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皇后:孤独的“三朝老娘”

宫廷剧里,宫斗戏比重很大。夜晚的后宫虽然看似平静,但每个嫔妃的内心并不平静。尤其是母仪天下的六宫之主,更是众矢之的。

她当了三十年皇后,各方面条件都完美,但宋仁宗并不喜欢。她没有生育一儿半女,还要忍受夫君的猜忌和贵妃的争宠。个中滋味,苦乐自知。她当了四年皇太后,垂帘听政,书写了北宋女主干政的另一段传奇。

与刘娥的经历类似,她辅佐的皇帝也不是亲生的。不同的是,她甘愿当“临时工”,随时准备撤帘,这让她在正史中的风评优于刘娥。

她当了十二年太皇太后,含饴弄孙的同时,还在关注着政局变化,特别是对王安石变法,她有更加中肯的意见。

这就是曹皇后,一个孤独但又非同寻常的“三朝老娘”。

庆历宫变

庆历八年(1048)闰正月夜晚,一场莫名其妙的兵变,打破了皇宫的宁静。

关于这场兵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是夕,崇政殿亲从官颜秀、郭逵、王胜、孙利等四人谋为变,杀军校,劫兵仗,登延和殿屋,入至禁中,焚宫帘,斫伤内人臂。其三人为宿卫兵所诛,王胜走匿宫城北楼,经日乃得,而捕者即支分之,卒不知其始所谋。”

发动兵变的只有四个亲从官,相当于大内侍卫。他们趁着夜色,砍杀守卫皇宫的军人,抢夺武器装备,穿房越舍,冲入后宫禁地,点着了后宫的帘子,还砍伤了宫女的胳膊。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直奔皇帝寝宫。

宋仁宗睡眼惺忪中,听见外面嘈杂,连忙起身,想出去看看情况。同在寝宫的曹皇后立即制止,为了确保安全,决定关闭宫门,拦住皇帝。接着,她招呼都知王守忠带兵救驾。

宫门外,乱兵乱杀乱砍,喊叫声传入皇帝寝宫。曹皇后让宦官去看看发生了什么,宦官何承用居然报告说是奶妈在责打小宫女。曹皇后听罢,根本不信,厉声申斥:“乱兵就在附近杀人,你们竟然还敢胡说?”

乱兵攻不进来,索性趁夜放火。曹皇后提前让人备了水,宫女们很快就把火浇灭了。如果只是见招拆招,还是太被动。曹皇后决定主动出击,她剪下自己的头发,交给准备出击的宦官侍从,承诺明天论功行赏,就以这些头发为信物。

等到宦官和侍卫们打出去,才发现只有四个乱兵。曹皇后这么一激励,大家壮了胆,四个乱兵被团灭。

危难关头,曹皇后大智大勇,指挥若定,保护了丈夫,保全了寝宫,平定了兵变,保卫了北宋政权。可是,这样的“女汉子”,这样的侠骨柔情,非但没有得到宋仁宗的夸奖,还差点被废掉。

大家闺秀

曹皇后是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

曹皇后坐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嫁给宋仁宗之前,她是结过婚的。可是,洞房花烛夜,新郎逃婚了,害得曹氏守了一宿空房。因此,这次婚姻名不副实。

据说,逃婚的新郎有婚姻恐惧症,不想结婚,当看到曹皇后的长相后,吓跑了。难道曹皇后很难看吗?

其实,曹皇后是大家闺秀。

她出身真定曹氏家族。这是北宋时期的高门大族。曹皇后的爷爷曹彬,是北宋开国元勋,驰骋疆场几十年,官至枢密使,追谥周武惠王,在北宋前期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

