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后印象派浅谈

“后印象主义”(Post—Impresionsm)一词,是由英国美术批评家罗杰弗莱(RogerFry)发明的。据说,1910年在伦敦准备举办一个“现代”法国画展,但是临近开幕,画展的名称还没有确定下来。作为展览组织者的罗杰弗莱事急无奈,便不耐烦地说:“权且把它称作后印象主义吧”。这一偶然而得的名称,毕竟还切合实际,因为参展者都是印象派之后的画家。

塞尚作品

以后,“后印象主义”便被用来泛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其中杰出者有塞尚、凡高、高更和劳特累克等。实际上,后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社团或派别,也没有共同的美学纲领和宣言,而且画家们的艺术风格也是千差万别。之所以称之为“后印象主义”,主要是美术史论家为了从风格上将其与印象主义明确区别开来。

《戴帽的自画像》,塞尚作,1897--1882年,油画,65x51厘米,伯尔尼美术馆藏。

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在描绘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光色变幻效果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他所关注的,是在画中通过明晰的形,来组建严整有序的结构。凡高和高更则专注于精神性与情感的表现,其作品渗透着某种内在的表现力和引人深思的象征内涵。

《水果盘、杯子和苹果》,塞尚作,1879—1882年,46×55厘米,巴黎,勒内勒孔特收藏。

后印象主义绘画偏离了西方客观再现的艺术传统,启迪了两大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即强调结构秩序的抽象艺术(如立体主义、风格主义等)与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主义(如野兽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等)。所以,在艺术史上,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

《穿红背心的少年》,塞尚作,1895年,油画95.5×64厘米,苏黎世,比尔勒收藏。

代表人物有 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 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 及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等。

《玩纸牌者》,塞尚作,1890年—1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圣维克多山》,塞尚作,1904—1906年,油画,73×91厘米,费城美术馆藏。

《自画像》,凡高作,1889年,油画,65×54厘米,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吃土豆的人》,凡高作,1885年,油画,82×114厘米,阿姆斯特丹,国立文森特凡高艺术馆藏。

《向日葵》,凡高作,1888年,油画,95×73厘米,伦敦,泰特画廊藏。

《星夜》,凡高作,1889年6月,油画,73×92厘米,纽约现代艺术馆藏。

《带光环的自画像》,高更作,1889年,油画,88×57厘米,华盛顿,国立艺术 馆藏。

《布道后的幻觉》,高更作,1888年,油画,73o×92厘米,爱丁堡,苏格兰国立画廊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