夫人极力反对这项政策。为阻止这项政策的执行,她甚至和一个反英的军事组织,名叫哈加那,联合起来安置巴勒斯坦的非法移民。

其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与英国委任统治当局进行谈判,成为犹太复国事业的重要发言人。

当时,欧洲的1800万犹太人中有600万死于纳粹的集中营。

我觉得,所谓感同身受,不仅我们很难理解梅厄夫人这一辈人的切身之痛,那些生在和平年代的以色列政治领袖可能都很难体会,而梅厄夫人自己留在乌克兰的亲戚大半都死于屠杀之中。

1946年英国人逮捕许多犹太活动家,梅厄夫人在这个阶段担任政治部代理主任,为释放在押的同志和许多犹太难民而奔走。

她一个人拯救了以色列的存在

前面提到过,梅厄夫人有极富煽动性的演讲风格,1948年以色列宣布独立后,阿拉伯世界群狼环伺,要扼杀这个新生政权,以色列现有的军备物资不足以打一场胜仗,于是她一个人代替本古里安飞往美国,向美国的犹太富商群体筹款,直接筹到了5000万美金。

在当时的演讲现场,她说了这样一番话:问题的实质是扣果这七十万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能继续生存,那么犹太民族本身就存在,犹太人的独立也有了保证。倘如这七十万人袚杀绝,那么我们几世纪来梦寐以求的一个犹太民族和犹太家园就完了。

也就是说,不管犹太民族是否是一个有虚构成分的想象共同体,但此时,这种民族国家的可能性已经被创造了,梅厄夫人不能看着它就此消失在摇篮里。

美国的犹太人和本古里安都被她感动哭了,本古里安说,“有一天要写历史时,将写上有一位犹太妇女,她弄到了使国家能存在的钱。“

为了打破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同盟,拯救以色列于孤立之中,梅厄夫人曾两次化装成阿拉伯妇女,骑着毛驴躲过边境哨卡的检查,潜入约旦与当时阿卜杜拉国王秘密会谈,劝约旦国王不要与以色列为敌,当时阿卜杜拉还问梅厄夫人,以色列为什么要急于宣布成立犹太人国家?梅厄回答说:“我们已经等了2000年了,这还不算急吗?”

这两次对约旦的秘密出访,也为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谈判关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梅厄夫人于1948年5月14日,和当时其他24岁以色列开国元勋一起在以色列独立宣言上签字,现场她激动得哭了。她说:“当我在学生时代学习美国历史时,在我对签署美国独立宣言的人物有所了解之后,我简直难以想象这些签名者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而现在,我自己也签署了独立宣言。”

从此,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有了自己的家园,而这一批早期的开国元勋为之奋斗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不过好景不长,12个小时以后,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埃及首先轰炸了特拉维夫。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和外约旦(约旦)陆续加入了战争。即便一个月以后联合国命令停战——但是中东世界战火不断,这份停火协议基本上没有产生什么效应。为此,梅厄再次前往美国申请援助。

在同一年,她被任命为以色列首任驻莫斯科公使;梅厄对这份工作是有一定压力的,这里曾经是她童年梦魇的地方。其次是苏联人对以色列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背离表示很不爽,但是她顶着压力里在这里把使馆管理得井井有条,并且经常前往当地的犹太教堂与犹太裔同胞沟通感情。可以说,她也实行了童年梦想,让以色列国旗飘扬在俄罗斯大地上。

1949—1956年,本古里安把梅厄从莫斯科召回以色列做劳工部长,这一时期以色列经济非常困难。他们当时对各项生活物资也实施的是定量配给制度。

前面提到过,梅厄是个非常务实的领袖,满心只想着怎么安置这些和她自己一样渡海而来的归国移民,她发起了多次集资活动,为了解决住房问题,职业教育,以及国家保险基金。

对于自己亲手创立的国度,她很珍惜,所以她这样说:“许多世纪以来,我们第一次赢得了独立。以后再也听不到‘犹太难民’这个词语了。以色列将接纳每一名犹太人。”

梅厄夫人1956—1966年任以色列外交部长,这段时间,她每天工作时间强度很大,本古里安因此称她为内阁中惟一的男子汉。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埃及人获得政治上的胜利,英法撤军,以色列人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在苏伊士运河通航的目的。作为外长,当时她在联合国的外交斡旋也不亚于一场战争,而且对于她本人来说不太愉快。

在这份自传中,提及了当时的国际环境谴责以色列在战争中的立场,认为以色列人才是中东的不稳定因子。不仅是阿拉伯世界在孤立以色列,当时的共产主义社会,包括中国在内,都拒绝与以色列有深入沟通。