武将世家培养的女孩子,气质高贵,巾帼不让须眉,不爱红装爱武装。一般的新郎压不住。或许,这才是新郎逃婚的真正原因。

当然,这桩婚事没成,也成全了曹氏未来的更大发展。

明道二年(1033),皇后出缺,十八岁的曹氏奉诏入宫,被宋仁宗的养母杨太后看中。次年九月册立为皇后。

对于曹皇后来说,这是她人生中梦寐以求的一刻。

《宋人轶事汇编》记载,曹氏过寒食节,跟家人玩游戏。她扔出一文钱,那钱转着转着,最后立住不倒。她以为有如神助。不久,她就接到了入宫的喜报,憧憬着宫里的新生活。

对于宋仁宗来说,这仍然是一桩包办婚姻。他事先根本不了解曹皇后。只是因为杨太后和大臣们精挑细选后极力推荐,宋仁宗才只能接受。

跟她的前任郭皇后相比,曹皇后的优势太多了。册封诏书里说她“生于鼎族,教自公宫”“庆毓令淑,望蔼高华,而性禀柔闲,体含仁厚,援图史以自鉴,节环珮而有容”。简而言之,就是出身高贵,富有文采,品质端正,仪态大方。

曹皇后和宋仁宗有共同的文化志趣。这位新任皇后熟读经史,擅长飞白,生活节俭,宽容大度,处事谨慎。无论是气质,还是品行,都堪称宋仁宗的贤内助,母仪天下的楷模。

曹皇后的家人通情达理。哥哥曹琮公开表态:曹家虽然是外戚,但绝不胡作非为,违法乱纪。

优秀的原生家庭,培养了德才兼备的优秀女性。这样的姑娘,理应人见人爱。

如果非要挑毛病,大概就是长相一般。不过,宋仁宗是外貌协会会长,长相有可能一票否决。当然,宋仁宗不喜欢这位新皇后,还有别的原因。

——曹皇后是大臣们按照“当求德门,以正内治”的标准推荐的。这更像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以德为先。宋仁宗跟她没有感情基础,又不得不接受。

——废郭皇后这事引发诸多非议,宋仁宗心力交瘁,被搞怕了,对继任皇后心生距离感。

——宋仁宗曾看中一个陈姓姑娘。可是,陈姑娘的老爹是茶商出身,捐了个小官,出身不够高贵。宰相吕夷简等人坚决反对这个姑娘当皇后,搞得宋仁宗被迫放弃,心灰意冷,对群臣推荐的曹皇后也就缺乏好感了。

曹皇后很清楚这些。她没有像郭皇后那样争风吃醋,而是像个农妇,在宫里读书、种地、养蚕、采桑。对于嫔妃争宠,她也尽量隐忍克制,近乎道德自虐。

这么做,为的就是顾全大局,既不要让皇帝的后院起火,也保住自己的皇后头衔。毕竟,有郭皇后的前车之鉴,她不敢也不愿为了争宠去闹。

宋仁宗先后得过三个儿子,但都夭折。皇储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宋王朝的长治久安。在大臣们的一再催促下,宋仁宗不得不从宗室里选拔皇储,将濮安懿王的儿子赵宗实接入宫中养育,最后将这个小侄子立为皇太子。

曹皇后膝下没有子嗣,就主动当起了这孩子的养母,这跟刘太后有几分相似。按照母以子贵的传统,这无疑让她的皇后大位牢不可破。

就这样,曹皇后稳坐皇后宝座二十八年,直至宋仁宗去世。有人挑战她,但没人取代她。

人生大考

庆历宫变,是曹皇后人生中的一次大考。

宋仁宗不敢相信,曹皇后沉着冷静,部署得当,像个三军统帅,派头不亚于刘太后。他甚至怀疑,这场兵变是曹皇后为了邀功而故意安排的。

他这么猜测,并非全无道理:曹皇后并不得宠,也没生个一儿半女。宋仁宗最宠爱的张美人,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出于自保,曹皇后有必要设计情境,展示才艺,刷存在感。

逻辑上能讲通,但没有实锤。因此,当宋仁宗有再次废后的念头时,大臣们极力反对。宰相梁适就说:“老百姓都不会轻易离两次婚,何况您是一国之主,岂能对婚姻如此草率,想离就离啊!”

