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生活中,我们接受的视觉信息尤多,也常为色彩着迷。你知道吗?经过国人数千年的观察、总结,这些色彩可不止于日常美丽,还蕴藏一个丰富世界:中国传统色。“桃夭”、“秋蓝”、“凝脂”、“天缥”、“胭脂水”,只是听到它的名字,就让人遐想不已。雨后初晴是天青,夜色温柔是月白,纤手描眉是螺子黛……当古人看到花、看到鸟、看到月、看到叶、看到光、看到云、看到自然万物,看到那一刻的欣喜和留住,便有了中国传统色。只是当巴黎时装周成为流行色风向标,当潘通色卡成为设计权威指导。我们不禁会问: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色彩文化在哪?遗失在历史角落的传统色何时能回归生活?面对这样的疑惑,这两本书或能拨云见日,让我们与华夏传承千年的色彩久别重逢。· 翻阅近400部文献,整理出384种传统色,初步建立中国传统色体系。· 以时间为轴、以文物为依托,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96件故宫文物,带你领略色彩之美。· 2020年末出版,不到半年,已多次售罄,现今强势回归。· 再优选100种经典色,追根溯源,讲述前世今生,以此作为中华文明的观察切口。· 搭配100幅实物照片,探寻生活真实可观的色彩之美。这两本书,是我们自己定义色彩的方式,也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它带着诗意、带着意境,细细讲述流传千年的东方审美与智慧。如此用心的作品,自然受到诸多文化界、演艺界、设计界名人推荐。两本书相辅相成,若你在《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看到喜欢的色彩,再去翻阅《中国传统色:色彩通识100讲》,将会了解更加详细。每种颜色都是一把钥匙,打开我们对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审美之眼,虽似曾相识,却神秘难言,不只设计师需要去了解,连普通人都需要去认知。一直以来,诗词、典籍、史书、字书、药典、佛经等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颜色词。但它们没有统一的叫法,没有精确的数值参考,只是散乱地遗失在历史中。市面上也鲜有与传统色相关的专著,且不够全面,若长此以往,传统色恐怕会渐渐遗失在故纸碑刻中。面对失落的传统色文化,本书两位作者,郭浩负责发掘整理古籍资料,在翻阅了中日色彩相关文献近400部后,以诗文说色,引经据典,梳理、归纳出384种中国传统色,在文字上为传统色建立了谱系,这是正式为传统色“正名”。李健明则以文物取色,从十几万件故宫馆藏中,精选96件应时应节的文物,以手绘方式复原、呈现文物被磨损的色彩,在视觉上为传统色建立了谱系,并确定详细的色值数据,这是正式为传统色“正色”。至此,那些散落在历史深处的诸多色彩终于成其体系。我们有了东方美学的“潘通色卡”,填补了中国传统色部分领域的空白。所以这本书在2020年末出版时,就引起广泛讨论,获得众多读者喜爱。384种色彩,讲述的都是我们自己的色彩故事。每一种颜色都是文化和美学的切入口,连接传统的方方面面:织染、天象、地理、矿物、植物,不一而足。如“黄白游”一色,来自汤显祖写的诗:“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金银气,黄白游,黄山白岳,是安徽的两座名山。浪漫的海天霞,则来自明朝皇宫织染局的一种纱罗,常做宫里人春天穿的内衣,《宫词》讲“海上霞色上轻罗”。跟海天霞同时还有一个颜色叫天水碧,天和水的碧色。绀色的来源也很美,弘历写过一首诗:“竹凉响递迎风际,荷净香闻过雨馀。逐伴飘来新绀蝶,成群分出小秧鱼。”窗外飞来新生的绀蝶,就是这种色彩。尤为有趣的是,这本书还按照一年四季、24节气、72物候为序编排。花,月,云,山,织物……古人将目之所见转化成诗意色彩。春耕夏耨,秋收冬藏,万物轮回,以这时节为序,正好统筹古人之所见。闲来翻开这本书,正看春天的花色。《诗经》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桃夭便是桃花的华茂之色。