在梅厄夫人就任外交部长期间,她积极扩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增大了技术援助,在那一阶段改善了双方的关系。

政治生涯中,作为女性的得与失

这里要提到一下女性角色在政治生涯中对梅厄造成的影响。

作为一个女性政治家,她是反对性别歧视的。她曾经有过一句名言,说长的不美真是有福。颜值不高迫使我发掘我的内在资源,而漂亮女人有一个障碍需要跨越。

她还这样谈及自己对工作和家庭的认识:“有这样一种女人,她不愿呆在家里,宁愿将自己生活中的孩子及家庭置之不顾。她生来就需要更多别的东西。她无法脱离更大的社会生活。她不会因为孩子而缩小自己的视野。这样的女人永远不会休息。

一次在内阁会议中,有一位部长,在讨论妇女连续遭强奸的问题时,建议让妇女不要夜间出门了。梅厄夫人很生气,对此表示强烈抗议:“是男人在袭击女人,如果需要颁布禁令的话,那么被锁在屋子里的应该是男人,而不是女人!”

作为一个女政治家,其实梅厄夫人是惯用以柔克刚的手段。

她组织过著名的内阁厨房。因为以色列在对外事务中态度非常一致,同仇敌忾。但是内部派系斗争是激烈的,大家有很多政见不同的地方。梅厄夫人像老大姐一样,安慰比她年轻的手下,还时常在家中召开内阁会议,为下属这些部长们煮咖啡,做糕点。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化解一些分歧和矛盾。

由于世俗的压力,她的婚姻并不圆满,和丈夫莫里斯分居多年,独自抚养几个孩子长大。

还有一个细节,表明作为一个女性政治家,梅厄夫人其实承受了很多压力。她在担任劳工部长期间,一度被提名为特拉维夫市长,但是却因为她的女性身份,最终票数不达标而落选。

以及在1969年她当选总理的时候,阿拉伯世界发表社论嘲笑她的高龄,说:“果尔达∙梅厄的举动,像是一位祖母在床头边为她的孙儿们讲述睡前故事……”

有人认为,像梅厄夫人这样的女人,一定是充满权力欲望的,但事实上,她曾经多次想要急流勇退。

1965年,由于多年劳累,她患上了疾病而退出了内阁,并且拒绝出任副总理。梅厄夫人认为过去由于工作的需要她没有尽到母亲和妻子的职责,所以现在要在孙儿身上弥补自己的遗憾。

于是这一期间,她活成了以色列国民心目中和蔼可亲的老祖母。重新开始了清洁、烹饪、熨烫和采买的工作。许多以色列人都能看见她从菜市场出来的样子,并且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果尔达”。

但是,以色列的政坛动荡,梅厄夫人的天伦之乐没有享受太久,很快所在的党派就敦促她出山了。1966—1969年,梅厄夫人出任工党总书记。她在任期间,促使以色列工党与另外两个党合并。1969年,梅厄以71岁高龄出任以色列总理。

惨案面前,她充当了狠角

梅厄夫人的铁腕,在三年后的“慕尼黑惨案”事件体现得很明显:来自巴勒斯坦的“黑色九月”组织,在奥运村内杀死了参赛的全部11名犹太运动员及官员。整个以色列举国悲痛,梅厄非常悲愤,她说:“在德国的土地上,一边是犹太人遭到绑架、屠杀,而另一边却在观赏体育盛举;犹太人永远是孤独的,没有人会保护我们,只有犹太人自己保护自己。既然世界已经遗弃了犹太人,犹太人就可以遗弃这个世界。”

于是事后第三天,梅厄签署了对“黑色九月”分子的“必杀令”,这个名为“上帝的复仇”的项目由间谍机构“摩萨德”执行,然后梅厄对国会说:“全部责任,由我承担。”时任以色列工党主席的西蒙.佩雷斯说:“她是雄伟的母狮!”最后,摩萨德用九年时间,将11名涉及“黑色九月”的恐怖分子全部刺杀。

由于这次复仇不计成本,中间还牵连了无辜平民。这也带崩了当时以色列的国际形象,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后来梅厄夫人的下野。但从此再没有恐怖分子敢招惹以色列人,因为知道以色列人有仇必报。

其实在这一阶段,以色列政府已经提出要求通过外交手段,来和平解决中东问题了。在这本自传中,难免有一些选择性记忆,或是“罗生门”式的自我美化,为以色列辩护。但是看看当时的主张,有些现在证明是正确的。

