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免费心理微课:家长健康了,孩子才能健康!

做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咨询师,通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起初咨询接待的时候,

家长们往往愁容满面、忧心忡忡,他们表示自己的孩子存在诸多问题。

可是当咨询师与孩子面谈后,就会意识到家长才是问题更多的那个人。

相对于家长,孩子显然要健康得多。

老师:

“我的孩子为什么喜欢上课开小差”

“孩子胆子很小怎么办”

“孩子害怕面对挑战怎么引导”

“孩子老是玩游戏,我要怎么做”

“孩子不爱学习,我要怎么引导”

“孩子脾气暴躁,我该怎么教育”

“孩子心理不健康,要去哪里治疗”

……

这是家长们拿着“放大镜”观察到的孩子。

可是,放大镜下的影像通常与实际不符。

比如,普通视觉下,一位女性,皮肤光滑白皙细腻,算的上美女;

但若拿着放大镜观察,她脸上的细毛孔则有可能会像月球表面一样坑坑洼洼。

因此,若家长们能放下手中的“放大镜”,站在一米开外,再看看自己的孩子,有可能会觉得:这孩子多棒呀,阳光、俊朗,神采奕奕。他的那些胆小、内向、脾气暴躁、不爱学习的坏毛病,突然就不见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是不是显得“自欺欺人”?

有问题,就要面对,解决问题;而不是隐藏问题,模糊问题。

可是有没有问题这件事,到底谁能说得清?

比如,妈妈觉得孩子脾气暴躁,需要引导;孩子同学可能会觉得他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实在不需要怎么调整。

如果妈妈懂得青春期知识,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知道孩子往往和同龄人相处愉快,却经常会与家长发生冲突。这些都是阶段性的年龄特征,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自然就会改善。

如果妈妈明白这些,她就不会过于焦虑,过分干涉孩子。

另一方面,家长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影响他们的判断力。

现代社会压力大,当家长不容易。

不仅要保质保量完成工作,还得花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成长;导致他们没有闲暇关心自己。

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累积的压力得不到释放;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出现心理亚健康。

一般情况下,看孩子满身毛病的家长,自己的焦虑水平绝对不低。

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才会看什么都不如意,看什么都不对。

所以,家长朋友们,要想教育好孩子,前提必须是,咱们自己的心理要健康。

第三,家庭家养方式,也会影响到亲子关系。

很多家长经常自我感觉良好,他们认为与孩子相处融洽,交流通畅,平日也比较民主,不会过分干涉孩子的成长。

可是,孩子口中的家长,往往与这种说法背道而驰。

为更加客观公正一些,现在附两份心理量表,一份是“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大家可以自查家庭教养方式。(10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让孩子答;孩子年龄过小,家长自己答,回忆当年作为儿女时的情景。)一份是“心理健康水平自测表”,家长们可以自查心理健康水平。

本周六晚,我会与大家聊一聊,家长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家养方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授课信息

1、主题:家长健康了,孩子才能健康

2、时间10月29日(周六)晚20:00-21:00

3、形式:微信群语音直播。

4、费用:免费

5、流程:主题讲座+问题答疑

老师介绍:

詹孪芳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

曾任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问题:我该怎样参加?

1.  转发本篇文章到朋友圈,并附上:我已报名。

2.  加微信grace767722,发送报名截图。

3.  开课前一小时,接受邀请,进入听课微信群。

微课群规:课程过程中用户禁言。拒绝私自拉人进群。

限于篇幅,家庭教育方式量表附在文二,SCL-90,因字数限制无法上传,有需要请在留言处留下邮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