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玉马有疑
古玉器方面,新石器时代绝少见有马型或马纹玉件。商、周时,玉马多作板状体、侧面形状;而且遗世数量极稀。若要鑑赏圆雕立体玉马,可自两汉始,但数目也远不及玉牛、玉豕(猪)和玉螭龙、玉辟邪之多。汉代玉马被收藏界奉为最珍贵的藏品。
汉代出于对匈奴作战的需要,十分重视改良马种,专门从西域引进汗血宝马。在这种背景下,汉代铁骑迅速壮大,不负使命,在对匈作战中频奏凯歌,最终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是以,汉代马雕塑在历代马雕塑中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神韵和气质。从出土文物看,汉代马豪放张扬、霸气侧漏,既与战国之前的马大不相同,也与唐代之后的马区别明显。
来自遥远的西域大宛汗血宝马,外表英俊神武,体形优美,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轻快灵活,具有无穷的持久力和耐力,可以日行千里,被称为“天马”。汉武帝还亲自写了一首《天马歌》:“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认为只有神圣的龙才配和天马成为遨游云端的朋友。
有人说几十年前这个马这就被掉包了,这是七十年代的水凳作品。此马四腿瘫软无力,马脖子明显患有甲状腺肿大。上网查了查,确实,马未都也说马大便时才会把尾巴翘起来,看看这匹正在大便的、甲状腺肿大的、即将瘫倒的马,这怎么可能是大汉雄风的作品?
这个博物馆里的人骑马到底是不是掉包了,咱可不知道,但是现在的这个所谓“天马”比例失衡、四肢瘫软、作大便状却实实在在是不争的事实。我百度查了下“天马”,天马额头生有一角,两肋长有双翅,天马行空飞黄腾达,这才与汉代人们希望自己成仙的思想相匹配,和大汉称雄天下的气魄相符合。
再看看这个,相去甚远。只可惜,还有很多战汉玉友把它奉为神品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