以色列人以梅厄夫人为代表,在世界政坛上呼吁。他们呼唤和平,即使能够赢得战争,也不愿打仗,因为没有什么能比和平更令以色列人心驰神往了。

梅厄夫人还劝告对方:“交战双方不可能一方享有安宁,而另一方则遭受炮火轰击。要么双方享受和平,要么同时陷入困境。”她说由于战争,以色列人被迫成为勇敢的战士,但他们并不乐意如此。他们更愿意当个好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收获。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梅厄在国际政坛上四处奔走,包括去罗马尼亚会见齐奥塞斯库,去梵蒂冈会见罗马教皇保罗六世,以及邀请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访问以色列。

在这本自传中,并没有提到1973年,梅厄去梵蒂冈会见罗马教皇时,有过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是巴勒斯坦黑九月的领导人联系东德的红色王子萨拉米,希望他在梅厄夫人访问梵蒂冈时进行政治刺杀。

萨拉米是什么人呢?他是阿拉法特重点培养的接班人,也是最信任的得力助手,曾经担任阿拉法特的近卫队负责人,也是黑九月的核心人物之一。萨拉米的父亲就死于以色列之手,所以他和犹太人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多次策划并参与了对犹太重要人物的刺杀活动。这一次他是计划用导弹攻击梅厄乘坐的飞机。

1972年12月底,萨拉米从克罗地亚把导弹通过走私路线运到意大利,然后再用车运到罗马,就等梅厄夫人的飞机出现。如果当时不出意外,1973年1月份,那就会出现一起震惊世界的大惨案。

但是这个时候呢,偏偏出了意外。

当时在谍战期间,以色列在巴解组织的内线开始发回情报说,“未经确认的以色列目标将被攻击”,以色列人收到情报后进行了分析,开始他们以为是以色列驻泰国大使馆。但是驻扎在欧洲的摩萨德高级情报官不信,于是采取了一系列的确认活动,到最后他们联系到梅厄夫人最近的访问行动,才恍然大悟,原来对方的目标竟然是梅厄夫人。

这个时候离梅厄夫人抵达罗马还有不到72小时,于是当时内阁负责安全的官员向梅厄夫人提出请求,要她取消这次行程。梅厄夫人可以说是非常有勇有谋的女性,她当时拒绝了,她认为这次访问对以色列意义重大。她还表示:相信我们摩萨德特工的能力

于是访问如期进行,而这个刺杀也如期进行。

当然这次暗杀破产了,这一天之后,梅厄夫人与梵蒂冈教皇亲切会见。这次会见对以色列在西方世界的形象提升意义重大。从此以后,在宗教领域开始,西方世界慢慢接纳了以色列。

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对梅厄夫人的政治生涯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打击,这个名为“赎罪日战争”的战事,是以色列一国与阿拉伯诸国的第四次较量。这次又是由盟主埃及发动的战争,虽然说以以色列的大获全胜告终,但是以色列付出了非常惨痛的代价。

由于以色列缺乏战争准备,所以战争的伤亡2500人,成为了梅厄夫人在自传里多次提到的数字,也是她内心非常沉重的伤痛。作为一个母亲,她始终认为自己对不起这些小伙子的父母,对不起以色列的广大国民。

回忆往事时她多次提及自己很内疚,为什么她没有预知到这场战争的爆发。

她在战争爆发前夕,曾经收到过一份情报,也就是叙利亚的苏联顾问团的家属,当时在收拾行李,仓促离去。这份情报因为过于细节,就连以色列的情报机构都觉得无关紧要。但是梅厄夫人当时有不好的预感。可是他们毕竟不敢再次主动挑起战争。

所以后来战争结束后,因为伤亡惨重,梅厄夫人率领她的内阁一起辞职。其中指挥战争取胜的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以及以色列情报机关首长。

其实从1969年担任以色列总理时开始,梅厄夫人已经身患白血病,一直到她去世。多年来一直在与病魔做斗争,这位女性的性格非常坚强,但是对这场战争一直耿耿于怀。

结语

梅厄的这本自传里还提到过几位政治人物,自传中也涉及到她对这些政治人物的评价。比如多年好友本一古里安,她的评价是,本古里安是一位活动家,相信行动而不相信解释,他深信最后真正重要的是以色列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而不是以色列以外的世界怎么想,怎么谈论以色列。本一古里安感兴趣的不是别人是否喜欢、赞同,而是从国家的主权、安全、巩固和真正的进步等角度思考问题。

而夏里特则相反,非常关心别国领导人对以色列作出的反应,夏里特最向往的是使以色列被看作一个进步、温和和文明的欧洲国家,

毫无疑问,梅厄的看法和做法都和本古里安都是非常一致的。她在担任外交部长和总理期间,至始至终都以以色列的利益为第一位。

卸任后的第二年,梅厄完成了自传《我的一生》,书中她的最后一句话是:“请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不要有丝毫怀疑,我们的孩子和我们孩子的孩子永远不会满足于比自由更少的东西。”

