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皇后:孤独的“三朝老娘”
宫廷剧里,宫斗戏比重很大。夜晚的后宫虽然看似平静,但每个嫔妃的内心并不平静。尤其是母仪天下的六宫之主,更是众矢之的。
她当了三十年皇后,各方面条件都完美,但宋仁宗并不喜欢。她没有生育一儿半女,还要忍受夫君的猜忌和贵妃的争宠。个中滋味,苦乐自知。她当了四年皇太后,垂帘听政,书写了北宋女主干政的另一段传奇。
与刘娥的经历类似,她辅佐的皇帝也不是亲生的。不同的是,她甘愿当“临时工”,随时准备撤帘,这让她在正史中的风评优于刘娥。
她当了十二年太皇太后,含饴弄孙的同时,还在关注着政局变化,特别是对王安石变法,她有更加中肯的意见。
这就是曹皇后,一个孤独但又非同寻常的“三朝老娘”。
庆历宫变
庆历八年(1048)闰正月夜晚,一场莫名其妙的兵变,打破了皇宫的宁静。
关于这场兵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是夕,崇政殿亲从官颜秀、郭逵、王胜、孙利等四人谋为变,杀军校,劫兵仗,登延和殿屋,入至禁中,焚宫帘,斫伤内人臂。其三人为宿卫兵所诛,王胜走匿宫城北楼,经日乃得,而捕者即支分之,卒不知其始所谋。”
发动兵变的只有四个亲从官,相当于大内侍卫。他们趁着夜色,砍杀守卫皇宫的军人,抢夺武器装备,穿房越舍,冲入后宫禁地,点着了后宫的帘子,还砍伤了宫女的胳膊。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直奔皇帝寝宫。
宋仁宗睡眼惺忪中,听见外面嘈杂,连忙起身,想出去看看情况。同在寝宫的曹皇后立即制止,为了确保安全,决定关闭宫门,拦住皇帝。接着,她招呼都知王守忠带兵救驾。
宫门外,乱兵乱杀乱砍,喊叫声传入皇帝寝宫。曹皇后让宦官去看看发生了什么,宦官何承用居然报告说是奶妈在责打小宫女。曹皇后听罢,根本不信,厉声申斥:“乱兵就在附近杀人,你们竟然还敢胡说?”
乱兵攻不进来,索性趁夜放火。曹皇后提前让人备了水,宫女们很快就把火浇灭了。如果只是见招拆招,还是太被动。曹皇后决定主动出击,她剪下自己的头发,交给准备出击的宦官侍从,承诺明天论功行赏,就以这些头发为信物。
等到宦官和侍卫们打出去,才发现只有四个乱兵。曹皇后这么一激励,大家壮了胆,四个乱兵被团灭。
危难关头,曹皇后大智大勇,指挥若定,保护了丈夫,保全了寝宫,平定了兵变,保卫了北宋政权。可是,这样的“女汉子”,这样的侠骨柔情,非但没有得到宋仁宗的夸奖,还差点被废掉。
大家闺秀
曹皇后是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
曹皇后坐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嫁给宋仁宗之前,她是结过婚的。可是,洞房花烛夜,新郎逃婚了,害得曹氏守了一宿空房。因此,这次婚姻名不副实。
据说,逃婚的新郎有婚姻恐惧症,不想结婚,当看到曹皇后的长相后,吓跑了。难道曹皇后很难看吗?
