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立宪老师讲授 陈拳 ——邓宏礼
邓宏礼 郑州陈鑫太极研修院
陈立宪先师像
陈立宪老师出身于陈家沟陈氏太极拳世家,系第十一代传人。他把陈氏太极拳简称为“陈拳',意为以“陈'冠拳名,表明陈氏太极拳有独特的套路。“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外在内功,匠心独运,又“相示以巧,相陈以功'。其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可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推陈出新,作出贡献。可见陈老师的拳术功理深厚,拳式纯正,有《陈式太极拳讲解》《太极拳习练要领》等遗著。
早在1955年,陈老师在沁阳二中任教期间,曾向部分师生传授太极拳术。因其早年成学于建筑学院,1965年奉调沁阳建筑公司,任总工程师,被荐为沁阳县政协委员。是年,陈老师倡立沁阳武术协会,首任武协常务副主席,他又在各公社设立武术铺导站。陈老师利用节假日,骑上自行车,常年累月,轮流到公社辅导站言传身教,推广陈氏太极拳,跟练者成群结队。1983年,陈老师荣获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光荣称号。他的门徒'七十二',出类拔萃者如今日沁阳武协主席司国良等。
1953年到1956年,我在沁阳二中读书。有幸聆听陈老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讲解示范太极拳和积练陈拳内功“要领'的教导,至今没齿难忘。陈老师反复强调,学拳械,积内功,必先正心修身,心不清则术不正,武德立身必为第一,练拳要做到“三要三戒”。要知道学练拳械的目的是磨练意击,集中精力,修齐治平,强身健体,力戒卖弄拳术,逞强凌人。要知道人体的骨骼结构,对208块骨头的部位、节点,作用及其活动规律以及与肌肉的关系,力戒初知当然不知其所以然就胡作乱动,甚至伤筋动骨。要了解身体运动尤其拳械招式和相应经络穴位之间的关系,以更好把握外柔内刚的肌理,力戒摆花架子,拳势动作不到位甚至错位。
“三要三戒”表面看与拳械套路技巧关系不大,其实是学练者不仅知其当然,更重要知其所以然,真正达到外柔内刚,由表及里的拳理境界。陈老师讲,头口肩肘,手胸腰腿,架式联功,由表及里,要练到套通路熟,内功发力,还需在动与静、意与力、阴阳开合八卦对位方面加深理解。以静制动,静在意,意生力随,即用意不用力,活力自生;动在力,阴阳开合。启承旋转之方向,需与八卦所示对位,从中领略陈氏太极拳械之“功秘'集于“天人合一'的哲理。
陈老师通过言传身教,把陈氏太极拳的掤、捊、挤、按、採、挒、肘、靠、进、退等基本动作的一招一式,动与静之间的转换开合,骨骼活动状况与肌肉伸缩,经络穴位之间的健身原理。讲得深入浅出,易行益练,使我们懂得:习练拳械架为外在,意于内功,吸收天地之精气,才能达到强身健体,修齐治平之目的。
本文转载焦作广播电视报
作者简介:
邓宏礼(鸿礼、宏里),河南省孟州人,副研究员,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员、河南省博物馆学会会员、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理事。长期从事文物调查研究、保护管理和博物馆工作,发表论文多篇,书稿有《流散文物概论》,《太平军怀庆围攻战》,出版《王铎书法碑帖选》、《文化旅游名城沁阳》、《朱裁堉的传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