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闽竹枝词
■清代外销画:采茶图——选自《中国自然历史绘画:采茶、种茶、制茶、贸易图》,约绘制于18世纪。
文/萧春雷 供图/黄绍坚
前段时间浏览《中华竹枝词》,觉得曾懿的《闽南竹枝词》很有意思,其中提到清人饮茶、插花、卖果、赤足等习俗,描写生动,是难得的社会生活史料。因为没有作者介绍,我不知道曾懿是何许人;还有点诧异,为什么作者提到了仙游的枫亭——今天一般不把莆田视为闽南。我和黄绍坚商量,请他做一个“闽南竹枝词”的专题。
国庆过后,黄绍坚在电话中告诉我:“曾懿是一位成都才女。这家人了不得,男的都是才子,女的,包括她的母亲、婆婆,统统都是才女。《闽南竹枝词》的题目错了,写得根本不是闽南,而是闽东福州。但把枫亭算成福州,莆田人恐怕也不高兴。我估计这位才女没有方向感。题目如果改成《南闽竹枝词》,还说得过去。”
好吧。正好我做的是“南闽地理”,还算切题。事实上,当时起名“南闽”,就看中了这个词无所不包,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指闽南,厦漳泉,四分之一个福建省;第二,指福建南部,半个福建省;第三,指南方的福建,包括福建全省——你看满世界都在说南粤、西蜀、东吴。
话说回来。澄清了曾懿的地理错误,加上黄绍坚旁征博引,辛勤解读,她的竹枝词读起来豁然开朗,意味无穷。作为诗来看,她的《闽南竹枝词》还是很漂亮的。
关于竹枝词,我再做点背景介绍。竹枝词起源于巴渝(重庆地区)民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首开文人创作《竹枝词》之风,写下了“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等名篇。后世模仿者众,竹枝词逐渐从民歌演变为文人诗歌的独特文体。竹枝词的特点有二:一是语言浅显,口语化,具有民间歌谣的风味;二是内容以各地风土人情为主,带有采风、记游的性质。古代类似竹枝词的文体,还有“棹歌”、“渔歌”、“杂事诗”、“地名百咏”、“八景诗”等等,都包含了丰富的地方性知识。文史学家偏爱这些“地方诗歌”,因为它们是“以诗证史”的好材料。
中国古代留下了丰富的竹枝词。1997年出版的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6册,辑录了唐代至民国初1260多位作者21600多首作品;2003年出版的王利器等编《历代竹枝词》5册,收录25000多首;2007年出版的丘良任等编《中华竹枝词全编》7册,收录了近60000首作品。有人估计,存世的竹枝词不下10万首。
福建的竹枝词,以省会福州最为兴盛。在《中华竹枝词全编》第5册“福建卷”里,《三山竹枝词》、《榕城竹枝词》、《福州竹枝词》、《福州西湖竹枝词》、《台江竹枝词》、《南台竹枝词》连篇累牍,洋洋大观。比较起来,关于泉州、漳州和厦门的竹枝词很少,挂名《闽南竹枝词》的作者只有曾懿、袁绶和翰周三位,细读之下,曾懿和袁绶写的还是福州。
竹枝词是一座文化宝库。日后,我们将再深入解读厦门、漳州和泉州的竹枝词,还原清代闽南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