秋天的天色是凝夜紫,古诗云:“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多么酷啊,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深沉、静谧的夜空色。其中半见,立冬之起色;女贞黄,立冬之承色;绢纨,立冬之转色。繱辖,水始冰之起色;二绿,水始冰之承色;铜青,水始冰之转色;石绿,水始冰之合色。色彩的运用,有四时之差异,亦有四时的融合。在春耕夏耨,秋收冬藏的起承转合中,我们洞察的不只是时间背后的色彩脉动,也是古人的生活智慧,真有一种穿梭于过去、现在、未来之感。而当我们真正开始留意四季的流转,感受每一刻的光影变化,这些颜色才算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才能从内心拥有这些无法复制的美。同时,对文化、设计、绘画等行业专业人士而言,书末还附有中国传统色色谱表和参考文献,书中的每一种传统色都标注了CMYK和RGB色值,方便取阅查询。如果想知道传统色如何在现代活化、延续,可以看看这本《中国传统色:色彩通识100讲》。它用色彩的方式,将今人遇到的美好事物凝结为一刻刻的欣喜和惊叹。100色彩,100张实物照片,皆是生活意境,它们是翅羽、丝帛、草木、天空、山湖……同时追溯这100种色彩的前世今生,渊源典故,将100种传统色的故事娓娓道来。窃蓝,既浅蓝,《尔雅·释鸟》云:“秋鳸窃蓝,冬鳸窃黄”;每种色彩都是古人观察山川日月、草木鱼虫,以及在文化征途中记录下的风雅,也是融于生活的诗意。这本书的色彩还会用大色块展示,并与实拍照片对应。随手翻开,赏心悦目,非常漂亮,能让你细细品读比对色彩之美。同时,这本书也用散文小讲的形式,详细讲述100种色彩的故事。从起源、诗句、到文人典故、再到寓意转变,一个颜色就是一个小课题,读起来十分有趣,也十分享受。在古代,皇帝祭祀时多会选择上玄下纁的礼服,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上黑下红。玄,是早上太阳将出未出、靠近地平线时,透出的那点光,是黑中透红;纁跟之相对,是太阳已落下地平线,折射出的余光,是红黄交织。一个是一天的开始,一个是一天的终结,皇帝将它穿到身上,代表对天、地的敬畏之心。唐代白居易十分爱慕这个颜色,那会儿的官员制服里,就有一款是“绯袍”。后来,白居易当上忠州刺史,能穿绯袍时,高兴得不得了。还特地写了一首诗:“徒使花袍红似火,其如蓬鬓白成丝。”100种色彩,100张照片,100种故事,将古与今、将万物与文化编织成一个大网。今人所见的天、云、月、山,千百年来的建筑、器物、服饰、绘画……皆连为一体,将中华文明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看完之后,你会发现,你拥有了一把打开生活之美的钥匙。你会慢慢将传统色融入到闲适生活中,整个世界在你眼中,都变得诗意起来,美哉妙哉。颜色按色系排列,每片可单独撕下,用于色彩比对。既满足专业设计需求,也为生活中色彩应用提供趣味道具。这套书本身就很美,采用铜版纸印刷,色彩显色度很好,图片的细节也很清晰。愿这两套色彩美学之书,能点缀你的生活和心情,让你日日与诗意相伴。一直以来,中国传统色对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都有影响,比如五行学说和五行色就曾传至日本。再加上日本人民对社会风俗、传统文化及日常生活的提炼,也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日本传统色。日本传统色与中国传统色遥相呼应,共同构成我们东方人的美学体系。这本《日本传统色》共介绍160种尤具代表性的色彩。它以四季为序,从每个季节选择40种经典颜色,向我们呈现岁时景色与时代风情,美好而又满含文化底蕴。
另外,看书怎么能少得了一款精致的书签呢,这一期随这套书一同带来的,是西泠印社新品的书签新款式,一共有两种。
第一款的经典复古书签,是相对而言最受粉丝青睐的。
共有四种窗花样式,分别为松云纹,六角云纹,卐纹和锁格纹。做工精巧,材质也是不俗。四种材质分别对应名贵木材紫光檀,黄杨木,红酸枝和黄檀木,细闻之下还有木香味。清雅悠致,品位上佳。任意一枚书签,不说拿来夹书,就是寄托情谊,或作为信物,皆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