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10万亿板块就此消失!A股迎来历史性变局

2004年5月17日,中小板诞生。

2021年2月5日,证监会宣布主板与中小板合并。

中小板存在16年半,可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我们为一个板块的逝去而鼓掌,欢送它。

中小板为什么消失?

像人类的盲肠一样,进化时间到了,没作用了,就消失了。

中小板作用消失、功能消失,地位尴尬,对推进全面注册制没有助益,还引发了抱团取暖的质疑。

中小板原本的定位是,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开一条道。可现在,除了规模、上市条件以外,跟主板几无区别。

引用一组如是研究院的数据:

截止2020年12月31日,中小板共有99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35,378亿元,占深交所总市值的39.59%,流通市值为106,105亿元,占深交所总流通市值的40.25%。

截至2020年10月底,深交所上市2319家公司,主板469家,中小板982家,创业板868家,市值规模分别为8.8万亿、13万亿和10.24万亿。

中小板的融资功能远超深交所主板,比亚迪、海康威视、牧原股份等部分中小板上市公司已经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

中小板和主板市场雷同,各项指标与主板市场相差不大,中小板公司可以直接并入主板。

并且,中小板地位尴尬,一直是主板内附设的板块,从根本上缺乏独立品格。

中小板成功地引出了创业板,创业板成功地引出了科创板,现在,布局初定,中小板的历史使命完成了。番号取消,市场仍在。

主板和中小创基本上实现无缝对接。深交所宣布,自两板合并日起,对中小板指数、中小板综合指数、中小板300指数等指数的名称进行适应性调整。具体包括:“中小板指数”名称变更为“中小企业100指数”,指数简称由“中小板指”变更为“中小100”。

换句话说,该怎么交易还是怎么交易,只不过,以后交易量越来越少,处于自然凋亡过程。

未来,我国股票市场会形成两大交易所和四大板块:

沪市主板+科创板、深市主板+创业板。

中小板放在哪儿,都有点塞牙。

市场全都在猜测,中小板消失,是为注册制让路。

注册制是中国股票市场市场化的关键一步,重要性可以和尚福林时代的股改相提并论。注册制相当于鱼跃龙门,以前是半市场化的审核制,现在是市场化的注册制。

科创板和创业板已经实行了注册制,2021年很有可能推进到主板,可望迎来全市场注册制元年。

但有关方面强调稳健,大家不要乱猜。

1月6日,《中国基金报》报道,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是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存量改革的重要举措,并不意味着全市场注册制很快实施,两者没有必然联系,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在全市场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不能过于理想化,也不能急于求成。

这是官方态度,即便主板和中小板合并,也不会马上在主板推出注册制。

中小板合并 注册制之下 中国股市必须牛

我们要把中小板消失这一事件,放在资金进入、股市长牛的大背景下,才能理解透彻。

为什么要合并中小板,实行注册制,根源在于做大证券货币市场的现实选择。

中国资产有两大蓄水池,房地产和股市。房住不炒不能变,能够做大的只有金融产品,金融产品中目前最重要的是股市和债市。

中小板合并,实行注册制,就是为了让股市成为跟房地产并驾齐驱的大型蓄水池。

1,中国股市不是能不能牛的问题,而是必须牛;不是能不能大的问题,而是必须大。

海外资金和长期资金在进入。

今年1月,德意志银行发表研报,2021年海外资金流入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去年1.5倍,债券、股市都受利好。

养老金投入股市、债市的会越来越多。

2020年11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运营年度报告(2019年度)》公布数据:2019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总额1.08万亿元,投资收益率9.03%。

从2017年到2019年间,养老金管理规模从4300亿上升到了1万亿。签署养老金委托投资合同的省份从9个增长到了22个。

但养老金入市规模太低。

为避免出现较大波动,相关管理办法做出刚性限制,“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不得高于资产净值的30%”。

1万亿的资产总额,能投在股市的资金不超过3000亿。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直接投入股市的173亿元,仅为投资上限的5%。

这样的投资量太少了!

从养老金股票市值占股票总的市值比重来看,美国基本保持在20%-30%之间,美国股市大概有1/3由养老金持有。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报告显示,2018年,OECD国家积累制公共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的资产配置中,主要用于股票投资的权益类占比24.4%。其中,股票投资比例最高的是波兰,达到85%;澳大利亚、立陶宛和比利时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在40%以上。

未来,中国几千亿养老金入市是可以预期的。

外资和长期资金的入市,是牛市的根基。

现在优质的股票、股权,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的房地产,将在未来的岁月内闪闪发光。

要容纳外资、养老、居民存款等长期资金,池子必须要做大。做大股票池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注册制,实行市场化,合并中小板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2,硬科技的春天来了!

