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唐诗解读——李白之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

踏歌:唐代时候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着节拍,称为踏歌。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是长江支流青弋江的一段,因水面较为开阔,故称为潭。

解读: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李白离开宣州前往金陵,途经皖南泾县桃花潭,当地村民汪伦备下美酒招待,二人结下深厚情谊,李白临别之时,借眼前之景抒发了对汪伦的真挚情谊。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一段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了一副离别的画面。“将”“欲”二字表示即将马上的意思,李白在宣州留下了很多诗篇,他在这里结识了许多普通民众,有汪伦外,还有一位酿酒老人纪叟。马上就要走了,心中实在不舍,这时他忽然听到岸边上传来歌声,其中还伴着以脚踏地的节拍,诗人喜悦心情顿时涌上心头,汪伦不是只身一人来送,估计是带来一群人,手拉手边走边唱,为送别增添一份隆重,为离情带来一份暖意。可见诗人与当地民众情意之深,离别场景不同于一般诗歌中流露出的悲伤气氛,而是充满了浪漫旷达的气息,说明以汪伦为首的村民熟知李白的飘逸奔放的性格和个性,积极营造出李白心意的送别情境,再次见证他们的知心程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逐接首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是在桃花源,“深千心”非实指,而是形容,既描绘了潭的特点,这是诗人惯用手法,又为结局埋下伏笔——纵然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这番情意。诗人成功运用了比兴手法,联系眼前景色,如信手拈来,继而转入所咏之人汪伦。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称赞此两句:“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全诗大白话,语言质朴,却情感饱满,耐人寻味,且在诗中将桃花潭、自己姓名和送别人姓名尽皆录入,留下了一份详尽的信息,表明自己真诚对待这份友情,汪伦这位历史上芸芸众生的小人物,得李白一诗,足以留传千古。“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