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更名八大类型,改头换面谁赢了?

近期,一篇有关高校更名的文章持续刷屏,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众反感高校在形式而非内涵上追求“一流”的复杂情绪。然而,高校更名实在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光荣传统”。

张学见曾经统计过中国高校1981年至2010年以来的校名变动情况,发现在1981年的704所高校中,到了2010年仅有148所高校保留了原校名,“校名存活率低”,在2010年的“2000余所高校超过九成的高校校名是新的,而不是从1981年继承下来的”。

杨林玉等人将统计的时间域划定在1999年至2015年,即高校扩招之后的更名现象,其统计对象为本科院校,结果发现:“944所高校中,1999年以来有过更名的高校多达607所,约占64.3%”,在这“17年内竟发生了770次更名”。这些统计结果大致能够勾勒出中国高校校名变更的情况。

但一校的更名行为,倒也无需一概否定,其中因由各异,竞成“流派”,倒也异彩纷呈。出于笔者所在的工作情境,这里的例证主要以高职院校的更名为主,列为两面,各择四类,述之一二。

一、浪漫主义者的孟浪

高校更名大致会有个浪漫的想象:又大又美又全。贾云鹏等人将之总结为“累进性更名”规律,“即高校校名越更越大、越更越高”,体现为“在地域范围上越更越大、学科门类上越更越广、层次上越更越高、类型上越更越强”。但是浪漫一不小心也许会变成“孟浪”。此种,概举四类。

一、“扩域”式更名

区域方位名扩大是首选,如2013年漳州师范学院升格后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的泸州医学院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等。能够借用省名则是第二选择,且尤为非省会城市高校所青睐。

按照惯例,一般只有地处省会的高校方可直接以该省名称命名,近年来的大学更名却出现了典型的非省会城市高校在更名时以省冠名的现象。如2011年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湛江现代科技职业学院更名为广东文理职业学院,2013年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

这一求大求全的命名趋势一定程度上已经伤害到一些高校的本体。如2014年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其从株洲职业技术学院这一最具标识度的校名虽然更名为以“湖南”为区域名,但其科类名却缩小到一个很小的范围“汽车工程”,其实与湖南省众多以“湖南”直接命名但办学质量参差不齐的院校同处一列,淹没在众多高职院校中完全不具辨识度。

其实以地方命名的优秀高职院校也不乏名校,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

二、“变种”式更名

在高校扩招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布局基本上是沿袭前苏联的模式,高校名称多以专业、学科名称来直接命名。

在1999年之后掀起的更名潮中,主流是将来源相对较窄的以学科命名的高校拓展为包含范围更大的多科性院校。以至科类名扩大成为多科性高校在更名时的一个通例,如2008年上海水产大学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 2014年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重庆工程学院,2016年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升格后更名为河南工学院等。

尤其在高职院校出现了普遍的由原来很窄的科类或行业领域更改为更为宽泛的行业领域的趋势。又如2014年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更名为山东轻工职业学院,重庆民生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无一不是由原来的一个非常专业但同时窄小的学科领域扩展为更大的学科领域。

尽管这些高校在更名时因为科类名扩大对于招生有一定的好处,但在更名过程中随着这一扩大行为而让原来校名的独特性丧失,也不符合当前以“特色立校”为特点的高教发展趋势。

三、“贴牌”式更名

附会已有的名校校名是大学更名时的一个趋势,特别在1999年后的高校合并升格潮中显得尤为明显,如国内高校中以“理工”、“科技”为名者众,特别是1999年之后的院校合并升格潮中这一命名趋势体现地更为明显。背后的原因则是在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全面向欧美看齐,而欧美高校中除了那些直接以专有名命名的私立大学之外,最为知名的则是“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等。

“科技”校名的兴起则是两所科技大学的崛起带来的影响,一是1950年中国科技大学的创建,其刚刚建校仅有2年即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国家重点大学,并迅速崛起为中国名牌大学之一;二是香港科技大学的辉煌,这所正式成立于1991年的新型大学,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办学中已经迅速崛起为国际知名学府,堪为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奇迹。

以“科技”命名的潮流甚至一度蔓延到高职院校,如2015年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等。

大学更名的一窝蜂现象导致高校校名在“理工”、“科技”、“工业”、“工程”、“经济”、“工商”等方面出现了高度的同质化,如很多省就存在同时冠以省名的“XX科技大学”和“XX科技学院”的现象。

大学的同质化更名,使得大学之间的辨识度越来越差,大量同名高校的存在不仅使得更名后的高校无法建立起比较优势,也让原来拥有这些校名元素的传统名牌大学的校名品牌效应大打折扣。这种大学同名现象甚至导致了一系列的笑话,如有媒体报道因某地高校近年来集中更名,导致新生报道频频走错校门的怪现象出现。

四、“规避”式更名

即规避原来带有歧视现象、可能影响招生的校名为更为大众化的校名。其中尤为明显的是有关农林牧矿类高校,在1999年后都在谋求更名,以摆脱社会对“农”字的歧视。

国家为了保护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一直严控涉农高校的更名,至少在大学层面能够成功更名的农业院校不多。不过也抵不住一些农林矿冶类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实现更名,如《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在2000年做过一个统计,当时计有24所扎堆更名,其实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最后也不能幸免,该校经历几次合并之后于2002年升格更名为“华北科技学院”。