既然找不到曹皇后的把柄,那么庆历宫变的幕后主使究竟是谁呢?有三个疑点,是需要关注的。

第一,兵变卫士全被灭口。参与宫变的四个卫士中,颜秀、郭逵、孙利三人当场被诛杀,王胜被抓,还没审就被处死了。从他们嘴里,是无法还原事情缘由和幕后主使了。

第二,追责不公,供词也被封存。出了事要追责,但怎么追责,大臣们争论了一上午。最终,宋仁宗采纳了枢密使夏竦的建议,领皇城司的官员都被流放,但兼任管勾皇城司的宦官头子杨怀敏,顶了“宿卫不谨”“不能生致(擒)”,以及涉嫌“灭奸人之口”三项罪名,却只落个免职,狱中供词也被封存。许多人怀疑,夏竦对杨怀敏有意偏袒,这才从轻发落。

第三,宦官是否与乱兵里应外合,不得而知。宫变波及寝宫时,派去查看情况的何承用对曹皇后说了谎。四个造反的卫士全被灭口,是不是故意掩饰什么?试想,如果宋仁宗和曹皇后轻信何承用所说,掉以轻心,没有关闭宫门,加强戒备,后果不堪设想。

为什么要杀人灭口、封存供词,直接答案是找不到了,但《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给出了些许蛛丝马迹:“后阁侍女有与黄衣卒乱者,事觉当诛,求哀于帝左右,帝欲赦之,后具衣冠见帝,固请诛之。帝曰:'痛杖之足以惩矣。’后不可,曰:'如此无以肃清禁庭。’帝命后坐,后立,请几移两辰,帝乃许之,遂诛于东园。”

这是几个月后发生的事。

曹皇后身边有个宫女,跟宫廷卫士发生了奸情。这种事在后宫并不稀罕,但触犯宫规,抓到就是死罪。曹皇后决定严格执行宫规,将涉事宫女处死。宫女为了保命,赶紧去找宋仁宗身边人求情。

这个身边人是谁?有文献说是张美人。宋仁宗准备赦免这个宫女。曹皇后获悉后,非但没有大事化小,反而凤冠霞帔,穿戴整齐,正式觐见宋仁宗,请求按宫规处死这位宫女。

宋仁宗说:“算了,用棍子揍她一顿就够了。”曹皇后不同意,还讲了理由:“不这样做,就无法肃清掖庭的坏人。”

看曹皇后脾气很大,宋仁宗撇撇嘴,先让她坐下。曹皇后坚决不坐,站着继续讲。如此对峙良久,宋仁宗才不得不接受了曹皇后的提议,按宫规处死了这位宫女。

曹皇后为何要对这位宫女不依不饶呢?

要知道,她是个隐忍温和的女人,没必要跟一个宫女过不去。问题就出在她说的这句话上:“如此无以肃清禁庭。”

俞正燮在《癸巳类稿》中认为:“颜秀事盖奸淫,故终密之。”结合曹皇后处死宫女这事,其中的奥妙呼之欲出:庆历宫变草草处治,四个卫士全被灭口,很可能是怕宫里不雅之事散播出去,有辱皇家威仪。

换句话说,这四个卫士很可能跟宫女勾勾搭搭,败露后害怕问罪,从而走上了造反的绝路。毕竟,卫士和宫女私通是死罪。

从垂帘到退休

嘉祐八年(1063)三月,宋仁宗死在了后宫,那是曹皇后的地盘。她“自虐”几十年,终于看到了熬出头的希望。

宋仁宗去世当晚,曹皇后下令紧闭宫门,秘不发丧,继续维持给宋仁宗“三更令进粥,四更再召医,又使人守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的节奏。直至天亮,才召见重臣,宣布宋仁宗的死讯。随后,皇太子赵曙入宫登基并服丧,这就是宋英宗。

这一连串安排,再次展示了曹皇后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的统帅气质,确保了皇权平稳交接。她也顺理成章地升格为皇太后。

遗憾的是,宋英宗从当皇帝那一刻起,他就很及时地病倒了,没法办公。而宋仁宗的弟弟赵允弼摆出皇叔的架子,对这位病恹恹的新皇帝不服不拜。

眼看内讧将起,必须有人出面,稳住政局。这个人,非曹太后莫属。韩琦等重臣商议之后,奏请宋英宗点头,搬出了曹太后,“请权同处分军国事,御内东门小殿听政”(《宋史·后妃传上》)。于是,曹太后就成了北宋第二位临朝听政的皇太后。

