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辛酉政变”中肃顺失败的真正原因
1861年11月,慈禧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震惊中外的“辛酉政变”,一举拿下被咸丰临危授命的“顾命八大臣”,其中,载垣、端华被赐死,肃顺被处决 ,其余人等,要么流放、要么革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慈禧和恭亲王联合执政的局面就此拉开,满清的历史就此改写
关于慈禧的是是非非,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我们要探析的依然是肃顺等人失败的原因所在。有人说是肃顺的麻痹大意,有人说因为奕䜣和慈禧的合谋,也有人说因为奕䜣的背后有西方国家的支持,还有人说因为僧格林沁和胜保等军队将领倒向了奕䜣,一句话——肃顺在天时、地利、人和上,没有占到任何一个层面,于是乎,他的失败好像也就无可避免了。然而,在总结完所有因素之后,却有一点被人们严重忽略,那就是根深蒂固的正统皇权思想对人们的影响
其实,在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对“皇权”的维护都是十分普遍的,欧阳修对此的评论是:
正统之序,上自尧舜,历夏商周秦汉而绝,晋得之而又绝,隋唐得之而又绝,自尧舜以来三绝而复续
(欧阳修《正统论·下》)
其中最著名的应该要属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乞丐、和尚出身,对来之不易的皇权的维护比任何人都强烈,他曾定下规矩:一旦发现有朝臣弄权,各地藩王皆可举兵“清君侧”。这种制度性的条例,对所有大臣都是一种强力震慑,也是对皇权的最大维护,只可惜,被朱棣钻了空子,造成了“靖难之乱”。封建社会对皇权的维护犹如对儒术的推崇,久而久之,就会深入人心,形成一种潜意识上的“理所应当”,大清朝的“辛酉政变”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发生的,所以,它和皇权思想有着莫大的联系
流行理论
要确定“皇权思想”的影响,咱们首先分析一下肃顺失败的几种流行说法:
一:“麻痹大意”说
早在咸丰皇帝没有去世时,肃顺就曾竭力劝导皇帝模仿汉武帝、除去皇帝生母慈禧,但是,真正做主的还是咸丰,这根本由不得肃顺。有些人说肃顺在咸丰死后没有除去慈禧才是他的麻痹所在,拜托,当慈禧成为皇太后之后,肃顺已经没有任何杀掉慈禧的理由了,冒然行事,他是想引起众怒吗?
所以,“麻痹大意”说就站不住脚了
二:“洋人主导”说
从很多史料都可以看出,洋人确实有扶持奕䜣的意图,《历史教学》中对于英国人的记载是这样的,他们声称:
恭亲王及其同僚之操权,符合双方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应以温和的态度获得恭亲王及其同僚的信任,消除他们的恐慌,希望迟早总会发生变动,使权力落到他们的手中
政变后,英国驻华使臣在给英国首相的信中也说:
在过去的十二个月中,造成了一个倾心于并相信友好交往可能性的派别,有效地帮助这一派别掌权,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成就
(《普鲁斯至罗素函》)
除此之外,在政变之前,英国驻广州领事也曾经大肆宣扬过要“变更皇位”;
虽然有一大堆的史料在案,但是,充其量也只是表明奕䜣更符合洋人的实际利益,如果要在肃顺和奕䜣之中做出选择的话,洋人会选择奕䜣;并没有证据能证明洋人参与、甚至主导了此次政变。
如果这还没有说服力的话,可以参考一下庚子年前的封建满清。当时的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国家,但是,洋人想更换皇帝的愿望却也始终未能实现,更何况再提前40年,想颠覆满清政权实在是无稽之谈。
三:“军队倒向”说
诚然,当时胜保和僧格林沁已经完全掌握了京城一带的兵马,他们的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局势的发展。相比肃顺,他们与奕䜣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一点,但是,肃顺掌权时并没有和这些人形成直接冲突,在“政变”这样的重大抉择时刻,他们最终选择奕䜣,肯定还有其他原因。什么呢?皇权思想的束缚
咸丰临终对皇权的维护
其实,如果仔细梳理咸丰临终的几项重要安排的话,就会发现,一切安排都是围绕着“皇权”而进行的:
1,排挤奕䜣
有人可能不同意这个说法,但是,咸丰对于奕䜣的成见好像从来就没有消除一样。先是皇位之争,后来在奕䜣母亲的封号上也起了较大的分歧,但这些“私怨”都不能成为将奕䜣排除在“八大臣”之外的主要原因,咸丰显然有更长远的考虑
奕䜣的才能是得到所有人认可的,也包括咸丰,他临终前之所以打压奕䜣的目的,是因为害怕出现第二个多尔衮。顺治前期,虽然顺治是名义上的皇帝,但是,皇权却被多尔衮完全独揽。若不是多尔衮出了意外,顺治的“傀儡皇帝”还不知道要当到什么时候呢?咸丰断不会放任这种威胁到皇权的事情发生;
