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先vs槐树:从东边来的积雨云穿过头顶 |青山文艺
“武昌在前头,逡巡不肯去;为爱青山矶,且对青山住。”这是明代文坛领袖、“后七子”之首王世贞对青山的印象。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青山依旧在,成为了武汉市的青山区。青山有文脉,展示青山文艺作品,关注青山艺术家,“青山文艺”应运而生。
作 者 简 介
读槐树诗札记
——艾先
1。一首被绝大部分人喜欢的诗歌,往往会满足作者潜在的被认同感,会抚慰写作者内心空旷的孤独感。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真正的艺术,却往往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更深。艺术就是这样,我们企图通过它得到或者解决什么的时候,它往往将我们导向相反的一面。对于槐树来说,他早期的作品我没有作过更多的阅读,在我印象中,槐树的诗歌一开始就不是寻求更多人认同和喜欢的,在我的印象里,他比较另类,一开始就跳过了大部分诗歌写作者难以逾越的一个关口。在他的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诗集《爬》里,充斥着这类在我看来冷冰冰的,异常客观描写的作品。对于3年前的我来说,一种几乎不寻求读者喜欢的写作是难以想象的,说句实话,那时的我对这样的作品是比较抗拒的,因为一直以来的阅读习惯已经不知不觉地给我带上了某种惯性阅读的标准。而我们对一些写作方法的抵制,其实都是因为个体阅读标准的不同而造成的分歧。而槐树在写作《爬》系列诗歌的时候,他恰恰是想打破某种流行的阅读标准的。姑且不论他这种努力能否达到他想要的效果,起码他的这种努力已经凸现出他有着跟大多数人不同的思考。
2。“。。。。。。寓言在实物的重压下消失了。实物包围寓言,和寓言融为一体,以便更好地将其毁灭。”(罗兰.巴尔特:《文学批评随笔》)这段话应该适用于槐树《爬》时期的写作,作者永远退到一个固定的距离,诗歌更像是一个素材,作者的经验隐藏在具体而琐碎的描叙中。这种写作方式更接近于一种中心空缺的叙事方式,意义,主题,情绪,指涉甚至“诗意”都被尽量消解。如同意识创造它自己的世界景象,但这个世界并不因此而成为世界的映像。在此期间,槐树利用过多的细节描写来淡化载体的存在,使之虚拟化,使被描写的物体变得模糊不清,让一个特有的奇特世界呈现出来。他的写作一般都是围绕一片空间展开,并以这片空间向整个空间扩散而结束。我个人认为这种叙述方式接近于“元叙述”。所谓“元叙述”,就是未经文化侵淫的,对事物最直观最朴素的呈现,在某种绝对的程度上,甚至跟诗歌都没有关系,如果,它成其为一首诗歌,也只是因为它内部固有的诗歌的因素,而不是因为叙述方式而产生。
3。槐树的写作是趋向于内部的,所以有张力。而趋向于内的写作,如果掌握不了度,就容易收得太紧,容易钻牛角尖。在《爬》之后的写作,槐树展现出了在文本上的松动。内紧外松,外圆内方应该是比较好的状态,槐树虽然没有完全达到,但他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4。本来有点忌讳引用作品中的文字来评论作品,作逐行逐字点评的,那应该是语文老师做的事。但是在谈到槐树这首我个人很喜欢的作品时,我得要拿作品说事了,幸好这首诗很短,只有两行:
□ 理工大校园里
空楼,空操场
在空路上,我走动着,带动了一块空气
这首诗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槐树利用一些客观实在的事物,写出了虚的“空”。以实写虚,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像这样通过短短两行,让人对“空”这个字眼重新刷新,来一次再确认。相对于他另外一首被别人赞誉的“空出了鸟大的地方”,我个人觉得这个要好得多。因为后者多少可以找到一些因袭之处,而这首诗则是隔空取物。
5。其实我是个比较保守的人,我认定世界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寻的,而自然的规律我们更是不可抗拒。所以,对于槐树的写作其实一直抱有一个疑虑,他的写作方式似乎横空出世,中间会不会跳过了一些环节?在我的理解里,一个诗人肯定要从讨人喜欢的诗歌写起,进入到某个层次,才能谈到道路的分歧,如果中间忽略了某个环节,一定会对后来的发展产生影响。话说回来,槐树的写作在某些地方明显体现出对阿吾“不变形诗”的沿袭,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槐树有负面的影响。我更乐意这样想象:槐树写过大量被人喜欢的诗歌,然后自然进入到“不变形诗”的类似写作。那么,这样的槐树,让我更有信心对他有更高的期许。
6。诗是不可能的。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一点。作为艺术的诗歌,就是在此之后,寻求更大的可能性。槐树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在印证这一点。
7。有段时间,槐树创作了大量带有“附件”的作品,这是他写作经历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我们的表达永远是有缺憾的,不可能将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一丝不苟地传达出来,所有成为经典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遗憾的艺术。槐树这段时间的写作,可以看作是一个全面探索诗歌可能性的努力。在一切所谓诗歌固有模式的模糊边缘,他在尽可能地进行尝试。“附件”和“正文”既互为补充又为互文,同时也可以独立出来,在我看来这种尝试对他是大为有益的。这样的尝试让槐树的写作出现了在他以前的文本里前所未有的柔软度和虚灵,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也因为这样的训练而更加熟练。