读完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首先我们对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有了一定的深入了解。

历史的观点要求用500年史观去看待一个国家的构建和发展,而对一个历史人物来说,则要用百年时间才能盖棺论定。

梅厄夫人作为一个女性政治人物,她在世界政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且不去评价以色列的立场和是非对错,但是对于一个大国总理来说,她确实始终站在以色列国民和民族国家的立场上,可以说,梅厄的这一生是无愧于她最初的建国理念,以及她少年时的心愿。

所以说:读懂了这个女人,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和视角里,读懂了以色列这个国家的由来与建国历史。

煮酒乱弹】其他分享链接

孙正义财富的必然: 七段人生切片

他的贡献让美国超越老牌欧洲名校

前期发表

熊娃反超: 父母揭秘高效学习7大法则

平均74岁清华的学霸"少年"已刷爆全网

刚创奇迹的百岁老人: 离世震惊世界

【留美学子】已发2100期

国际视角人文精选

脚踏实地·7年公益奉献

公众号:留美学子

投稿/联系:studyusa88@yahoo.com

喜欢就点个好看吧 

(0)

相关推荐

  • 早期的以色列竟如此坎坷?以色列早期历史——以色列简史

    当今世界多极化,一超多强的格局已经悄然改变,曾经一些耀武扬威显赫一时的国家已没了曾经的光环(某高卢鸡.某约翰牛.某汉斯猫.某秃头鹰[狗头滑稽]).而另一些国家却悄然崛起. 以色列位置 不论世界格局如何 ...

  • 以色列的亡国危机:哈瑞迪犹太人,来自国内的白眼狼!

    犹太人自破国后流浪世界千年,在此期间他们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宗教文化. 犹太人凭借着自身的刻苦与坚持逐渐成为世界上拥有巨额财富的种族,可这份优秀也让他们陷入了被排挤与清洗的队列. 他们成为二战里遭受诸多磋 ...

  • 银针白毫知识品读,读懂这些,就读懂了银针白毫!

    银针白毫上的白毫,使得它全然不同于其他白茶,而是将茶氨酸作为了滋味的一大招牌.白茶茶汤中的主要成味因子,一是茶氨酸,二是咖啡碱,三是茶多酚.茶氨酸的鲜甜,咖啡碱和茶多酚的苦涩,比例交融调和出了一杯白茶 ...

  • 普洱茶知识品读,读懂这些,就读懂了普洱茶!

    戳蓝字"饮茶文化" 关注 哦!每天为您提供茶知识! 对普洱茶功能有明确记载的史料还有:清朝吴大勋<滇南闻见录>:"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 ...

  • 《百年孤独》中的经典语句,读懂这些就读懂了人生

    [见字]第826期   01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02  我 ...

  • 白老师语丝920:苏格拉底的教育故事,明白教育的真谛:教育就是唤醒。教育不是灌输,不是包办,不是代替,读懂本文就读懂了教育。

    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 白老师语丝920:苏格拉底的教育故事,明白教育的真谛:教育就是唤醒.教育不是灌输,不是包办,不是代替,读懂本文就读懂了教育.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 ...

  • 读懂河南 就读懂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读懂河南 就读懂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历史一日在那里,就永远在那里. 如果说今天的中国是枝繁叶茂的大树,河南就是地下看不见的根:如果说我们是龙的传人,那么黄河就是一条沧桑的巨龙,裹挟着浊黄的泥水,在河 ...

  • 刘阳:读懂中轴线就读懂北京

    正如梁思成所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南起永定门,北 ...

  • 黄茶知识品读,读懂这些,就读懂了黄茶!

    黄茶不流行并非因为滋味不如其他茶类,而是由于黄茶的产量低.工艺难度大,并且其自身特点不明显,再加上市面上可以买到的黄茶也比较少,不似其他茶类那样"大众化",所以"透明&q ...

  • 5分钟看懂以色列建国史

    在1881年俄罗斯反犹大屠杀后,俄国犹太人开始兴起了"热爱锡安山"运动,意思就是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去.因为圣经说过:在巴比伦河畔,我们坐下,一想到锡安,我们就哭了. 经过长期谈判和 ...

  • 跌宕起伏以色列建国史

    旧约圣经中记载,上帝和亚伯拉罕立约,赐给他和他的后裔一块土地,作为他们的家园和领土.那时的亚伯拉罕不会想到,之后的几千年里,他的子孙会在这片土地上不停的互相残杀,争夺这片应许之地的归属权. 他的儿子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