最近的一次更名是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在2010年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迄今为止,除了中国矿业大学硕果仅存外,已经难以见到直接以“矿业”命名的本科院校了。矿业类院校在更名时无一不选择“工业”、“工程”、“科技”等字眼来回避“矿业”、“煤炭”的命名。

近几年里,原来以农业、纺织等命名的高职院校即使没有升格为本科的机会,也纷纷改为“工业”、“工程”、“科技”类高职院校,如2013年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吉林工程职业学院。

还有一些针对可能有办学类型歧视的校名的更改现象,如2008年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也将原来的“技术”更名为“工程”。2012年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江苏理工学院,即因“技术师范”会被公众认为与低层次的职业教育有关而更名为更具普通本科特征的“理工”。不过,风水轮流转,在2020年的最新消息里该校升格后的校名有意定为“江苏技术师范大学”,这种回归“技术”传统的更名行为倒是值得嘉许。

二、现实主义中的清流

高校更名,有随流者,有不得已而为之者,此为“现实主义”流派。其中,也不乏反其道而行之,却能切中肯綮的,竟成一时之“清流”。此种,择类举隅二三。

一、“自然”式更名

如因所在地地名的改变而更名。2012年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即因襄樊市在2010年更名为襄阳市;2012年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因2007年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其在升格后顺势改为普洱学院。

有些独立学院因其母体更名而引发更名,如因河北联合大学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而导致河北联合大学冀唐学院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又如因兰州商学院升格为兰州财经大学而导致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

二、“统一”式更名

即自上而下的同一类型高校的校名统一设置,这一现象最为典型的是近年来广播电视大学统一更名为开放大学。

2012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率先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随后各地的广播电视大学陆续更名为“开放大学”,如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江苏开放大学,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广东开放大学,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云南开放大学等。

近日,教育部在印发的《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中,已经明确要推动39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统一更名为地方开放大学。

三、“特色”式更名

为了凸显自身办学特色而进行更名的方式应该是近年来大学更名中难得一见的亮点。

在大学合并升格更名潮中,最为普遍的现象是大学更名后的“扩域”“变种”现象。在这种随大流潮中,也有高校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从大到小的更名方式。如2010年武汉科技学院在升格后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而该校的前身即为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纺织”是其办学特色所在。武汉纺织大学重拾原来的办学特色,使之在模糊一片的高校名称中显得面目清晰、辨识度高,这对其学校发展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

四、“回归”式更名

也即高校在命名上重回传统或重拾历史的现象。如2011年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更名后去掉“技术”二字加上“船政”二字,其中暗含的是该校回归历史传统。因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四校合并升格而成,其中被合并的“福建船政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系中国近代官办的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其历史渊源相比合并的主校福建交通学校要远得多,名气也更大点,因此本次的更名实际上是重拾历史并接续其办学渊源。

三、走向现代主义?

高校何以更名?内中既有作为一个组织体的高校自利行为,如高校的形象品牌、生源、市场竞争力等;亦有作为具体的个体的自利行为,如因高校更名带来的行政级别的提升、形象工程的打造等等。甚至有些高校为了更名而主动滥设学科、扩张院系,以便成就为理想中的“大学”的样子。

当只有少数高校这样做的时候,是会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的,不过当大多数高校都想走更名这条路时,结果是“由雅而俗”,所谓的“高大上”变成了寻常人家的名字儿。高校在这种竞相更名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人格化特征非常值得玩味,随即也导致了一个结果:中国高校发展的趋同化,及其可能带来的恶性竞争。

通常认为,高校更名能够带来学校在招收优质生源上的短期效应。但在长期效益上并不会带来持续而显著的改善。这一现象更有可能的原因是,高校在更名过程中并不是孤例,而是出现了更名的普遍性,导致原来高校更名追求的“高大上”成效,因为过于泛滥而出现了边际效应的持续递减。甚至冲击到原有采用该类似校名的优质高校的社会声誉,如当前的“科技”、“理工”的校名泛滥,导致采用这一校名的高校之间已经无法区分优劣,则更名后本应出现的美誉度提升的品牌效应没有出现。

所以,更名本身并不必然有长期效应,只是当更名成为潮流,大部分高校身不由己地裹挟其中,造成了类比市场经济的供需机制倒转现象。不过如果不随潮流坚持不更名,也不一定就能取得比更名更好的效益,甚至会面临更大的窘境。这就是当前高校更名潮中出现的吊诡现象。

从这一角度来看,高校更名或许是“齐步并进”的一种策略,部分高校会担心如果跟不上这股潮流,你不更名不仅不能进步,甚至可能倒退或者被淘汰。另外,从形式的角度来说,高校的一窝蜂的更名无疑会冲击到高校的个性化发展,导致高校不仅在校名上出现了趋同现象,由此进一步影响到深层次的办学同质化结果。这也与当前高等教育以特色取胜的内涵式发展阶段是相背离的。

所以,拥抱现实,还是回归传统?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原标题:《高校更名中的“浪漫”与“现实"》

(作者:伍红军,系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