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唐诗解读——李白之《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

宣城:唐代宣城郡,今安徽宣城。

谢朓北楼:又名谢公楼,唐代改名叠嶂楼,南朝齐诗人谢朓曾任宣城太守所建。

江城:指宣城。

山:谢朓楼所在之地凌阳山。

两水:指句溪、宛溪,在宣城外。

双桥:横跨溪水的凤凰桥和济川桥,为隋文帝开皇年间所建。

解读:

这是诗人于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第二次来到宣城,登谢朓楼时作此诗抒发感慨。

“江城如画里”总括眼前如图画般的美景,“山晓望晴空”点出登楼的时间和天气。看宣城万里晴空,江山如画,两句紧承诗题,总括全景,尽显宣城诗意。

中两联是全诗核心所在,历来为诗评家所乐道。颔联具体描写宣城外的水和桥,这是视角的改变,诗人由远景转为近景,宣城外的两条河交相辉映,河水清澈,波光粼粼,如同明镜一样映照天空。两条河水之上各有一座拱桥,桥身倒映在波光中,如同绚烂彩虹。方回曾赞此二句是“此诗起句似晚唐,中二联言景而豪壮,则晚唐所无也……此联妙绝。起句所谓'江城如画里’者,即指此之三四一联之景,与五六皆是也。”这是说了颔联本身的大气与构思的精妙,诗人选取了江城标志性景物“水”和“桥”进行刻画,将水比作明镜,桥影比作彩虹,凸显河水之清、桥影之炫,描摹出宣城景致宜人。

颈联为全诗最佳之句——墨绿的橘柚林中,一点炊烟升起,梧桐叶黄,秋意渐浓。诗人选取多个意象,不着任何动词,直接用意象间的连接,将两个形容词“寒”“老”动词化,使得全诗沉浸在一片孤清之感、沉郁苍凉之中。诗人观察细致,既有秋色描摹,又有秋意侵人,尽显萧瑟之意。

尾联诗人自叹北楼上兀自空眺,却无人念及,那就追忆一下当年建此楼的谢公吧。这是升华景语的孤独,放大凄凉之后的酸楚。诗人身处异地,怀念谢公也是时运不济之人,同时天涯沦落人,诗人不仅仅是感怀,也是感叹自己被人排挤无人理解。高楼易登,但这番孤单痛楚的心情是难以承受的,特别是秋风乍起的日子。(后文将会提到《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纵观全诗,写秋景秋意,抒落寞之情,诗人与谢公虽时空相隔,但精神相通,同样的仕途坎坷,同样的孤寂之情。特别是五、六句,后世诗人多用此法,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纪晓岚认为“五六佳句,人所共知。结在当时不妨,在后来则为窠臼语,为浅率语,为太现成语,故论诗者当论其世”,这话客观肯定了李白的诗歌语言的创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