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岛札记53:永远的莎士比亚
刚刚过去的这个世界读书日热热闹闹。但是,你确实知道世界读书日的来历么?
世界读书日全称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因为这一天是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同时还是莎士比亚的诞辰。
所以,文澜读书岛在昨天下午专门策划了一场莎士比亚悲剧主题分享会。《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合称“四大悲剧”,是世界戏剧作品的顶峰,英语文学的最佳范例。400多年来,这“四大悲剧”无数次被搬上世界各地的舞台和银幕,为全世界人民所熟悉。
昨天下午的分享活动由我来为主分享,因为38年前我的大学毕业论文就是研究莎士比亚悲剧的。没想到,38年后,我还能用这篇毕业论文的观点来为书友作分享。
我主要从戏剧史的比较,从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从作品的具体分析来论证,莎士比亚的悲剧是典型的“性格悲剧”。
所谓“性格悲剧”,指的是造成悲剧的多种因素中性格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悲剧作品。在世界戏剧史上,悲剧创作经过了3个阶段:古希腊的“命运悲剧”,文艺复兴时期的“性格悲剧”,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社会悲剧”。把这3个阶段进行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莎士比亚悲剧的个性。
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以索福克勒斯及其剧作《俄狄浦斯王》为代表。俄狄浦斯是作者所描写的理想的人,理想的君王。他品德出众、才智超群而又毫无错误,只是因为命中注定他要杀父娶母而遭致毁灭。
到了十九世纪,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人民公敌》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和整个社会。与索福克勒斯相反,易卜生把社会描写成造成主人公失败和毁灭的主要原因。这种带有强烈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理所应当被称为“社会悲剧”。
莎士比亚的悲剧则和索福克勒斯、易卜生的悲剧大不相同,其中没有命运的无所不至的力量,也没有那么强烈的社会对个人的影响,有的只是对性格力量的大力渲染。性格,作为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常常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终生事业成败。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主人公就是因为性格上的种种缺陷导致了失败和毁灭。这正是莎士比亚与戏剧史上的索福克勒斯、易卜生及其他一切剧作家的不同之处。
从十四世纪初但丁的《神曲》之后,欧洲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欧洲近代文化的开端时期延续了将近300年,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300年的最高峰结束了这一时期。
文艺复兴是以发现、崇仰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为开始和标志的,其中最主要之点又是以发现人为标志的“人文主义”。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寻找依据,以人的发现来抵抗中世纪的神的万能,以异教的神(更多的是人的象征)来对抗教会的神——基督,这就是人文主义者的最主要使命。
在文化思想和时代风尚变化的基础上,文学与艺术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富有生动、独特性格的艺术形象开始在作品中出现。从《十日谈》、《巨人传》、《坎特伯雷故事集》《唐·吉珂德》一直到莎士比亚,都把塑造人物性格作为最主要的任务,用人物真实、深刻反映当时的时代和社会。
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莎士比亚的每一部悲剧乃至他的喜剧、历史剧以及传奇剧都不外乎是以塑造主人公的性格为主要任务。时代影响了莎士比亚,给莎士比亚灌输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使他写出了一部部杰出的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伟大的性格悲剧,成为近代戏剧的前驱。
莎士比亚作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给我们创造了一群光彩夺目的悲剧人物,这些人物所具有的是真正的悲剧性格。
所谓“悲剧性格”,即指人物所具有的性格在特定的戏剧环境里是必定要遭到悲剧结局的。这种悲剧性格的出现,使戏剧主人公的毁灭趋势成为必然。尽管有许多偶然因素在加速或延缓主人公的毁灭,但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决定一切的是悲剧性格。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作品中被人研究最多的人物,就是一个极其出色的悲剧性格。他是一个王子,处身于一个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宫廷里。他的性格非常内向、优柔寡断,只是沉溺于思想,而不采取行动。这种优柔寡断、只善于思考不善于行动的性格最终导致他的灭亡,而他的报仇成功倒是很偶然的。
《奥赛罗》也以复杂的悲剧性格著称于世,而且与哈姆莱特正相反。哈姆莱特在思想上是个巨人,在行动上则是个小孩;而奥赛罗在行动上是个巨人,在思想上则是一个小孩,几乎还人事不知。
《李尔王》给我们显示了一个恣肆暴戾的老年暴君的性格。李尔的性格有老年人固执、自信的特点。他的悲惨结局完全是由他自己固执、自信的性格所造成的。他所具有的悲剧性格决定了,总有一天他会悔恨而死,即使考狄莉亚还活着。
《麦克白》给我们的则是一个性格分裂的悲剧人物。麦克白的性格有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善与恶统一于麦克白身上,使这一形象更为真实、丰满、立体。女巫和麦克白夫人是麦克白性格暴露的导火线,是悲剧中的一个辅助因素。
歌德在谈到《哈姆莱特》时有一个比喻:“这是一棵榭树栽种在一个宝贵的花盆里,而这花盆只能种植可爱的花卉。树根生长,花盆就破碎了。”悲剧主人公就像一个花盆,而他面临的任务、责任则像一棵榭树。花盆的“性格”就是只能种花的,倘若要种树,那么就不能胜任,只能是树死盆破了。
悲剧是以其主人公的必然毁灭为主要特征的。毁灭的原因在命运的,称为“命运悲剧”;毁灭的原因在社会的,称为“社会悲剧”;而毁灭的原因在性格的,则称为“性格悲剧”。反过来,造成悲剧结局的性格,又称为“悲剧性格”。莎士比亚以他天才的笔力为我们创造了一大批生动活泼的、鲜明特殊的、各具光彩的悲剧性格,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奇观,值得一代一代的演员们永远在舞台上演下去,值得我们作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永远的莎士比亚,永远的哈姆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