许多大臣担心,曹太后会成为第二个刘太后,而曹太后的政治才能不亚于当年的刘太后。于是,谏官司马光率先发难,甩出一道限制垂帘特权的奏章,画了两条红线:

其一,用人必须“近贤臣远小人”。

他认为:“大臣忠厚如王曾,清纯如张知白,刚正如鲁宗道,质直如薛奎者,当信用之。猥鄙如马季良、谗馅如罗崇勋者,当疏远之。”(《宋史·司马光传》)这就意味着,曹太后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必须按照这个建议名单来,否则就会扣上“远贤臣近小人”的帽子。

其二,正确处理曹家和赵家的关系。

他认为:“妇人内夫家而外父母家,况后妃与国同体,休戚如一。若赵氏安,则百姓皆安,况于曹氏,必世世长享富贵明矣。赵氏不安,则百姓涂地,曹氏虽欲独安,其可得乎。”(《续资治通鉴》)这意味着,曹太后作为赵家的媳妇,已跟赵家深度捆绑。赵家好,曹家才会好;赵家好不了,曹家也别想好。言外之意,曹太后只能辅佐宋英宗,别去做女皇梦。

司马光的态度,代表了大臣们的主流意见。曹太后心领神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她的临朝听政,不专断、不偏袒。拿不准的问题,会放权给重臣们集体研究,自己乐得超脱;严格管束外戚和身边亲信,只要有违纪行为,一律公正处治。

这一切,都离不开曹太后超强的工作能力。她记性好,每天几十份奏报的内容一清二楚;她文史底子厚,批奏章都会引经据典,用经史里的治国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

曹太后洁身自谦,用权适度,跟大臣们良性互动,从而深得人心。一年后,宋英宗病体康复,曹太后失去了继续垂帘的借口。在韩琦等大臣的操作下,曹太后只得被迫撤帘,退居二线。

曹太后和宋英宗母子,原本为了皇权归属问题产生了分歧,由于曹太后的适时撤帘而迅速消散。尽管宋英宗随后掀起的“濮议”,把朝堂气氛搞得争执不断,但母慈子孝的状态没有逆转。

宋英宗是个固执的皇帝,经常让曹太后不舒服。不过,他身体底子差,寿命短,输给了曹太后。他的儿子赵顼继位,这就是宋神宗。按照礼法,曹太后晋升为太皇太后,宋英宗的皇后高氏晋升为皇太后。

跟宋英宗不同,十九岁登基的宋神宗讲究孝道,对两位太后照顾有加。尤其是在太皇太后面前,他把自己当成大孙子,哄着老太太开心。

宋神宗是北宋皇帝里的奇葩。他以汉武帝、唐太宗为榜样,期待变法改革,富国强兵,有朝一日收复幽云十六州。为此,他重用王安石推行变法。

变法轰轰烈烈,太皇太后倒是很冷静。

她欣赏王安石的才干,但觉得他推行变法,树敌太多,应当外放地方,避避风头。可是,宋神宗正在变法的兴头上,没有同意。

她听说宋神宗对变法成绩沾沾自喜,动起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念头,想建盖世功业,便语重心长地说:“兹事体大!万一失败,必将刀兵四起,生灵涂炭。况且,幽云十六州如能轻易收复,太祖和太宗早就办到了,何必等到今天!”

