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插紫鸾钗,香从鬓底来

钗在商代已经出现,于簪不同之处是,簪插入发中部分为一股,而钗为两股

秦汉时期铜钗较为流行,将薄薄的金液涂在铜钗表面,被称为“鎏金铜钗”,“铜芯”与“同心”谐音,因此大受欢迎。此时的钗大致可分为玉燕钗、三子钗、宝钗与荆钗三类。玉燕钗,即钗首呈飞燕状;三子钗,两端对称分为三股,有的中间部分可再分为两股,有人推测这种发钗是横着佩戴的;宝钗,即镶嵌有各种宝石的发钗;荆钗,即为荆条制作的发钗,后来也有用铜、铁等材质制作的。

隋唐时期,钗十分流行,以“U”形钗较多,即可看作一支簪对折呈“U”形,插于发中部分逐渐变细,另一端或雕刻有各种纹饰,或用精巧的制作工艺镶嵌珠宝玉石,或两股之间被雕刻的纹饰相连接,或直接在钗梁上雕刻各种花纹。一种十分华美的发钗被称为花树,这是较大的发钗,一式两支,图案相同,方向相反,通常情况下是对称佩戴的。由于唐朝女子的发髻种类繁多,而且多为高髻,所以发钗的佩戴方法也是多样的,如横插、斜插、倒插以及对称佩戴等。

宋代钗更为流行,这一点从宋代的诗词中就可看出,大量的诗词都用“钗”这一意象抒发情感。这一时期的发钗主要有凤钗,又称“钗头凤”、“凤头钗”、“钗上凤”,即钗首雕有一只凤,凤可与钗梁在同一平面内,也可以立于其上,形成摇摆之状,活灵活现。与其类似的还有燕钗、鸾钗等其它纹饰的发钗,其中燕钗还被称为“钗头燕”或“钗上燕”。

在蔡伸的《浣溪沙》中有“一枝斜插凤皇钗”;晏几道的《蝶恋花·碾玉钗头双凤小》中有“碾玉钗头双凤小。倒晕工夫,画得宫眉巧”;姜夔的《浣溪沙》中有“落蕊半黏钗上燕,露黄斜映鬓边犀”;侯置的《菩萨蛮·交刀剪碎琉璃碧》中有“斜插紫鸾钗。香从鬓底来”;赵长卿的《鹧鸪天·一曲清歌金缕衣》中有“玉钗头上轻轻颤,摇落钗头豆蔻枝”。由此可见凤钗、燕钗、鸾钗等发钗的应用十分广泛。

与簪相似,宋代的钗也有多并首发钗、朴素的银质发钗。张元干的《浣溪沙》中有“翡翠钗头缀玉虫”,这里的“翡翠”并非宝玉石中的翡翠,而是指一种鸟类的羽毛。“翡翠钗”即为点翠工艺制作发钗;“缀玉虫”可见此时钗上可镶嵌或坠有其它纹饰独立的装饰品。


清朝时,簪和钗除了插入发中的部分不同外,在制作工艺、制作材料、主题等方面已经极为相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