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两个指导广州未来发展的建议先后出炉,其一是《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广东省建议》),其二是《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广州市建议》)。我逐字逐句仔细研读,因为这是关系到城市未来长远发展的大事,结果,我在建议中看到了一些很重要的信息,经过分析,我的结论是:广州未来将奔向“五化”新目标,即市场化、法治化、科技化、枢纽化、人性化。这样的城市值得投奔。下面我逐一解读:市场化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广州未来将如何坚持市场化并继续扩大优势?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大家都知道广州是一座商贸之城,市场化的基因深入骨髓,所以,在复杂的形势下,广州对于市场化的表态尤为值得关注。
“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和“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
这两段文字是市场化的基石,充分阐述了广州在市场化的大方向不可逆地会继续往前走,因为要素和资本的市场化才能让经济充满活力,才能让血液奔涌流通。有了这两段文字,大家心里也就有数了,广州不会通过收紧资源配置来强化某些力量,这非常重要。这也就意味着广州的开放、市场化是可持续的,大家不用担心,尤其是各位企业家不用担心。具体到企业也有非常市场化的表述,比如在《广州市建议》中提出,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这个里面最重要的表达还不是这个“培育和壮大”,而是在提出“深化分层分类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做优做大做强行动、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壮大一批头部科技企业”之后,还点到要“培育众多高成长性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提出要让“中小微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实际上,广州在一线城市中的相对低房价,以及完善的交通,庞大的高校科研队伍,相对丰富的人力资源,使得广州的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确实相对而言成本低。因此,也是一种“洼地”效应。市场化的疑虑打消之后,需要继续提升法治化,就经济发展这个层面而言,这是一个营商环境问题。如果要问南方经济和北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有何不同,除了市场化程度之外,就是法治化程度。广州未来要如何进行法治建设?在《广州市建议》中关于法治建设的表述如下:落点也比较精确——“高水平创建全国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区);深入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健全执法司法监督制度;完善律师制度;建设'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也就是说,广州未来的法治建设将有效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城市整体发展,因此“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也被重点突出强调。法治建设对于经济建设就是最重要的提升营商环境的利器,广州长期以来的法治建设水平远超全国平均指数。在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发布的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7》中,广州市在全国参评的100个城市中总体排名为第三名。
图源:《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7》
在“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指标下,广州排名全国第一,荣获“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称号。《报告》显示,广州市人民政府评估总分800.21分,超过全国平均分112.99分。广州近年吸引人口数量长期居于全国前三,天下人因何而来?因优越的法治环境而来,因创业、就业的机会而来。在法治环境卓越的城市,成本低,沟通顺畅,不折腾,容易发财,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另外,我建议大家去看看广州市政府所在地,即越秀区府前路1号,这是一座民国留下来的广州市政府合署大楼,用了80多年的市政府大楼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应该是国内同级别城市中绝无仅有的。因为不够用,很多机构分散各处。
广州市政府所在大楼
这其实也代表了一种谦抑的姿态,建议大家对比看看其他一些城市的市政府大楼。我一直在呼吁公众、媒体重视广州的科技化标签,为什么?因为广州的商贸、餐饮等行业太成功,光芒万丈,所以导致广州的科技化,而且是高速且重度的科技化进程被有意无意忽略了。很多人都知道杭州有阿里巴巴,深圳有腾讯、华为,却不知道广州有微信,甚至以为微信在深圳,实际上微信的总部就在广州海珠区,而且张小龙一直在广州办公。
广州微信总部办公楼
在IT领域,广州的数字经济准确地说去年的游戏产业总营收占全国三成以上。广州已成为全国最大工业互联网基地,“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落户广州开发区,航天云和阿里云两大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成功入驻。广州机器人产业已形成从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整机到下游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支持广州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汽车等产业,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提升总部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推动广州、深圳立足全局谋划城市功能布局和现代产业发展,完善发展联动机制,全面深化战略协同、战略合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湾区“双子城”,放大辐射带动和示范效应”。也就是说广州发展高新科技在省级层面得到了明确支持,“以支持深圳同等力度支持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话语表述很清晰。在回顾以往数据并确认宏观目标之后,《广州市建议》在非常靠前的位置突出强调“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说明广州把科技创新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甚至摆出了必胜的姿态,所以一定会全力去冲这个方向。逻辑框架上也比较有章法,首先是空间上“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南沙科学城为极点,举全市之力规划建设链接广州科学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天河智慧城、南沙庆盛片区、南沙明珠科学园等全市域科技创新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
