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是大自然中的重要动物,堪称百兽之王的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虎的形象、虎的踪影时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咏虎诗早已成为咏物诗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虎是凶猛的野生动物,所以在咏虎诗中,诗人多以《猛虎行》为题咏虎。以《猛虎行》为题的诗始于南朝宋谢惠连。唐代的韩愈、张籍、李贺,宋代的徐照,明代的高启、徐贲等都曾以《猛虎行》为题写下了众多的咏虎佳篇。谢惠连的《猛虎行》:
猛虎潜深山,长啸自生风。
人谓客行乐,客行苦伤心。
唐代是诗歌繁荣的时代,咏虎诗作较多。唐诗之美,不仅在于写景,更在于抒情言志。咏虎诗除描绘虎的勇猛之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借喻的手法,来说明苛政猛于虎。李贺的四言诗《猛虎行》:
长戈莫舂,长弩莫抨。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描绘了狰狞的猛虎,使得东海常佩赤金刀能制服猛虎的黄公也变得无能为力,犯愁在夜间行走。传说中的公牛哀病了七日而变为虎,把去看他的哥哥都给吃掉了。接着又通过孔子过泰山,闻夫人哭,得知其翁、其夫、其子均死于虎,而仍迁居于没有苛政而有猛虎出没的地方来居住,深刻地反映出了“苛政猛于虎 ”的道理。
咏虎诗的另一表现形式是针砭社会、抨击朝政、讽刺权贵,痛击黑恶势力,从而彰显了深刻的哲理。张籍的《猛虎行》是一首寓言诗:通过对出没无常,专以攫取村里黄牛犊为生,有害于民的凶残猛虎的描述,以喻世道的凶险。韩愈的乐府《猛虎行》,以虎为题,说明“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应尽量避免“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的现象,从而告诫人们“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寓意深刻,道出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他以行云流水的笔法、对偶排比的句式赞扬了猛虎。其中“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用的两个典故,分别见于《左传》和《后汉书》。通过自射者和官差两人对虎的不同态度的对比描写,反映出了两人对虎各自都有各自的打算。一个是射虎不愿出力,而闻听虎死便来要虎吃;而另一个人则爱惜老虎,保护生态环境,使虎永远住在深山,不再射杀它。若要再射杀老虎,恐怕要终生失业。此诗不但富有哲理,而且在一千多年前就向人们发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号召。宋元以后咏虎诗亦不乏佳篇。宋人徐照的《猛虎行》通过“ 居人虑虎至,荆棘挂墙壁……惊遁不近侧”的描写,反其意而用之。表面说“人或不如虎”,但笔锋一转,又赞扬了“甘心倒荆棘”的不畏艰险、知难而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大无畏精神。使我们看到了黑风翻卷,万骑蜂拥,山林怒吼,猛虎出岫,将军铁镞飞出,猛虎顿时毙命的惊险一幕,是一幅生动的射虎图。深山中的猛虎不一定总在深山中蛰居,也会出山害人的。人们应当有所防范,做好准备。清代,特别是清初,由于东北的生态环境还处于原始生态当中,没有遭到更多的人为破坏,虎的数量非常多。清初的几个皇帝特别是康熙、乾隆都是射虎的英雄。康熙二十一年三月至五月康熙在东巡79天的时间里,共射杀虎39只,最多的一天竟射杀5只虎,堪称神勇。与其同行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编纂者陈廷敬路过永平府时,曾写下了《射虎行》一诗。乾隆亦喜行猎,二十二年秋狝,乾隆在木兰围场力射数虎,传为佳话。在乾隆八年(1743)的一次行围中乾隆还特作《射虎行》以记其事:壮烈的行猎射虎场面跃然纸上,满族皇帝的围猎典制也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不过乾隆似乎有点埋怨羽林军准备得过于充分了,使得他只射了一箭,还没好好过一把行猎瘾,虎便提前倒毙了。
清代流人,流放到宁古塔等地以后,写下了众多的咏物言志而凝结人生感悟的壮丽的诗篇。方拱乾在《虎皮行》一诗中写道:
在他的另一首《猛虎行》中同样发出了“伤哉强肉食”的慨叹。弱肉强食,是自然规律;物极必反,是辩证法则;以强凌弱,必遭报复。这一点,因南闱科场案受遣的方拱乾比别人体会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