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2017年第67期(总171期)骄子俊彦 追忆我的老师王宅明

清江泛舟 王宅明 作

追忆我的老师王宅明

——焦玉卿

“清癯而略显文弱的身影,慈祥和蔼而淡淡的笑容”是王宅明在我记忆深处的影像。今年,是先生去世31周年的日子。我不禁忆起一些往事。

王宅明是我在中国山水画学习的起步阶段结识的一位恩师。当时,先生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身体状况很差,严重的哮喘折磨着先生,在我和先生相识三年多后,先生就因病与世长辞了。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几乎半个月就骑着自行车,带着自己稚嫩的山水画稿,从黎阳到平坝县城先生的家中向先生求教。虽然先生的身体不好,但每次在先生的家里,都能看到先生新作。先生谈起艺术来却滔滔不绝,从京剧到书法、从书法到山水画……

江畔论道  王宅明 作

正是先生的引导和教诲,使我在学习中国山水画之初就走上了一条以传统为本、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的正确道路。

记得有一次去拜访先生,由于气候温暖,先生的身体和精神状况特别的好。在看了我带去的几幅画后,先生裁了一张四尺三开的宣纸,给我演示山水画的画法。先生边磨墨,边审视着洁白的宣纸。墨磨好后,先生调水蘸墨,将饱含水墨的笔锋在口中一吮,便开始下笔:先用劲健的线条勾勒树枝干,然后点叶,再接着添加山石……先生边画边讲,勾、皴、擦、染、点有条不紊地画着。先生每画一笔,笔都要先在口中吮一下然后下笔。大概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幅山水画的墨稿完成了,先生拿起一个茶杯,用杯中的清水漱起口来。我是第一次看到吮笔作画,诧异地问先生为什么要口中吮笔,先生笑着说:“这样画面的墨色会更润泽,历史上倪云林、王石谷等许多山水画家都是这样作画的。”接着,先生用赭石、花青、石绿等颜料给画面上色,先生说:“山水画上色,颜色在画面上一定要水汪汪的。”上完颜色,题字铃印后,先生兴致颇高,又画了一张小幅的菊花送我。得到了先生的两件墨宝,我又看到了先生作画的整个过程,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幽谷松声  王宅明 作

还有一次,先生和我谈起了他的学画老师桂百铸先生、李紫光先生,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先生还谈到解放前夕,他去贵阳拜见来贵州写生的关山月先生的情景,先生还收藏了关山月先生的一幅《鹰》。谈到自己的收藏,先生的脸上充满了自豪,齐白石、王雪涛、宋吟可、孟光涛等大师、名家的作品先生皆有收藏,只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先生的许多收藏品丢失了。随后,先生从柜中取出他收藏的孟光涛、蒋梦谷、吴乾慧等贵州名家的画让我观赏,第一次见到名家真迹的我,在先生的讲解和分析中眼界大开,如“贫儿暴富”。后来,先生谈起了当年和宋吟可、孟光涛、刘知白、蒋梦谷等先生一起交流、作画的往事,先生感慨万千,完全沉浸在对那段美好时光的回忆之中……

烟波万状 王宅明 作

先生是安顺人,一生安贫乐道。数十年来,苦心孤诣,不求闻达,在工作之余,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对山水画艺术的追求上。在和先生交谈中得知,先生和安顺市的王松年先生是贵州省美术家协会成立之时的首批成员,是安顺地区最早成为省级画家的画坛前辈之一。先生一辈子追求艺术,以艺术陶冶情操,完善自我。先生不仅在国画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雅好京剧,是一个演唱水平颇高的京剧票友,在先生家的客厅中,我曾见先生当年身穿戏服表演京剧的大幅黑白照片……

黔山多春色  王宅明 作

先生是1986年因病逝世的。1989年5月,为了纪念先生,安顺地区文联、安顺地区美术家协会与平坝酒厂联袂在安顺举办《王宅明先生中国画遗作展览》,展出了先生生前创作的一百余幅山水、花鸟画作品。这些传统功底深厚的国画作品,充分显示了先生在国画创作上所取得的成绩。

云山养年 王宅明 作

转瞬之间,先生离开人世已三十一年多了。随着自己人生阅历的增长和山水画创作道路上的学习、探索,我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当年先生不仅在技术层面将我引领上了一条中国山水画学习的正确道路,而且他勤勉求索、以艺为乐、不求闻达的一生,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风范。

清溪流长 王宅明 作

眺望天山  王宅明 作

· 作者简介

焦玉卿:1988年毕业于贵州安顺师专美术专业。2000年结业于全国第二届中国画研修班。现供职于贵州安顺市平坝区文化馆,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顺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顺市民革中山书画院副院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