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vs盾,哪类基金更能长期致胜?
作者:连城Z
来源:雪球
近期板块的轮动,风格的分化导致了基金业绩出现了非常大的分化,比如农银汇理赵经理最近三月上涨55%,最近一年129%;易方达张坤亚洲精选最近三月下跌了17%,最近一年下跌7.6%。假设两位投资者三月前分别买入100万,那么收益差距将达到72万,如果是一年前,那差距将拉大到137万,可见今年的市场多么的分化。
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基金巨大的差异表现将导致投资者出现严重的心里不平衡,从而产生追涨杀跌的想法,但往往市场风格演绎到极致以后追涨杀跌并非一个好的做法。基于此,我自己做了一些思考,在不断波动,不断风格切换的市场里,我们的应对方法到底有哪些?
首先说说基金投资者短期应对风格分化的震荡市场的几种方法:
一, 自己做行业etf轮动,依照趋势策略严格执行即可,但这对时间精力的要求比较高,也需要支付较大的交易成本。
二, 均衡的配置,比如各行业的基金都配一些,又或者买行业分散型的基金产品。这种方法是比较省心的,均衡型的管理人也非常容易找到合适的,但缺陷就在于短期爆发力会比较弱,相比集中某类行业的基金波动会小很多,理想的状态就是小幅跑赢指数。
三, 选择行业轮动能力强的交易型基金经理,让他们去帮助我们实现方案一的效果。这类管理人里我倾向选择基本面趋势型而非纯交易型管理人。一来基本面研究结合行业景气度可以更加精准的预判各行业后续走势,二来纯交易型管理人通常有具体的交易策略,这类策略导致管理规模容量有严格的上限,加上近些年量化私募的崛起,算法交易的镰刀高高在上,好的交易型管理人非常难找到。
综合来说,震荡市场里我自己更倾向选择第三种方案,所以我近期的公募私募里配置了比较多的趋势型投资人,他们最近也确实大幅跑赢了均衡型基金
再来说说超长期投资的选择:
长期来看,市场肯定不会一直是风格分化的震荡市场,肯定会有牛市和熊市这类单边市场。长期投资的逻辑里也有价值型、成长型、趋势型等大类策略,时间拉长,我觉得各类策略都会取的好的回报,但是因为管理人的能力及风险偏好因素,同一个策略下的管理人最终可能也跑出天差地别的收益率。我上周看到申万宏源的一篇研究报告,报告内容是把过去A股十年拆分成了顺境期和逆境期,具体的划分方法是拆分成顺境月和逆境月,具体为
顺境月:若当月中证800的收益率高于过去三年月度收益率中位数,则当月定义为顺境月。
逆境月:若当月中证800的收益率低于过去三年月度收益率中位数,则当月定义为逆境月。
最终市场的划分结果如下:
该报告根据其划分的顺逆境月,选出了过往在顺境月中整体表现最好的十只基金和逆境月中整体表现最好的十只基金,分别将这十个基金打包整理成了一个组合,可以理解为是进攻组合和防守组合,最终的结论是让我比较诧异的,进攻最强的十个基金10年回报只有不到2.5倍,跑输了偏股基金指数。而防守最强的十个基金取得了10年5倍的回报。于是该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为长期投资来看,逆境选手(防守强)要远优于顺境选手(进攻强)
申万的这篇研究报告数据真实性我觉得是没什么可怀疑的,但是结论确实大幅出乎了我的意料。防守强的组合10年下来跑赢进攻强的组合超250%;
如果从我们熟知的这些基金经理来看,张坤、葛兰这类进攻型选手近五年是大幅跑赢了王克玉、赵晓东这类防守型选手的;报告这里面确实存在了时间的差异,毕竟10年到14年市场都不太好,而16年至今中间只经历了18年一次长时间的回调。此外,像张坤、葛兰都是近些年冒出头的基金经理,无法拉取他们的十年业绩,所以进攻型最强的十个基金里也不会有他们的身影。
虽然报告的结论与我预期有较大偏差,数据取样也确实存在各类问题,但无论如何按十年维度,防守型产品大幅跑赢了进攻型产品。这给我带来的启示是,控制回撤比博取高收益要更加重要。突然想起来一位管理人,50多年来没有一年能翻倍,而且只有一年收益率超过了50%,即1976年取得59.3%的收益率;超过40%的也仅有7次,但他年度里只有2次亏损。股神明显也是防守强于进攻的,按照这样一看,防守型基金经理长期吊打进攻型基金经理怕是说得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脑海里又出现了那个经典的思考题。一个股票今年上涨100%,第二年下跌50%和一个股票今年上涨20%,明年下跌10%,两年下来,哪个股票盈利多?
