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砂石智能化初探:自动化仅是基础 切忌东拼西凑

——东方测控副总经理修蕾专访

目前,砂石行业环保化、规模化、智能化方向几乎人人都能张口即来,但知晓名词并不代表深刻理解,尤其是智能化方向,这对砂石行业来说几乎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实际上,我国矿山行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掀起了自动化浪潮,在数字化与智能化方面更是突飞猛进,他们20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对砂石行业是否有所启示?日前,砂石骨料网与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修蕾就此进行了交流。

东方测控副总经理修蕾在交流现场

东方测控成立于1996年,是为冶金、矿山、水泥等行业提供生产智能化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其选矿智能控制系统在全国300余家矿山应用,露天矿车辆智能调度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成分、粒度分析等矿山专用高端在线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

修总表示,对东方测控来说,砂石是一个全新的行业,但其工艺又集中在公司非常熟悉的矿山选矿领域。所以,东方测控在2019年6月参加了砂石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与砂石骨料网主办的京津冀鲁(雄安新区)绿色砂石调研,走访了十余家区域内代表性的砂石企业,主要目的就是了解砂石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现状以及关注点。

据了解,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作为国内最大的矿山智能化专业公司,东方测控接到了数个砂石企业的智能化系统订单,拉开了该公司进入砂石行业的大幕。

修总很看好砂石行业,但他感到部分砂石企业的需求其实只是基础的自动化,同时业内也缺乏完整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不同
修总认为,自动化实现的是人机交互,即把原来需要员工手动的操作拿到界面上来,它并非智能化本身,而是智能化的基础。

修总直言,当前砂石行业对智能矿山、智能工厂没有完整的概念,企业仅从管理的角度提出部分功能性需求,包括实现远程启停、通过手机远程操控等,以实现更有效率的管理并了解生产情况。其实远程启停,通过手机等渠道发布产量、价格统计信息等都是基础的自动化。

自动化的确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仍需要人去决策、操作并实现;而智能化解决的则是如何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如何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如何生产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等问题。

修总表示,智能化矿山可以利用海量生产数据、专家算法与模型,积累管理、生产与决策经验,帮助工厂优化工艺与生产、管理设备与维护等,提升经济效益,其实现的根本基础是对设备运行状态、生产数据、运营数据的实时采集,而底层的自动化是最基础的层级。

智能化在砂石生产中将起到什么作用?修总介绍了智能化在矿山运输与破碎生产两个环节的应用:

在大型砂石矿山,矿山平台至入料口的转运量非常巨大,智慧矿山系统则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所需矿卡数量,节省运距、降低油耗、提高产能、提高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率、延长矿山服务寿命;在破碎生产环节,基于东方测控20余年对破碎自动化控制的经验,智能控制系统则能够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线的负载平衡与产能最大化。

修总坦言,这不是一位或几位生产调度人员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智能化系统的计算分析才能实现:让设备发挥最大效益、最大生产量,把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这才是砂石智能化所擅长并应该做的。

东方测控承建的浙江交投丽新矿业自动化系统

砂石智能化的建议与想法
针对当前砂石行业智能化发展方向,修总提出两点想法:

一是砂石企业的智能化建设一定要有战略高度,设备管理、数据采集、决策管理、能耗管理等系统必须依附整体的架构或者构思,网络架设、整体架构必须统一,这样后期才有完善与扩充的条件,避免重复工作、反复投资。

如果生产线进行设计时对智能化没有提出需求,可能造成设备没有提供接口、通讯协议不兼容、控制系统之间无法打通等等问题,未来升级改造非常困难,而类似的事情在矿山行业其实已经有很多前车之鉴。

二是利用砂石行业智能化尚在起步阶段的机会,尽快研究明确砂石行业智能化的标准。上世纪90年代,矿山行业大爆发,国内矿山自动化系统企业如雨后春笋,很多矿山配置了标准不一的自动化系统,但多数系统提供企业没能坚持下去,导致后期部分矿山智能化系统维护与升级改造非常麻烦。

没有标准,砂石企业与系统提供商就没有方向,这对行业是很不利的,需要经过漫长的淘汰筛选,但这样对行业来说代价太高了。

修总表示,当前砂石行业新建、小转大的项目较多,智能化规划建设最好一步到位,业内也亟需明确智能化的概念与标准。东方测控则期待利用在矿山行业20多年的技术与经验,为砂石行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来源:砂石骨料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