其实,曹皇后是大家闺秀。
她出身真定曹氏家族。这是北宋时期的高门大族。曹皇后的爷爷曹彬,是北宋开国元勋,驰骋疆场几十年,官至枢密使,追谥周武惠王,在北宋前期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
武将世家培养的女孩子,气质高贵,巾帼不让须眉,不爱红装爱武装。一般的新郎压不住。或许,这才是新郎逃婚的真正原因。
当然,这桩婚事没成,也成全了曹氏未来的更大发展。
明道二年(1033),皇后出缺,十八岁的曹氏奉诏入宫,被宋仁宗的养母杨太后看中。次年九月册立为皇后。
对于曹皇后来说,这是她人生中梦寐以求的一刻。
《宋人轶事汇编》记载,曹氏过寒食节,跟家人玩游戏。她扔出一文钱,那钱转着转着,最后立住不倒。她以为有如神助。不久,她就接到了入宫的喜报,憧憬着宫里的新生活。
对于宋仁宗来说,这仍然是一桩包办婚姻。他事先根本不了解曹皇后。只是因为杨太后和大臣们精挑细选后极力推荐,宋仁宗才只能接受。
跟她的前任郭皇后相比,曹皇后的优势太多了。册封诏书里说她“生于鼎族,教自公宫”“庆毓令淑,望蔼高华,而性禀柔闲,体含仁厚,援图史以自鉴,节环珮而有容”。简而言之,就是出身高贵,富有文采,品质端正,仪态大方。
曹皇后和宋仁宗有共同的文化志趣。这位新任皇后熟读经史,擅长飞白,生活节俭,宽容大度,处事谨慎。无论是气质,还是品行,都堪称宋仁宗的贤内助,母仪天下的楷模。
曹皇后的家人通情达理。哥哥曹琮公开表态:曹家虽然是外戚,但绝不胡作非为,违法乱纪。
优秀的原生家庭,培养了德才兼备的优秀女性。这样的姑娘,理应人见人爱。
如果非要挑毛病,大概就是长相一般。不过,宋仁宗是外貌协会会长,长相有可能一票否决。当然,宋仁宗不喜欢这位新皇后,还有别的原因。
——曹皇后是大臣们按照“当求德门,以正内治”的标准推荐的。这更像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以德为先。宋仁宗跟她没有感情基础,又不得不接受。
——废郭皇后这事引发诸多非议,宋仁宗心力交瘁,被搞怕了,对继任皇后心生距离感。
——宋仁宗曾看中一个陈姓姑娘。可是,陈姑娘的老爹是茶商出身,捐了个小官,出身不够高贵。宰相吕夷简等人坚决反对这个姑娘当皇后,搞得宋仁宗被迫放弃,心灰意冷,对群臣推荐的曹皇后也就缺乏好感了。
曹皇后很清楚这些。她没有像郭皇后那样争风吃醋,而是像个农妇,在宫里读书、种地、养蚕、采桑。对于嫔妃争宠,她也尽量隐忍克制,近乎道德自虐。
这么做,为的就是顾全大局,既不要让皇帝的后院起火,也保住自己的皇后头衔。毕竟,有郭皇后的前车之鉴,她不敢也不愿为了争宠去闹。
宋仁宗先后得过三个儿子,但都夭折。皇储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在大臣们的一再催促下,宋仁宗不得不从宗室里选拔皇储,将濮安懿王的儿子赵宗实接入宫中养育,最后将这个小侄子立为皇太子。
曹皇后膝下没有子嗣,就主动当起了这孩子的养母,这跟刘太后有几分相似。按照母以子贵的传统,这无疑让她的皇后大位牢不可破。
就这样,曹皇后稳坐皇后宝座二十八年,直至宋仁宗去世。有人挑战她,但没人取代她。
人生大考
庆历宫变,是曹皇后人生中的一次大考。
宋仁宗不敢相信,曹皇后沉着冷静,部署得当,像个三军统帅,派头不亚于刘太后。他甚至怀疑,这场兵变是曹皇后为了邀功而故意安排的。
他这么猜测,并非全无道理:曹皇后并不得宠,也没生个一儿半女。宋仁宗最宠爱的张美人,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出于自保,曹皇后有必要设计情境,展示才艺,刷存在感。
逻辑上能讲通,但没有实锤。因此,当宋仁宗有再次废后的念头时,大臣们极力反对。宰相梁适就说:“老百姓都不会轻易离两次婚,何况您是一国之主,岂能对婚姻如此草率,想离就离啊!”
既然找不到曹皇后的把柄,那么庆历宫变的幕后主使究竟是谁呢?有三个疑点,是需要关注的。
第一,兵变卫士全被灭口。参与宫变的四个卫士中,颜秀、郭逵、孙利三人当场被诛杀,王胜被抓,还没审就被处死了。从他们嘴里,是无法还原事情缘由和幕后主使了。
第二,追责不公,供词也被封存。出了事要追责,但怎么追责,大臣们争论了一上午。最终,宋仁宗采纳了枢密使夏竦的建议,领皇城司的官员都被流放,但兼任管勾皇城司的宦官头子杨怀敏,顶了“宿卫不谨”“不能生致(擒)”,以及涉嫌“灭奸人之口”三项罪名,却只落个免职,狱中供词也被封存。许多人怀疑,夏竦对杨怀敏有意偏袒,这才从轻发落。
第三,宦官是否与乱兵里应外合,不得而知。宫变波及寝宫时,派去查看情况的何承用对曹皇后说了谎。四个造反的卫士全被灭口,是不是故意掩饰什么?试想,如果宋仁宗和曹皇后轻信何承用所说,掉以轻心,没有关闭宫门,加强戒备,后果不堪设想。
为什么要杀人灭口、封存供词,直接答案是找不到了,但《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给出了些许蛛丝马迹:“后阁侍女有与黄衣卒乱者,事觉当诛,求哀于帝左右,帝欲赦之,后具衣冠见帝,固请诛之。帝曰:'痛杖之足以惩矣。’后不可,曰:'如此无以肃清禁庭。’帝命后坐,后立,请几移两辰,帝乃许之,遂诛于东园。”
这是几个月后发生的事。
曹皇后身边有个宫女,跟宫廷卫士发生了奸情。这种事在后宫并不稀罕,但触犯宫规,抓到就是死罪。曹皇后决定严格执行宫规,将涉事宫女处死。宫女为了保命,赶紧去找宋仁宗身边人求情。
这个身边人是谁?有文献说是张美人。宋仁宗准备赦免这个宫女。曹皇后获悉后,非但没有大事化小,反而凤冠霞帔,穿戴整齐,正式觐见宋仁宗,请求按宫规处死这位宫女。
宋仁宗说:“算了,用棍子揍她一顿就够了。”曹皇后不同意,还讲了理由:“不这样做,就无法肃清掖庭的坏人。”
看曹皇后脾气很大,宋仁宗撇撇嘴,先让她坐下。曹皇后坚决不坐,站着继续讲。如此对峙良久,宋仁宗才不得不接受了曹皇后的提议,按宫规处死了这位宫女。
曹皇后为何要对这位宫女不依不饶呢?