宋神宗听罢,如梦方醒,收复幽云的事再也不提了。

苏轼是北宋著名词人,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因为写诗犯了法,被关在御史台的监狱里,很可能判死刑。

《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数千乌鸦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这是北宋时期最大的文字狱案。

太皇太后听说后,立即找宋神宗求情。她说:“我还记得,当年仁宗皇帝殿试录取苏轼兄弟时,喜出望外地说:'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日听说苏轼因写诗被捕入狱,莫非遭仇人诬枉?在诗歌中寻章摘句找错,即便有错也很轻微!我已病入膏肓,不能再因冤枉好人、滥加罪名,伤了天地之气!苏轼此案,'宜熟察之’。”

宋神宗听罢,潸然泪下。苏轼终免一死,贬官流放。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此销结。

太皇太后救了苏轼,改变了中国文化史的历史轨迹。

元丰二年(1079)冬,太皇太后病薨,享年六十四岁。结束了她早年平淡、中年郁闷、晚年辉煌的传奇人生。

在北宋历史上,皇后的谥号一般只有两个字,能享受四个字谥号的皇后寥寥无几,曹太皇太后是其中之一,谥号是“慈圣光献”。

番外篇:曹国舅的来历

曹皇后有个弟弟,名叫曹佾,外号“曹国舅”。后来,民间传说把他演绎成“八仙”之一。不过,在北宋时代,当国舅并不轻松。

国舅隶属于外戚。外戚专权,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因而,外戚身份是皇帝既倚重又忌惮的角色。曹皇后深知这一点,为曹佾画了三条红线,尽量减少他在朝中的存在感:

——姐弟之间少接触。曹皇后即便贵为太皇太后,除了接受曹佾常规的问安和奏事外,姐弟俩基本不打照面,哪怕是在宫里一起吃顿家宴。

——对同僚守口如瓶。国舅的身份,让曹佾平步青云。宋神宗将其视为政务顾问,经常咨询问题。上班时间,他跟皇帝该谈什么谈什么;下班以后,说啥都不谈公务。

——对皇帝低调再低调。曹太皇太后去世,曹佾依规服丧。随后,奏请回乡养老。宋神宗执意挽留,还在首都开封城南给他修了个豪华别墅,把惠民河的河水引入别墅水系。曹佾婉拒了,这样的福分他觉得太夸张,不敢享用。

正是曹皇后的严格管束,使曹佾俨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质男士,《宋史·外戚传》里说他“性和易,美仪度,通音律,善弈射,喜为诗”,集好脾气、好皮囊、好技艺、好文化底蕴于一身。

跟许多皇亲国戚的子弟一样,曹佾的仕途从右班殿直起步,在禁军做到殿前都虞侯,而后“转业”到地方当知州,最后调回中央,做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景灵宫使,封济阳郡王。对于皇族以外的贵族,能做到这个份儿上,应该算是精英里的极品了。

曹佾先后陪伴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任皇帝,一直官居高位,备受尊崇,成了货真价实的“四朝元老”。去世后还赐太师头衔,追封沂王。

一辈子与世无争,这就是曹佾。在他身上,似乎仍有曹皇后恬淡沉稳的影子。

【摘自:《宋仁宗时代的大人物》唐博/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0)

相关推荐

  • 宋代女性地位高(2)

    接上回. 这时的曹皇后还只是皇后.她用庆历八年正月花灯节那晚的坚决果敢,既证明了自己,更护佑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恭俭仁恕"著称的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是宋朝在位最长的皇帝,< ...

  • 一代贤后刘娥

    一代贤后刘娥 文/王天成 长期以来,小说所写.戏剧所演.民间传说的宋朝"狸猫换太子",把皇后刘娥说成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她是这样吗?让我们从头说起. 刘娥出身贫苦,15岁从四川来 ...

  • 《清平乐》中曹皇后:出生名门,危急关头平定宫廷叛乱

    最近<清平乐>开播,小佛也是一直追,看到曹家女对宋仁宗一见倾心,心中就在想,这女子该不会要嫁给皇帝吧?没想到,虽然已经有过婚姻的曹氏女还真就成了皇后. 皇后不是宋仁宗选的,宋仁宗在大婚当夜 ...

  • 两次垂帘,“女中尧舜” 的高皇后

    宋英宗赵曙只当了四年皇帝,史载他的后妃只有高皇后一人. 高皇后,亳州蒙城(今安徽蒙城)人.母亲曹氏,是宋仁宗曹皇后的胞姐,所以高女从小多数时间跟随姨母,生活在皇宫.当时,赵曙尚未改名,叫赵宗实,归由曹 ...