总结思考下来,我得出的结论为复利是长期投资最大的利润来源,而回撤是对复利最大的敌人,因为进攻型产品的回撤控制不好,所以复利收益很低。防守型产品虽然上涨期间表现一般,但是因为回撤控制好,慢慢积累了可观的复利回报
不少朋友问过一个问题,都是主观多头类的产品,私募凭什么比公募多收20%的carry,尤其是最近两年顶流公募还跑赢了不少费前私募。有的人回答说因为私募可以集中投资突破公募的双10持仓限制;有些人说因为私募可以运用杠杆,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获取超额回报;以上这些我都认可,但这都是从进攻角度出发的,我觉得还有一点是私募不仅可以集中投资,也可以忽略80%的最低股票持仓限制,从而私募的回撤相对公募更加容易控制。
防守型和进攻型,我们当然都希望两者兼备,但是这样的神级管理人实在太难找到了,新思哲算一个,但是这家管理人现在不对外接钱,就算开放了额度,投资者也需要通过“面试”才可以买到他们的产品(膜拜一下神级业绩,重点看其回撤控制)。
看到雪球最近上新了一些私募#雪球私募上新了# ,这几款新产品里我个人看好中欧瑞博,中欧瑞博和中欧基金没什么关系,应该是吴伟志读了中欧商学院的原因才取了这个名字,瑞博是rabbit的音译,我看他们的logo也是用的一个兔子。从进攻能力来说,中欧瑞博不算top,但是防守能力确实如其名字,熊市来了跑的和兔子一样快。和景林做了一下对比,14至今都是接近300%的回报,但从净值走势来看,防守能力明显强于景林,而进攻能力明显弱于景林。过去这么多轮的熊市里最大回撤只有25%可见其“兔子”本色。中欧瑞博虽然进攻能力偏弱,但是顺境期间也还是大幅跑赢指数的,所以长期下来也有不错的回报,由于波动较小持有的体验也相对可能更好一些。
以前公司领导问我买哪个私募好时,由于我知道他们属于那种平常没时间看市场和产品,但是如果市场大跌了又可能会担心继续下跌从而考虑赎回的人,不求产品多高回报,有个年化15%+就比较满足,所以我几乎都是推荐瑞博。
这几年市场好,大家的心态也都相应的变的比较浮躁,一夜暴富的心态其实是我们财富自由之路的敌人,中欧瑞博的回撤控制能力加上长期复利,我认为这会是一个长期慢慢变富的产品。至于他家的各类风控措施,投资理念,四季论等等,我看雪球及官网都有了,就不在此文介绍了。
继续回到防守这个主题,到底什么好的防守方式呢?有做对冲套保策略的,有通过降低仓位控制波动的,还有一种方法是个人比较推崇的,那就是行业分散个股集中,因为前两者都靠择时预判,如果市场快速反弹可能无法及时扭回净值,比如今年兴全董老师。而后者更多还是依靠个股阿尔法去对抗市场回撤,虽然回撤幅度可能大于前两者,但是反弹起来会比较快,比如今年中欧周应波。
我自己根据持仓风格划分了四种管理类别,分别是
行业集中,个股集中-进攻型
行业集中,个股分散-行业指数
行业分散,个股集中-攻防兼备
行业分散,个股分散-大盘指数
除了极个别的管理人,我挺少持有三年以上的,我的思路是以上四种都配,但是第四种只交给量化基金,第二种拿小仓位根据自己行业轮动判断灵活配置。第一种会在顺境市场里多投点,第三种会在逆境市场里多投点,基金经理们辛苦创造阿尔法,我们投资人也可以自己给自己赚点额外的阿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