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乍浦路(上)

乍浦路南北走向,南起北苏州路,北至武进路。长1038米,宽8~19米。清同治三年至光绪三十年(1864~1904年)分段辟筑,以浙江乍浦命名。

作为上海的一撇一捺,黄浦江与苏州河诠释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一个纸醉金迷、光芒万丈;一个则是芳华人烟,低调温情,只是在苏州河口藏着全国第一家饭店浦江。而今,北苏州路乍浦路交汇处上——新古典主义建筑与上海老红楼的合体,2018年1月魔都奢华酒店的开篇巨作属于宝丽嘉!这是全球第二家Bellagio,

这座上海苏宁宝丽嘉酒店外观独特,有人称之为装饰艺术派建筑。而与新楼合体的一栋五层历史老红楼则是源于上世纪20年代,WATG用极短的连廊相接,寓意“古今交融”,而老红楼如今为上海苏宁宝丽嘉酒店的中餐厅嘉府壹号。

酒店正门入口的狮子由上千片形状各异的银色不锈钢片组成,每一个几何面的大小和分布都经过精密设计,一来是致敬MGM的吉祥物狮子,二来是致敬Bellagio Las Vegas。白天它是低调的,入夜后,藏于狮身体内的数百个微型喷头+上千个LED灯光装置,便会随着背景音乐变换,呈现各种不同的声光效果,音乐、灯光、喷泉。

没有黄浦江的显赫华丽,苏州河曾是无数闯荡上海滩的先民安居地,弄堂里的立锥之所,将上世纪奋斗史演绎得尤其真实。

临街东侧,大规模的拆迁,这里是天武小区、联安里。

透过正在拆迁的房屋,可以望见浦东的大厦,那里是全球最美的城市天际线。

周围都是新盖的高楼,与低矮的旧屋形成鲜明的对比。想必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也要竖起林立的大厦了。

走近拆毁的房屋,是老式的“石库门”。

剩下一些没有被拆的房屋,还有人在此居住。

在小区的斜对面,曾经是海宁路第一小学的一个分部,变成了房屋征收的办公场所。

在海宁路一小北侧,有一条“蟠龙街”,其实就是一个很短的弄堂。

弄堂南侧是“浦西小区”,两层;北侧是“浦西公寓”,九层。这两栋建筑都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蟠龙街1--13号的浦西小区,为毗连式双层公寓,砖木结构,1920年建造。

北立面粗石饰面,底层半圆形券窗。

二层阳台有装饰性细柱长廊,卷涡花饰铁栏杆。

入口两边饰爱奥尼柱,门楣饰三角形山墙花。

浦西公寓,原名披亚斯公寓,位于蟠龙街26号、乍浦路199-215号、塘沽路411-429号。为现代派风格特征的折衷主义集合公寓。建筑形体简洁,立面构图规整,纵向三段式构图,中部为清水红砖外墙。顶部曾加盖两层。

底部入口、水平腰线及阳台的栏杆和牛腿装饰为古典式装饰。

走进入口,是一条通道,类似于“过街楼”,从两旁挂满的信箱看,楼里可不只“七十二家房客”。

走过入口,四周楼房合围,如同进入了一个方箱。

除上面几层楼能见到阳光外,大部分楼层的过道则终日难得见到太阳。

该公寓平面形式呈“口”字型,在院中仰望,一如“坐井观天”。

院中有四座楼梯供住户上下。

每层楼所有的走廊过道,都在院内一侧。楼道十分狭窄,两人对过须侧身而行。

站在四楼过道,看对面建筑,更能感觉这房子建筑形体简洁,立面构图规整。

院中西北侧底层还有一条出入通道。来到公寓西侧,阳台上、窗台上伸出密密麻麻的晾衣竿,蔚为壮观。

上世纪80年代末,乍浦路还是一条被石库门民居包围着的小路,当时,有一两家居民率先破墙开饮食店。谁料想得到,这一两家小饮食店把乍浦路带进了城市地标的境界。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乍浦路美食街店家已经过百,而且店面装潢考究起来。店招林立的乍浦路。

“大军舰”旁泊着“小舢板”。“大军舰”就是王朝之类的酒楼大哥大,挑高五六层,卖的是生鲜海鲜,“小舢板”就是一开间的小门店,看看店招,都是“兰州拉面”、“东北饺子”和“桂林米粉”。在乍浦路进餐,丰俭由人,此言不虚。

在上海,能见到街面上排队的地方,一定是特色小餐饮、小食品店。

你要是好这口,想买到这里的吃食,就非得在寒风中站上半个小时不可。

乍浦路还有许多老建筑。日本人曾盘踞虹口多年,这条路上也就有日本人留下的建筑,如日本人的寺庙,还是第一次见到。要知详情,且看下集。

(2018年1月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