  • 宋代的女性地位高(1)

    ----千古才女李清照之李清照是怎样炼成的?(6) 今天的人们可能普遍认为唐朝是女性地位最高.最为自由开放的时代.其实两宋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开放.世俗.尚文.理性的国家政策和社会风气推动了两宋时 ...

  • 《全史宫词》和宋代历史(六)

    圣祖曾闻下界来,依稀鸾仗九霄排. 尊崇敬仿立元例,四海同颁金宝牌. 根据南宋赵昇<朝野类要>记载,宋真宗赵恒尊崇九天司命天尊为"圣祖天尊大帝",应该是仿照唐代尊崇老君的 ...

  • 清平乐:北宋小彩旗张妼晗上线,三点理由预示着她会比曹皇后受宠

    正午阳光出品,王凯和江疏影领衔出演的<清平乐>播出后,收获了不少好评.随着太后刘娥的下线,宋仁宗开始独立管理朝政大事.与此同时,他的感情线也开始丰富起来. 青梅竹马的苗心禾,一见倾心的陈熙 ...

  • 《清平乐》中的曹皇后不受宠,为何却没有被宋仁宗废掉?

    喜欢追剧的姑娘们,应该多多少少都有看过<清平乐>这一部电视剧吧,应该有很多女孩子都在为温柔至极的怀吉与可爱公主徽柔没能在一起而感到神伤吧.作为一个追剧女孩,对于剧中人物故事的发展,我也很是 ...

  • 第2580《奉天文刊:古韵新风》作者:曹广平 诗词三首

    作者简介 曹广平     河北省武安市矿山镇人,现供职于北京市昌平区中国航空博物馆.系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采风学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会员,邯郸小小说艺委会理事,武安市作家协会理事,武安市民间文 ...

  • 害死贾迎春的孙绍祖下场如何?看懂曹公留下的三点线索就能明白!

    贾迎春,堂堂贾府二小姐,长房贾赦之女,一向金贵的很.然而,这样的豪门千金,在嫁给孙嫁一年后,却被折磨而死了:迎春此人虽性格懦弱,但她如此的下场,诚然让人伤感不已,同时,对于孙绍祖如此残暴的行为,相信朋 ...

  • 曹春雁/穿越三十年浪漫(散文)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穿越三十年浪漫 曹春雁 今年是父亲和母亲结婚三十周年,我一直在想送他们什么结婚纪念礼物,父母也觉得应该庆祝一下了,都最后我想到了让他们去拍一套婚纱照,父母也同意 ...

  • 种芹人曹霑画册第三幅:《残荷》暗指宝黛无缘与香菱惨死

    作者:张惠 第三幅绘残荷.钤2方印:□曹.周□.附题楷书诗句,唐代诗人赵嘏的<长安晚秋>:红衣落尽渚莲愁.后有落款"岁乾隆辛巳夏日客京华旅次,歇尊者拈句". 第三幅&l ...

  • 隋亡唐兴七十年|卷二•第四章3.独孤皇后孤独先行「爱重情真」

    隋唐两朝的两对帝王父子 --有关从杨坚到李世民的历史阅读 卷二·开皇.武德末年纪事 |第四章·殊途同归:两位高祖的夕阳晚景 |独孤皇后 孤独先行 还记得前边说过的隋文帝难耐寂寞偶尔花心的事件吗? 那大 ...

  • 叶落归根 /曹安宁(外三首)

    第一首:叶落归根 候鸟衔着枝丫 飞翔盘旋的时候 那远方的游子 也该从时代的浪潮中归来 遥遥数载 又岂是白驹过隙 风雨中穿梭的人们 耗尽沸腾的血水 功名里蜕化的情感 早已沦陷深潭 亘古不变的真理 总少不 ...

  • 江疏影&王楚然-《清平乐》:张妼晗与曹皇后,两种女人的爱情与人生

    电视剧<清平乐>中,王楚然饰演的张妼晗与江疏影饰演的皇后曹丹姝,是截然相反的两种女人. 一个娇俏任性,一个知书达理. 一个让人又爱又恨,一个让人爱不上也恨不来. 一个是磨人的小妖精,一个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