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要赋予皴法以生命

皴法,是山水技法上的关键问题。由于13世纪以后山水曾经是祖国绘画的主流,特别是17世纪以来,山水画形式主义的倾向又日益严重。对于皴法问题一般的看法是很不一致的。有的看成是不关轻重可有可无没有多大道理的东西;有的看成是“规律”太严难以下手吃力不讨好的东西;也有的堪称是形式主义的具体表现,决之多半是采取了怀疑或否定的态度。

傅抱石 《娄山关诗意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64年作

我们的看法则不然。我们认为中国山水画上的皴法是祖国历代接触的山水画家们长期以来在写貌山水的不断实践中最富于创造性的辉煌成果,是表现由各种不同地质构成的山岳的形象规律,它不只具有高度的科学性,而且是符合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精神的。

大约在元明之际就有了皴法的名称,如披麻皴、云头皴等。到了明末清初,皴法的名称越来越多,实在没有很多的道理,我们可以暂不管它。

亚明《胡天八月雪》

实际说来,皴法不过是用线条为基础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凸凹),因为地质的构成不同,所以表现在山岳的外形上自然也不同。长期以来,画家们从不断的创实践中逐渐地掌握到种种不同的表现的规律,这原是合理而可贵的极为优秀的传统技法之一,可是还有不少的人对皴法的重视是很不够的。

我早年学习山水画,也临摹古人的作品,但对各家山石皴法,曾结合自然界山峦的特征进行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宋人的山水画,特别是南宋诸家的山水画,我在青年时代临摹过,元人的山水画,我也临摹过。我很佩服王蒙的山水画,曾着重临摹他的画。临摹较多的是清代石涛、石溪的山水画,因为我觉得他们的作品较有生气。

黄宾虹 《峨嵋伏虎寺》 立轴 设色纸本

除临摹外,我也到自然中去。开始由于条件限制,我只能在家乡江西各处去观察、写生。抗日战争时期,我得到了许多到真山真水中去体察的机会,我去过湖南、广西、四川,特别是四川的山山水水给我极大的帮助。那气势雄伟又多雾滋润的山峦,植被繁茂,又可见山骨嶙峋的复杂结构,真是山水画最好的样本。八年歌乐山金刚坡的山村生活,给了我“搜妙创真”的条件。我觉得山水画不仅要表现山的外形,更重要的是从有限的山峦形象变化中去表现无限的意境。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结合起来,山水画才有生命。我用的皴法是从临摹古人的画开始,再到生活中去写生,长期实践,逐步形成。至于这种皴法叫什么名字那不重要,关键是看画的效果。

陶一清 《峡江烟雨》 立轴 纸本

从我的切身体会看,皴法不是孤立的,它是完整的山水画技法中的一个部分,它必须与山水技法的“勾”、“皴”、“染”结合起来研究。因为一座山的表现并不是单纯靠的处理就能完成的。在山水画创作中,皴法的处理要与整幅画所要表现的意境相结合,要赋予皴法以生命。从造型艺术的角度考虑,我们在创作实践中运用皴法,还要能充分表现山水内容的自然情趣和笔墨情趣,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两点,皴法就失去了生命,那还谈什么艺术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