科学家们、创新公司成为A股市场的主角。

实行注册制之后,截止2月1日,已经有301家公司上市,募资合计超过3900亿元。其中,科创板IPO募资合计3180.48亿元;注册制下创业板上市公司达76家,IPO募资合计724.34亿元。

再融资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截至2月1日,上交所累计受理8家科创板公司再融资申请,计划募资合计222.6亿元。其中6家为定增,2家为公开发行可转债。从进度来看,其中1家注册生效,2家通过上市委会议,2家已回复,3家已问询。

2020年,为什么高瓴成为众所瞩目的巨星?

因为在中国的市场转型中,站在了风口浪尖。

2021年2月4日,高瓴被投企业心通医疗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成为2021年高瓴系第一家上市公司。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高瓴共收获了42个IPO,在多份IPO榜单中高瓴均排在第一名。

高瓴还执定增市场牛耳,2020年实行再融资新规以来,A股定增市场井喷。广发证券统计,2020年定增预案高涨,规模累计19805亿元,其中竞价项目11722亿元,定价定增8083亿元,数量达1163例,创10年以来新高。

宁德时代等大牛股再融资均见高瓴身影,还带动格力参与了三安光电的定增。

2020年,定增市场收益相当不错,投资者在价差间进行了套利。

根据《证券时报》统计,截止2021年1月30日,2020年来已经实施完成的增发中,以后复权价计算,股价较发行价平均涨幅超过33%。

其中,317笔定增取得正收益。涨幅超过100%的有28股,不乏宁德时代、爱尔眼科等大牛股。英科医疗涨幅则达到485.68%,成为2020年最具性价比的定增。

无论是注册制还是再融资,都将有利于中国的高科技企业,硬核科技企业。

3,市场太波动 散户请离场。

表面上看,指数平稳,风平浪静。

在中小板合并后,由于统计原因,深市主板估值会上升。

截至2021年1月底,深市主板的上市公司,以食品饮料、房地产、家用电器等传统行业为主,平均市盈率为21.74倍。中小板的上市公司,以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等新兴行业为主,平均市盈率为36.34倍。

实际上,市场波动率大幅上升,刺激的牛皮下隐藏着绿油油的蔬菜。

1月12日,上证指数上涨了2.18%,却有近1400家下跌,3%以上涨幅有600只。各个板块、股票暗流涌动,一九现象并未中止,也不会因为中小板合并而中止。

根据数据宝统计显示,截止2月3日,剔除近1年上市次新股后,今年股价创出历史新低的个股数量多达290只,年前上市的个股则有500多只年内股价创出历史新低。

未来,仙股不稀奇,监管是常态,退市数量增加。

退市家数会越来越多。

央视财经2月4日报道,A股“最严”退市规则满月,刚刚公布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要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

1月份,A股市场中共有6家上市公司面临退市,*ST天夏、*ST长城触发“一元退市”标准,已停牌;退市金钰、退市刚泰已经进入了退市整理期;*ST航通因连续亏损,营口港因换股吸收合并,两家公司选择了主动退市。

开年以来,两市有67家上市公司发布“退市或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其中,47家为ST板块的上市公司,占比70%。

截至目前,A股历史上一共有127家公司退市,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就有16家公司退市,为历年之最。

不要被表面的数据所迷惑。

上证指数、沪深300平稳上涨,从2019年1月最高的3228.87点,上涨到2021年2月的5483.41点。

来吧,大家一起坐上火箭,出发去6124点的月球高峰,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再次强调,即使未来是牛市,也不建议普通投资者自己入场,普通人对付不了这样的震荡,对付不了如此复杂的局面。

不要说小散,就是基金也在分化。

过去两年,公募权益基金大幅跑赢指数,为持有人赚取了丰厚回报。数据显示,2019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45.02%,2020年上涨55.91%,两年收益实现翻番,而全部A股的涨幅中位数仅为21%。

有大涨,就有大跌,半导体板块大涨大跌,甚至白酒等板块短期内也处于剧烈波动,需要银行板块来支撑。

一九现象蔓延到基金,只有头部基金被众星捧月。而头部冠军基金,通常来说很难维持数年。

这样的市场暗箭伤身,要由靠谱的专业投资者来打理资金。两类人能够赚钱,有专业能力,能够为中国经济做贡献。

老想着自己赚钱,一定被淘汰出局,泰山会解散了,明天系雨打风吹去。

中小板消失,成为市场长河中的一环。

这,就是历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