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说家风·《金刚经》篇】为啥要把生命、慧命、使命的“三命”教育讲给孩子? (第42篇·总第2804篇)

作者:张建云

《金刚经》里的家风智慧:第42天。
有个老师讲完课,学生说您讲得太好啦。老师淡然说,请不要骂我,我根本就没给你讲课!
学生懵了,说您不是刚刚讲完吗,我没骂您呀?
老师说,那是你升起的念头,是你看到了、听到了我在讲课,实际我并没有讲课。就像你看到风在刮、雨在下,你就与老天说您在刮风下雨,但老天就是老天,从未有任何刮风下雨的动作。
释迦牟尼佛说: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
作,是升起的意思;是,是这样的,你认为的;念,是念头。大意是,须菩提,你不要升起我给你讲课的念头。我根本就没讲课。
讲了说没讲,说了说没说,做了说没做,释迦牟尼佛怎么了?
须菩提问:何以故?
释迦牟尼佛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谤佛:诽谤、诋毁佛。意思是,你如果说我给你讲课了,就等于诽谤我、诋毁我,因为你根本就没听懂我说什么!这就更让人不理解了,学生说老师您讲得真好啊?老师说别骂我!
释迦牟尼佛的解释是: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为:须菩提,你看着我是在讲课,实际我没讲课,只不过是讲课的样子,叫讲课的名字。
啥意思?
佛家有个词叫:因缘和合。意思是一切事物的诞生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均无其独立自性。譬如讲课,我在讲课是因,你来听课是缘,只有我讲你没来听,或者只有你听我没来讲,都不会形成“我讲你听”或“你听我讲”。但讲过了、听过了就没了。还如吃饭,我吃是因,有饭是缘,光有我吃饭的因,没有被吃饭的缘,都不会有吃饭的现象。但吃过了几个小时又饿了,还要接着吃。所以吃饭从此意义来讲是空的。释迦牟尼佛的说法(讲课)也是空的。再如男女在一起生孩子。欲望是因,男女走在一起是缘,生出孩子是果。每个人都是果,每个人也都是因和缘,但每个人也都会死去。所以,在佛者的眼里人也是空的。这是佛家的又一个词:缘起性空。
高级的人在一起交流一般人是听不懂的。如同两个黄鹂鸣翠柳,人听不懂不代表鸟没说。释迦牟尼佛具备了高级、超级智慧,弟子须菩提紧随其后,这在佛家来讲叫:慧命。
慧命相当于伴随孩子一生的智慧,但不仅是知识,还是文化,是修养,是浸润在生命中的灵性。
禅宗有个公案。
有个家族中的一些成员,打算合组贸易商队越过沙漠到另一个国家做生意。但沙漠一望无际、危机四伏,万一迷路了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们聘请一位对来回沙漠的路径了若指掌的人当向导。
即将进入沙漠,必须先越过一个山区。山区里有个村落有“祭天”的习俗,每年一次用活人去祭天──在神坛上斩头见血来表达信仰。商队经过村落时,村民刚好要找一个活人去祭天,于是把商队团团围住,威胁他们交出一个人来,否则要杀死所有人!
商队的成员彼此都是亲戚,到底要找谁去送死呢?后来有人提议:只有向导不是他们的亲戚,干脆把他交给村民吧!于是大家硬把向导推出去,村民就把他抓去祭天,商队得以通过村落。
商队离开山区,进入沙漠,可是分不清东西南北,根本不知要往哪里走。一群人在酷热太阳下盲目地走来走去,走不出沙漠,过了几天粮食和水用完,陆续死去。
这个公案很像有些家庭的教育:没有方向地学习,疲于奔命地补课,而身边的向导——善美家风却被抛在一边。于是,这个学生可能学得很好、跑得很快,但最终结果一定是败得很惨。
我们要教育孩子,人是有3条命的:生命、慧命和使命。很多人都想让生命辉煌,于是学习、工作、赚钱、求道,一个劲 地将权钱名利情色性拉进自己的生命,刚开始喜悦,后来发现愈发沉重,愈发焦虑,愈发不能自已。此刻是需要慧命来支撑的。慧命,顾名思义智慧之命。这条命不用吃喝来供养,而是以文化和悟道来滋润。慧命就是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老子说的“致虚极,守静笃”,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没有智慧的生命很像没有电池的手机、没有能量的汽车、没有主体结构的房屋。使命,是一个人此生要做成,要承担的一件事,大可以救国救民,小可以当司机、做保安,但有个前提:一心为他人服务。
慧命可以令生命升华,从而完成使命。没有慧命,只是一介凡夫,甚者醉生梦死、行尸走肉。
须菩提是有慧命的。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须菩提问,老师有的人很有学习热情,听到您的言论即刻开悟释然,对今生来世以及彼岸世界充满信心呢?
我们注意,释迦牟尼佛本来说过,我没有说法。而须菩提还继续问老师有人听了你的课顿悟了、明白了、信心百倍了,那么他们的信心从哪里来的?
由此证明,须菩提还是站在普通大众的角度来问老师,我还是不太理解您所说的“我根本就没讲过课”?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更玄妙了!老师说,你说的那些众生他不是众生,当然他也不是不是众生。这是一网打尽的说法。譬如这世界上有人、鸟兽鱼虫、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细菌、微生物等等。如果用释迦摩尼的说法就简单了:这世界上只有人和非人。所以非众生和非不众生的概念就诞生了。
须菩提问:何以故?
佛说: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什么什么,即非什么什么,是名什么什么,这个句式又出现了!你所说的众生与非众生只不过叫个名字罢了,因为都是空的!
自此,《金刚经》进入性空境界。把生命的一切所得如同变魔术一般一下子变没了。什么孩子成绩、夫妻关系、个人情绪、财富权力、诗与远方都是空的!
那我们如何是好?
当下,活在当下。
什么是当下?
1分钟有60秒,1秒钟有60个瞬间,1瞬间有60个刹那,1刹那有60个当下。努力在当下,学习在当下,吃饭在当下,睡眠在当下。人在何处,心在何方,因为生命里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当下!
今天解读的原文是《金刚经·二十一品》: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
何以故?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何以故?
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作者简介

张建云 

天津家风研究院院长。

作家、国学学者、《中国家风》主编、天津市政协委员。

曾任中央党校国学签约主讲人,现为全国妇联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