中新广州知识城核心区效果图
其次是体系上,完善“1+4+4+N”高端战略创新平台体系,涉及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和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岛、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等省实验室。重点突破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落实新型举国体制和科技强国行动纲要,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同时,人才集聚策略、体制改革以及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也在策略之中。那么,广州现在的经济指标中科技含量如何?这也很关键,你要冲刺更高的目标,基础如何?2020年上半年,广州新兴产业增加值2897.68亿元,占GDP比重为26.4%。IAB产业增加值增长2.5%。其中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分别增长2.9%和4.0%。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GDP的四分之一了,广州是个“新广州”了。在广州大桥附近的珠江两岸,江之南是广州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会被打造成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策源地、集聚发展示范区、开放合作重点区、制度改革试验田。
琶洲核心片区
所以,广州的高速且重度科技化是站在扎实的数据基础之上的,值得期待。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广州,流量大城》,详细叙述了广州在人口、物流、轨道交通、航空等方面的流量优势。站在今天的时点来仔细审视《广东省建议》和《广州市建议》,不难发现,广州未来不但会保持这种优势,而且将扩大这种优势,而这在双循环时代意味着优质的商业机会。比如在《广东省建议》点出:支持广州强化省会城市功能,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上新水平,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教育医疗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在《广州市建议》中关于枢纽的总体目标表述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上新水平,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中心功能大幅增强。广州未来会以具体项目为依托,高水平提升国际航空枢纽、世界级铁路枢纽、国际数字信息枢纽、稳步增加地铁运营里程。
这也就是说广州流量之城的继续提升将得到现实(航空、铁路、地铁)和虚拟(数字信息)双重空间的力撑,而大都市的“马太效应”会持续自我加强。在大湾区之内,众多桥梁、通道在未来的陆续完工、投入使用,将使得伶仃洋事实上成为内海,大湾区11城的信息、人才、资金流通的加速,一定是强者恒强,广州、深圳都是受益者,因为流量够大。广州的独特价值在于,湾区城市的物流、人流要北上,大部分都要经过广州(航空途径除外),而内陆来湾区的人士,广州是他们多数人经过和停留的第一重要城市,这是千百年的地理优势,难以改变。这种地理优势意味着物流的低成本,这在强调内循环的时代其实意义很重大。广州的交通超级枢纽化再叠加国际数字信息枢纽的功能,等于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领先了一步,握有一张好牌。广州和一些城市不同的一点在于:不浮躁,很淡定,愿意去做一些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但长期意义重大的事情。比如要规划一个CBD,广州人就会首先把学校和医院规划好,包括花多少钱也计算好,绝对不干那种只要经济效益,不管民生的事儿。广州去年的教育发展投入比例增长25%,医疗卫生投入比例增长11.1%,而众所周知,广州的教育和医疗水平在华南都是第一名,在这样的高水准下,继续保持这样的投入,估计也只有广州人才会这么“傻”。地铁里程方面,广州是中国“第三城”。广州地铁集团宣传部部长许坤杰日前透露,目前广州开通地铁14条,运营里程531.1公里,今年底前将不再有其他线路开通。而从2015年底的266公里,到如今超530公里,广州运营里程已较“十三五”之初实现倍增。正是因为有了地铁的开通,广州的人买房选择区域更大,所以,在广州生活的压力明显比其他一线城市小很多。在广州番禺、花都很多两三万元一平方米的房子,至于更远的从化、增城、南沙还能找到更便宜的房子。
广州地铁9号线贯穿整个花都区
广州的住房均价被实力远不如自己的厦门超过,这只是说明广州人的幸福指数更高而已,无他。所以厦门人吐槽说:“一线房价二线经济三线收入,厦门人的痛你不懂!”什么是有温度的人性化的城市?就是既给人工作机会,也给人安家落户的机会。广州一直在追求人性化,所以,连续几年,广州的人口净增长都是全国三甲,因为有比较就会有行动,40万人行动的目标就是广州。广州未来如何保持这种温度?在《广州市建议》中有具体的阐述:除了城市规划层面的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广州在民生方面的政策落点是广州市民的“幸福”。幸福体现在钱越来越多(稳步提高收入水平)、就业环境好(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孩子可以有学校读书且质量有保障(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遇到困难有靠谱的体系可以求助(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生病了有水平不错的医生给自己看病(全面推进健康广州建设)……这些落点每一步都很实在,都和市民的切身利益相关,广州在某些方面已经足够优秀,在某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广州说“未来我会做到更好、全面提升”。这样的城市当然会吸引每年超过40万人的净流入,因为这样的城市有工作机会,还有家的温馨,而且努力一把,普通工薪阶层在合适区域还能买得起房子。
综上所述,站在2020年的年尾,前瞻2021年乃至未来的广州,她是以“市场化”为灵魂、以“法治化”为骨架、以“科技化”为血液、以“枢纽化”为肌肉、以“人性化”为底色的一座大城。她深厚的人文底蕴,低调的城市个性,蓬勃的内生动力,闪耀的奋斗精神,都使得她在中国版图上显得如此卓尔不群,当然也值得投奔和珍惜。在这寒冷的冬季,在羊城广州,这里的握手比较温暖,这里的握手比较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