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制,拉开了人与人的距离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开年大家就因为疫情的原因放了个长假。现在疫情过去,我们不一起复盘下。
如你要想了解一个人怎么样,那就一问他在情期间都做了什么?
有人无聊到不知该何是好,数出了一颗草莓上有178粒子,
有人充分发厨艺,天天挑战一道菜,
有人因为一则新闻就气得肝疼睡不着觉,
还有人抓紧时间煲刷、看书、睡觉……
有人在醉生梦死中,也有人在认认真真。
在疫情期间,我见过心态崩溃的人,也见过一天高呼无聊的人,更见过那些努力持理智与情的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有一个武汉朋友,在春节前就去外地旅行,没多久疫情就爆发了,就被单独隔离了起来。活动空间有十几平大、一天到晚都见不到什么人、再加上担心远在武汉的家人朋友……即使会伤心难过、会哭到枕头湿了一片,擦干眼泪后,她依旧在慌乱中努力过好生活,尽量不让时间被荒废。
也因为这次疫情,我于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年,能把生活过得那么有滋有味一一看书、插花、旅行、学瑜伽……在如此特殊、低沉时期,都能坚持让生活回归正轨,更何况平日里呢?
如果在疫情期间,还能静下心来学习、看书、健身,做一些需要长期投入的事情,那这样的人,你可千万不能小看,即使他现在一无所有。
因为一个懂得克制的人,即使做不了什么大事,也能跟常人拉开巨大的差距。
一、克制的人,往往都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所有你所羡慕的生活背后,都离不开克制。
年轻时,陈道明因拍摄《围城》认识了钱钟书,去钱钟书家做客时,发现他们家里没有录机电视机,也没有电话,唯一的电器就是煎药的药锅子。看着钱先生书书上那一排排的书,太太杨绛在认真看书,那种场景深深触动了陈道明,“突然发觉自己贫乏、可怜乃至丑陋”。从那以后,之前还有享受外界追捧和赞誉的陈道明变了,他开始变得低调、克制。他努力变成自己要成为的人——有知识、有文化、有内涵。甚至回到天津老家的时候,陈道明都从来不看电视,书房里床上堆满了书,他就睡在一堆书中。正是多年以来这样的克制,就连季羡林都曾说过,陈道明的文学水平可以胜任北大研究生导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所有我们羡慕的生活,没有一个不是用长年克制换来的。平坦的腹部,那是对食物的克制;专业的技能,那是是对懒惰的克制;平静的内心,那是对脾气暴躁的克制……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克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过想要的生活。不管你向往的生活是什么,都要拥有能够驾驭内心欲望的能力。不管你想获得尘世间的成功,还是内心的幸福,都是需要通过克制让我们更加强大。正如康得所说:“假如我们像动物一样,听从欲望,逃避痛苦,那并不是真的自由,为我们成了欲望和冲动的奴隶:那不是在选择,而是在服从。”
二、克制的人,往往更清醒。
每天一开眼,周围就充斥着太多东西一一游戏、爽文、爽刷、爽视频。3秒一个笑点、10秒一个反转,它们让我们变得快乐的同时,也轻而易举地窃取了我们的注意力和时间。也许,你会说没有关系,反正宅在家里,有大把时间可以去浪费。可是,我们却忽视了,在这浪费的背后要付的代价有多大。
在传播学有一个专业词汇叫“麻醉功能”:当这些东西占据大众有限时间后,就会导致人们开始疏远很多传统的社会关系,使他们没有时间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简单来说,当你把太多时间用来玩游戏、看爽文、爽刷、爽视频时,你就像被打了麻醉针,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美味不重要了、家人不重要了、甚至就连睡觉也不重要了……“长此以往,只会一步步加剧你与别人的差距,加刷你这一代的差距,加距下一代的差距。
在BBC录片《56ups》,花了56年的跟拍,得了一个很残酷的结论一一精英的孩子会成为精英,底层的孩子依旧在底层。除非底层的孩子能跟精英的孩子一样,从小都做一些长期投入的事情,而不是在这些娱乐消遣上浪费时间和精力。斯科特曾说,当一个人拥有了克制,也就拥有了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克制,目的就是为了能活得清醒。一个得克制的人,能够让自己从诱惑中脱离,带着一种更清醒的态度朝自己想要的生活前行。每一个今天都能定你的模样,未来的你过什么样的生活,全都取于今天的你怎么过。
三、克制的人,往往更智慧
成年人的世界中,99%的烦恼源于不克制。人类的欲望永远都是为了生存的动物本能,吃的欲望是为了囤积更多的脂肪,以备灾荒用;买的欲望是为了能收集更多有用的东西,以备万一能用到…放纵一时爽,爽后就会变成行泪。在美食前面不克制,最后就变成了很难减下去的脂肪;在你面前不克制,最后就得接受别人处处吊打你的现实;在金钱面前不克制,最后就得接受捉襟见肘的尴尬
在心理学有一个词汇叫棘轮效应。讲得就是,人的欲望就像一个不断向前的年轮,会因为人的不断满足而不断向前。曾经一下就能满足的欲望,后来会变成两下、三下オ能满足,如果不加以克制,这就会变成一个无底洞,始终看不到底。欲望永远都不会满足,随着欲望不膨胀,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愈发失控。
被称作完人的王阳明,在他的家训中就常告诫后代要节制。其中就有一条:“节饮食,戒游戏”。节食,才能活得健康,活得自在。戒游戏,则是为了立志。也正因为懂得凡事有度,才让王阳明能被后人称作“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克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活更轻松。所谓克制,并不是要做欲望的敌人,而是要骑上欲望这匹马。也许,一开始会很难,但随着驾驭的技术的熟练,管理欲望就会越发轻而易举,往往能够达成四两拔千斤的效界。要永远记得解决欲望带来的麻烦,永远要比克制欲望要难得多。
四、曾经看过一个网友的提问
“读书很好,为什么有的人就是不去读书呢?”其中有一个回答这样说,因为大家每天都很忙,根本没有可以去读书的时间。当时,我深以为然,可是当如今我们都有了充足的时间,每天不去应酬,依然有很多人还是不去读书。至于这次不去读书的原因,肯定每个人都能讲出一大堆来。人都是擅长找理由的动物,看上去合情合理的理由,很多时候不过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当这一理由不再成为障碍时,你会发现你还有更多的理由。时间不够、机会不好、运气太差……而所有的背后,根本原不过就是意志力太差了,一点却管不住自己罢了。看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个博主抱怨自乙每天太累,根本就没时间锻炼。为了看看真相是否如如此,他连记录了一周时间详情,就是看看自己平日里把时间花在了哪里。一周后,他统计发现,没有时间真得就是自己找的借口罢了。说着没有时间,他一天玩手机的时间就超过了3个小时;说看没有时间,他逛街的时间就过了2个小时;说看没有时间,他一天思想跑毛的时间就超过了1小时。所有这些时间,远比锻炼30分钟花的时间要多得多。洛克菲勒曾说,我鄙视那些善于找借口的人,因为那是懦弱者的行为,我也同情那些善找借口的人,因为借口是制造失败的病源。生活中些让我们头疼的问题,它们的本质不是问题的核心,而是我们不懂得克制。如果,曾经你常常说自己没有时间做这做那,那就请你好好想一想,你真的是因为时间太吗?还是因为克制能力不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