8。槐树是个严谨的写作者,在内心深处他其实一直在追求着一种完整的庞大。他一心垒着自己的石头,试图搭造自己的通天塔。好比一个路上默默赶路的人,步履塌实,慢条斯理,却满怀着希望可以通过地平线直接到达天上。槐树的优点是他有着惊人的耐性,这让他在为自己设计的漫漫长路上,可以忍受孤单和误解,可以不急不躁,不追求一蹴而就的东西,不被周围的诱惑所动,而这样的人,往往最有希望达到自己的目标。
9。我相信,现在的槐树一直只是在准备中的槐树,我也准备好随时关注他的变化和前进的步幅。
□ 2006年6月14日
2006年6月14日,从东边来的积雨云穿过头顶
我乘一辆巴士到街道口
两个小时后,又乘上那辆巴士
返回北港村
我忘了我是多少次重复一条线路
我和很多人同乘一辆巴士
他们陆续下车了,我再次
上车
阴历6月14日是我的出生日期
此时是阳历
我和很多人拥挤在一辆巴士车厢,雨点打击着
车顶的铁皮
玻璃窗昏暗
我的胸脯碰到了蛋糕一样的东西
车子颠簸着
在雨中
一些场境变得,阴阳不分
□ 咏物(1)
我的手抓到她
浸入水里
在水面上,我扭着她
她还是保持着潮湿,在屋子的角落里留下
水印,和她的气息
我埋着头,抱着她跳舞
骑在她的上面,仿佛电影中的一样,产生出一种
飞起的感觉
在某一刻,我跟她取了个名字,我大声喊了出来:
TO——BA——
□ P06082201
空气中多出一种气味
我停止走动
琢磨那种气味的形状
有时那种气味是圆形的
我不得不在一个地方走一个圈
那跟方向有什么关系呢
我最喜欢碰到的那种气味是线状的
仿佛我站的地方是一个端点
从端点开始
我一直走下去
走完一条线段
那跟方向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另一个端点是一种植物
或者是一个人
我不得不再次停下来
看看她们的外表
或者衣裳
直到
我看的那个部分
开始
动
□ P06082901
我看到一种颜色
那种颜色是正方形的天花板的颜色
所以我看到
颜色是正方形的
天花板有规则地散布着大大小小的风眼
好象颜色的眼睛
天花板后面
喇叭响起来了
我觉得颜色是一种声音
好象一个人带我上床
然后用被子
把我覆盖
而我总在被子的背面
□ 半个圈子
我的左边是小引
小引的左边
是一面斜立着的落地玻璃墙
我的右边是陈群
他坐着吧椅
我们坐的沙发是正方体
陈群右边是平生
平生和我
隔着咖啡桌
面对面
平生的右边是贺乔
贺乔的右边
是一面斜立着的
落地玻璃墙
贺乔右边的玻璃墙
和小引左边的玻璃墙
其实是
一面墙
□ 理工大校园里
空楼,空操场
在空路上,我走动着,带动了一块空气
□ 中午,迎迎提起2003年养的那只小兔子
1 正文
地板上,小白兔很白
红萝卜很红
小白兔吃着红萝卜
红萝卜的红越来越小
后来消失了
地板上
只剩小白兔的白
那团白
能够自由伸缩,后来越变越大
像一块空白
2 附件
2.1 那是2003年的事。买来的小兔子几天后就死了。迎迎从幼儿园回来就去找小兔子,我说,小兔子被兔妈妈带走了。
2.2 我看着小兔子挣扎着死去,最后,变得疆硬。
□ 很久以前,他买了本《悲惨世界》,直到现在,他还没打开
1 正文
他喜欢雨果
他喜欢在树下捡雨水打落的果子
他不需要爬树
从树上掉下来
那多危险
2 附件
2.1 它有点玩过头了,至少是第一行和第二行。我喜欢偶尔玩一下,像父亲和孩子临时编造的故事。
2.2 如果反讽是一种严肃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慢慢喜欢它,应该是我的气质的原因。
□ 机器人
1 正文
他看着桌子另一端一只浑身透明的动物
那只形似老虎的动物
半蹲着,侧着身体
遮蔽着它的下半身
他想,那个动物一定以为他是个人
2 附件
2.1 它是个寓言。我很惊异,我竟把它写成了一个寓言。
2.2 桌上两个装饰品,或者玩具,它们有思想了。它们的思想是它们的。
2.3 好长时间,我觉得我可以写机器人了。《预备》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机器人。我写出了它后,我把“机器人”挪到它的上面,觉得更有些意思。
□ 上楼梯
1 正文
第1步,第2步
第3步,第4步
第5步,第6步,第7步
她的脚抬了一下,踩着的是与第7步台阶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的楼板
她继续往前迈步,前面是一个阳台
阳台连着外面,从阳台上往下看是一片水面
楼房背后是一座山顶
她站在绿水青山之间,形成一个中点
我坐在一楼的大厅,喝着她喝过的矿泉水,我像取消订单一样取消了
一场7点5级地震
2 附件
2.1 如果你读到它,我提示你应该倾心关注那七步上楼梯的动作。它的另一个名字是《七步诗》。
2.2 最近几天,我一直在怀念2007年的夏天。我畏惧像夏天一样的天气。
2.3 冬天适合读小说。它不是故事,只是持续着一种对故事的热爱。
□ 蓝蓝的天空
1 正文
第一个人站在路边
仰头看着上面
第二个人走在第一个人的后面
他看到了前面的人
然后仰头看
第一个人看着的方位
第三个人坐在车子靠窗的位子上
他伸出头
看路边两个人正在看着什么
他仰头首先看到的是一顶树冠
在树冠之上
是一道很长的屋檐
屋檐之上
是被屋檐分割的倾斜的天空
天空蓝蓝的
蓝蓝的天空看不见一丝白云
2 附件
2.1 昨晚,从雄楚大街一路走到北港村,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在单位回来,有些累,我头脑开始模糊。大概是工作之后,感觉到了一种轻松。珞狮北路灯光通明。我想到几个人的一种行为,那种行
诗歌 ✕散文✕摄影✕谈话✕音乐
《青山文艺》专栏,实时更新
点击标题可直接阅读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