要知道,她是个隐忍温和的女人,没必要跟一个宫女过不去。问题就出在她说的这句话上:“如此无以肃清禁庭。”
俞正燮在《癸巳类稿》中认为:“颜秀事盖奸淫,故终密之。”结合曹皇后处死宫女这事,其中的奥妙呼之欲出:庆历宫变草草处治,四个卫士全被灭口,很可能是怕宫里不雅之事散播出去,有辱皇家威仪。
换句话说,这四个卫士很可能跟宫女勾勾搭搭,败露后害怕问罪,从而走上了造反的绝路。毕竟,卫士和宫女私通是死罪。
从垂帘到退休
嘉祐八年(1063)三月,宋仁宗死在了后宫,那是曹皇后的地盘。她“自虐”几十年,终于看到了熬出头的希望。
宋仁宗去世当晚,曹皇后下令紧闭宫门,秘不发丧,继续维持给宋仁宗“三更令进粥,四更再召医,又使人守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的节奏。直至天亮,才召见重臣,宣布宋仁宗的死讯。随后,皇太子赵曙入宫登基并服丧,这就是宋英宗。
这一连串安排,再次展示了曹皇后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的统帅气质,确保了皇权平稳交接。她也顺理成章地升格为皇太后。
遗憾的是,宋英宗从当皇帝那一刻起,他就很及时地病倒了,没法办公。而宋仁宗的弟弟赵允弼摆出皇叔的架子,对这位病恹恹的新皇帝不服不拜。
眼看内讧将起,必须有人出面,稳住政局。这个人,非曹太后莫属。韩琦等重臣商议之后,奏请宋英宗点头,搬出了曹太后,“请权同处分军国事,御内东门小殿听政”(《宋史·后妃传上》)。于是,曹太后就成了北宋第二位临朝听政的皇太后。
许多大臣担心,曹太后会成为第二个刘太后,而曹太后的政治才能不亚于当年的刘太后。于是,谏官司马光率先发难,甩出一道限制垂帘特权的奏章,画了两条红线:
其一,用人必须“近贤臣远小人”。
他认为:“大臣忠厚如王曾,清纯如张知白,刚正如鲁宗道,质直如薛奎者,当信用之。猥鄙如马季良、谗馅如罗崇勋者,当疏远之。”(《宋史·司马光传》)这就意味着,曹太后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必须按照这个建议名单来,否则就会扣上“远贤臣近小人”的帽子。
其二,正确处理曹家和赵家的关系。
他认为:“妇人内夫家而外父母家,况后妃与国同体,休戚如一。若赵氏安,则百姓皆安,况于曹氏,必世世长享富贵明矣。赵氏不安,则百姓涂地,曹氏虽欲独安,其可得乎。”(《续资治通鉴》)这意味着,曹太后作为赵家的媳妇,已跟赵家深度捆绑。赵家好,曹家才会好;赵家好不了,曹家也别想好。言外之意,曹太后只能辅佐宋英宗,别去做女皇梦。
司马光的态度,代表了大臣们的主流意见。曹太后心领神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她的临朝听政,不专断、不偏袒。拿不准的问题,会放权给重臣们集体研究,自己乐得超脱;严格管束外戚和身边亲信,只要有违纪行为,一律公正处治。
这一切,都离不开曹太后超强的工作能力。她记性好,每天几十份奏报的内容一清二楚;她文史底子厚,批奏章都会引经据典,用经史里的治国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
曹太后洁身自谦,用权适度,跟大臣们良性互动,从而深得人心。一年后,宋英宗病体康复,曹太后失去了继续垂帘的借口。在韩琦等大臣的操作下,曹太后只得被迫撤帘,退居二线。
曹太后和宋英宗母子,原本为了皇权归属问题产生了分歧,由于曹太后的适时撤帘而迅速消散。尽管宋英宗随后掀起的“濮议”,把朝堂气氛搞得争执不断,但母慈子孝的状态没有逆转。
宋英宗是个固执的皇帝,经常让曹太后不舒服。不过,他身体底子差,寿命短,输给了曹太后。他的儿子赵顼继位,这就是宋神宗。按照礼法,曹太后晋升为太皇太后,宋英宗的皇后高氏晋升为皇太后。
跟宋英宗不同,十九岁登基的宋神宗讲究孝道,对两位太后照顾有加。尤其是在太皇太后面前,他把自己当成大孙子,哄着老太太开心。
宋神宗是北宋皇帝里的奇葩。他以汉武帝、唐太宗为榜样,期待变法改革,富国强兵,有朝一日收复幽云十六州。为此,他重用王安石推行变法。
