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与鲜花的同构
为什么经常看到一些图片把美女与鲜花并置?
主要还是基于一种“相似性联想”。
我们习惯于这种归类原则:
总是把美丑分开,美女与鲜花在心灵同构。
后现代哲学家福柯在《词与物》中
提到了近代以来欧洲思想史三种类型的“思想型”,其中第一个就是“相似型”…
第一是“标志临近位置的适合”
也即空间临近位置的相似,当然这类位置由是我们“美的理念”的设定…美女与鲜花并置即是;
第二是“以映像和镜子为特征的仿效”。
这是一种“不受位置束缚的契合”,能够将距离甚远的东西通过相互仿效关联起来。你看,女人与鲜花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高级动物,后者是植物,但是都给于“美感”而被关联起来;
第三是“类比”。
这种类比,不是比对者之间可见的相似性,而是其中“较为微妙关系”的相似性。这个“微妙关系”就是鲜花,美女对审美主体产生“愉悦感”,谁看到都会赏心悦目;
第四是“交感”。
就是在事物没有“确定的路径和关系”情况下发生的相互感应。植物的根伸向水源,向日葵围绕太阳转。我们欣赏美女的面容,美女也希望我们多看她几眼…
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待事物是“相似性”的眼光,所谓“像……一样”,就是把不像的置换为“像”。
你的眼光是什么样子,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