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字:“死”中之歹

前天突然从堂亲的微信群里传出村里一位七岁的孩童,由于走错了路,独自一人去了海边,最终结果是尸体被渔民打捞上岸。微信里,孩子可爱的笑脸,让人心生悲情。可以想像家人会是如何的悲伤,亲人的去世、伤亡、病逝,都会给予生者一场痛至心扉的伤悲。

这份痛楚,或许短暂,或许长远,但“死”是人生最后的一个环节,每个人都必须经历,只是人们总会伤感那些不应该过早失去生命的可怜人,敬仰那些为了救助他人而失去年轻生命的英勇者。

死是什么?是失去亲人的苦痛和伤悲。从古至今,这份情感应该是一样的,从“死”字的甲骨文里便可以看出来。甲骨文里的“死”字,明显是一个人跪在去世亲人的遗体前“嚎啕”大哭的样子。特别是头部刻意突显出口部,明显是要体现放声大哭、悲哀至极。由于字形的转变,“人”形逐渐演化成了“匕”字。

而现在的“死”字由“歹和匕”二字组成。

“歹”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单独取出字来,在甲骨文里,“歹”字的上部像现在的“卜”字,下部是个“冂”形。而“卜”本义是占卜,是龟甲上裂纹的形状。显然在“歹”字里没有占卜的意思。“冂”读作jiǒng,是城镇的边界标志,本义是城外的范围,市镇郊外。明显的“歹”字里也没有这个意思。

有的甲骨文里,“歹”字的边上还会有些小点。古人以三代表许多,三个小点表示许多掉落物的样子。

其实,“歹”字上方的“卜”是一段裸露在外的骨节,而“冂”是从骨上剐落垂向下的肉,旁边的三点便是滴落的鲜血。“歹”是古时一种酷刑“活剐”,是将人皮从身体上剐落的残忍的做法。因此,“歹”便被引申为歹毒、邪恶的意思。所以,以“歹”为部首的字大多都与死亡、杀戮等意思相关。但是“歹”字发展到隶书时,上面的部分发生了改变,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样子了。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死”便是由于部落冲突中被敌方“活剐”而死,同一部落里的至亲痛哭哀悼死者的场景。

死后不能复生,消亡后便所有皆空。古人感慨生死,由对死亡的“惧”而衍生出对黑暗的恐惧,对未知的畏惧,所以才有了对神明的敬畏,对鬼怪的惧怕。

面对“死”,或许在脸面上人们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气概,但是真正面对时,却并不能那样的从容与潇洒。“直面生死,乐观向上”,也许这样的话只能算是在不痛不痒时发出的感叹罢。说到“死”,大多数人内心里还是以惧怕占更多的分量。

当生命呈现蓬勃生机的时候,我们不会去思索萎败的不幸。可是当我们细心思量后,却又发现人的一生平安快乐就行。权势、金钱、容颜,所以美好的事物,如果不能与健康相匹配,再多又有何用?

随着时光的流逝,感叹时光如水一般匆匆之时,反而感觉生活越简单越好,日子越平静越好,甚至不愿意过多的嘈杂与繁缛。“淡若清风、简单是福”这样的字眼,越来越充斥着头脑。争与夺,好像已经成为一种年轻气盛的标志。

由生到死,与死而生。难怪古人会说:凤凰涅槃,火中重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