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汉字是记录汉语最适用的文字?

本文转自于:上教语言学
汉字是我们的老祖先独立创造的文字,至今已有六千年历史。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汉字是甲骨文,距今3300多年。甲骨文至现代汉字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今天的中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古老汉字依旧充满活力。
  汉语是什么样的语言?朱德熙先生说:“把汉语跟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较,可以看出汉语语法上的一些重要的特点。汉语和印欧语的一个明显区别是没有形态变化。”汉语主要靠虚词和词序表示语法关系。
  汉字是什么性质的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也叫语素文字。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语素独立运用时是词,不独立运用时是构词成分。汉语的语素和汉字,多数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也有别种情况。汉语语素不管是实语素还是虚语素,是成词语素还是不成词语素,是单义语素还是多义语素,是单音节语素还是复音节语素,汉字都能准确地记录,不发生含糊不明的现象。
例如,“我刚买了二斤葡萄。”这个句子有7个语素,7个词:“我|刚|买|了|二|斤|葡萄。”其中的“刚”“了”是虚语素,其余是实语素。这7个语素都是成词语素。“刚”是多义语素,它除了才的意义外,还有恰好、仅仅等义,其余是单义语素。“葡萄”是复音节语素,因为单独的“葡”和“萄”没有意义,不是语素,只是一个音节,其他的是单音节语素。从句法说,这是主谓句。“我”是主语,其余部分是谓语;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汉语里的实词和虚词都能用汉字记录下来,汉语的各种句子都能够按照词语的顺序完整记录下来,所以汉字是记录汉语最适用的文字。
  汉字能够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朱德熙先生说:“汉字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够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古今汉语字音的差别很大。但由于2000年来字形相对稳定,没有太大变化,字义的变化比较小,所以先秦两汉的古书今天一般人还能看懂部分。如果古书是用拼音文字写的,现代人就根本无法理解了。有些方言语音差别也很大,彼此不能交谈,可是写成汉字,就能互相了解,道理也是一样的。”由于汉字能够通古今超方言,所以它自古以来就是联系中华民族的纽带。
  汉字能够区别同音词。汉字区别古代汉语的单音节同音词举例:酢(酬酢)、怍(羞愧)、柞(柞木)、砟(【砟硌】山石不齐的样子)。这四个字上古同音,今音读[zuò]。汉字区别现代汉语的复音节同音词举例:案件、暗箭,暗示、暗室,白痴、白吃,半岛、绊倒,鉴别、饯别,坚固、兼顾,兼任、坚韧,健忘、健旺,焦点、交点,权力、权利,郊游、焦油、浇油,结余、婕妤、节余。汉语如果改用拼音文字,为了区别同音词,在拼式上可以有不同的设计,但其复杂程度恐要超过汉字,难于应用。
  汉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例如,古代起源较早的姓的用字大多有女旁,传说神农氏姓姜,黄帝姓姬,虞舜姓姚,少昊帝姓嬴,夏禹姓姒。这说明中国古代曾经有过女系氏族社会。再如以下几个例子:

甲骨文从日从≈。≈像洪水,即古灾字。古人不忘洪水之灾,“昔”即发生洪水之灾的日子。

为(爲)

甲骨文像人牵象,使象服役,罗振玉说:“从爪从象,意古者役象以助劳,其事或尚在服牛乘马以前。”

甲骨文像竖立木表或石柱为神主之形。从示旁的字多与祭祀鬼神有关。例如:祝、祷、神、祇、祸、福等。
  汉字能适应汉语的发展做出调整。汉语里有的名词和动词同音,使用的汉字同形。例如:“用锁把门锁上”里的两个锁,前一个是名词,后一个是动词。有的名词和动词只有声调的差别,使用的汉字同形。
例如:“他在数数”的前一个“数”是动词,读上声,后一个“数”是名词,读去声。有的名词和动词引申关系较远,读音有改变。为了便于理解,改用同源的汉字。例如:“道路”的“道”是名词,读去声。“引导、疏导、领导”的“导”是“道”的远引申义,而且改读上声。在书面上为了表明这种关系,就不用“道”而用“导”。“导”的繁体作“導”。《说文·寸部》:“導,导引也。从寸,道声。”導本来读[dào],与“道”同音。为了记录“導”字,改读为[dǎo]。
  电子计算机发明不久后,在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方面取得了成功。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进入计算机,成为汉字应用的瓶颈。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后很快得到改变。五笔字型输入法是形码,拼音转换法是音码。古老的汉字在信息化时代获得新生。
  汉字也曾面临被弃用的危机。19世纪,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一大批志士仁人为了挽救国家危亡提出了种种方案,诸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等等。在语言文字方面,卢戆章也于1892年设计了第一个拼音方案,开始了切音字运动;1923年钱玄同发表《汉字革命》,提出“将汉字改用字母拼音”。然而这种种设想都没有取得实质效果。汉字与中国社会息息相关,放弃汉字改用拼音文字必将给中华民族带来毁灭性灾难。但是汉字要发展,要保持朝气,也要吸收其他民族文字的长处为我所用,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原载《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7日 05版),转自语情局公众号
今日责编:木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