变法轰轰烈烈,太皇太后倒是很冷静。
她欣赏王安石的才干,但觉得他推行变法,树敌太多,应当外放地方,避避风头。可是,宋神宗正在变法的兴头上,没有同意。
她听说宋神宗对变法成绩沾沾自喜,动起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念头,想建盖世功业,便语重心长地说:“兹事体大!万一失败,必将刀兵四起,生灵涂炭。况且,幽云十六州如能轻易收复,太祖和太宗早就办到了,何必等到今天!”
宋神宗听罢,如梦方醒,收复幽云的事再也不提了。
苏轼是北宋著名词人,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因为写诗犯了法,被关在御史台的监狱里,很可能判死刑。
《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数千乌鸦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这是北宋时期最大的文字狱案。
太皇太后听说后,立即找宋神宗求情。她说:“我还记得,当年仁宗皇帝殿试录取苏轼兄弟时,喜出望外地说:'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日听说苏轼因写诗被捕入狱,莫非遭仇人诬枉?在诗歌中寻章摘句找错,即便有错也很轻微!我已病入膏肓,不能再因冤枉好人、滥加罪名,伤了天地之气!苏轼此案,'宜熟察之’。”
宋神宗听罢,潸然泪下。苏轼终免一死,贬官流放。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
太皇太后救了苏轼,改变了中国文化史的历史轨迹。
元丰二年(1079)冬,太皇太后病薨,享年六十四岁。结束了她早年平淡、中年郁闷、晚年辉煌的传奇人生。
在北宋历史上,皇后的谥号一般只有两个字,能享受四个字谥号的皇后寥寥无几,曹太皇太后是其中之一,谥号是“慈圣光献”。
番外篇:曹国舅的来历
曹皇后有个弟弟,名叫曹佾,外号“曹国舅”。后来,民间传说把他演绎成“八仙”之一。不过,在北宋时代,当国舅并不轻松。
国舅隶属于外戚。外戚专权,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因而,外戚身份是皇帝既倚重又忌惮的角色。曹皇后深知这一点,为曹佾画了三条红线,尽量减少他在朝中的存在感:
——姐弟之间少接触。曹皇后即便贵为太皇太后,除了接受曹佾常规的问安和奏事外,姐弟俩基本不打照面,哪怕是在宫里一起吃顿家宴。
——对同僚守口如瓶。国舅的身份,让曹佾平步青云。宋神宗将其视为政务顾问,经常咨询问题。上班时间,他跟皇帝该谈什么谈什么;下班以后,说啥都不谈公务。
——对皇帝低调再低调。曹太皇太后去世,曹佾依规服丧。随后,奏请回乡养老。宋神宗执意挽留,还在首都开封城南给他修了个豪华别墅,把惠民河的河水引入别墅水系。曹佾婉拒了,这样的福分他觉得太夸张,不敢享用。
正是曹皇后的严格管束,使曹佾俨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质男士,《宋史·外戚传》里说他“性和易,美仪度,通音律,善弈射,喜为诗”,集好脾气、好皮囊、好技艺、好文化底蕴于一身。
跟许多皇亲国戚的子弟一样,曹佾的仕途从右班殿直起步,在禁军做到殿前都虞侯,而后“转业”到地方当知州,最后调回中央,做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景灵宫使,封济阳郡王。对于皇族以外的贵族,能做到这个份儿上,应该算是精英里的极品了。
曹佾先后陪伴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任皇帝,一直官居高位,备受尊崇,成了货真价实的“四朝元老”。去世后还赐太师头衔,追封沂王。
一辈子与世无争,这就是曹佾。在他身上,似乎仍有曹皇后恬淡沉稳的影子。
【摘自:《宋仁宗时代的大人物》唐博/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