2,顾命八大臣
这些人都属于“臣子”的范畴,虽然肃顺、端华、载垣和皇室有点血脉关系,但严格来讲,他们已经算是“远亲”了。这些人成为臣子的那一天起,就已经被钉在了“忠君爱国”的道德架上,他们的职能就是辅佐皇帝、维护皇权;
3,两方大印
在将奕䜣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后,咸丰就安心了吗?不,肯定不会,因为历史上除了有个多尔衮之外,还有一个人叫做鳌拜,而且鳌拜弄权一点也不逊于多尔衮。所以,咸丰还得考虑如何制衡'顾命大臣’,于是,“御赏”和“同道堂”两方大印就随即产生
这两方大印不但是为了约束顾命大臣,也是为了维护皇权。谁能代表皇权?年幼的皇帝同治和正宫的慈安皇太后。除了皇帝,也只有他们能真正代表皇权、并且代表真正的皇权。
咸丰皇帝晚期,虽然意志消沉,但他算不上昏庸,一个皇帝临终能考虑的,他都考虑了。只可惜,本来是为了维护皇权、平衡权力的安排,却因为漏洞百出,引发了更为激烈的权力争斗。然而,有一点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他明知同治年幼、慈禧会以生母的身份暂时行使“同道堂”的权力,久而久之,势必会对精心维护的皇权构成威胁,可他还是这么做了,为什么?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也觉得柔弱的慈安不是顾命八大臣的对手,所以,不得不铤而走险、让更为强硬的慈禧成为制衡八大臣的利刃
肃顺、慈禧博弈中“皇权”的影子
由此可见,咸丰的临终安排里,处处都透露着对皇权的推崇和维护,不但如此,在咸丰去世后,各方势力的角逐也都是围绕“皇权”而展开的,尤其是肃顺等人在和慈禧的博弈中屡次落败,背后都是“皇权”的影子
事例一:封号
我们都知道咸丰死后,慈安和慈禧都成为皇太后,其实,她们的封号并不是同时得到的,慈禧的封号比慈安的晚了一天。一天能说明什么吗?太能了!
咸丰病逝的当天,皇后钮钴禄氏就被尊奉为皇太后,也就是慈安皇太后,而那拉氏并无任何晋封,这与朝廷的礼治不符。因为古代宫廷向来推崇“母以子贵”,老皇帝驾崩后,新皇帝的生母往往都会得到加封,但是肃顺等人为了压制那拉氏的权力增长,硬是将此事按了下来。可是在第二天,又不得不将那拉氏封为皇太后。为什么?因为这是“祖训”,而违背祖训也就表示着蔑视皇权的存在,肃顺等人还真不敢在“皇权”上惹了众怒;
事例二:限权
咸丰去世后,在政事的处理上,刚开始都是八大臣拿定处理意见,皇太后只需要盖印就行。但是慈禧对此却十分不满,后来甚至拒绝盖印,让八大臣怒不可遏又无可奈何,他们知道慈禧是在“要权”。不得已,肃顺等人只得同意将奏章呈送两宫皇太后过目后再行定夺
肃顺等人的妥协又是那拉氏的一次胜利,让很多后人想不通,甚至还因此指责肃顺的“懦弱”。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已经不单单是肃顺和慈禧的较量了,肃顺忌惮的是慈禧背后不可侵犯皇权。一方面,慈禧手握“同道堂”印章,这是咸丰帝的遗命;另一方面,慈禧是当今皇帝的生母,已经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太后,不客气地说,她已经完全有资格代表正统皇权了。而历史上所有敢于向皇权发起挑战的大臣,往往都没有什么好结果,肃顺等人若是继续坚持的话,又将处于众矢之的;
事例三:垂帘
得到皇太后的册封,又开始批阅奏章,按说,慈禧垂不垂帘都不影响她“掌权”的事实,但是,对权力有着莫大野心的慈禧却认为只有“垂帘”才能真正算是掌权。于是,那个山东道御史董元醇的奏折就成为了契机
董元醇的奏折中,不但呼吁“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左右不得干预”,而且还请求“于亲王中简派一二人,令同心辅弼一切事务”。这必然遭来肃顺等人的反对,他们以新皇帝的名义下旨进行斥责:
该王大臣等受皇考顾命,辅弼朕躬,如有蒙蔽专擅之弊,在廷诸臣无难指实参奏,朕亦必重治其罪......董元醇所奏,尤不可行
(《清代档案史料丛编》)
这道谕旨被慈禧给扣了下来,结果,肃顺等人直接“罢工”以示抗议,慈禧将计就计,把董元醇奏折和肃顺等人拟的谕旨同时下发,才缓和了这一冲突。
这次事件有个细节,那就是,不管是董元醇的奏折、还是肃顺等人拟定的谕旨,都无一例外地将“维护皇权”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为了就是能让自己在“舆论”面前站住脚。由此也折射出封建制度下皇权思想的重要意义
尾话
表面看,肃顺等人的“罢工”似乎为自己扳回一局,但是,当慈禧将董元醇的奏章和肃顺等人的谕旨同时下发各省的时候,肃顺等人已经输了,因为慈禧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肃顺等人只不过是在打着“维护皇权”的幌子而在挑战真正的“皇权”,肃顺等人的“罢工”也会从“要挟”上升到“威胁”的高度,这势必为群臣所不容、为天下所不容
胜保、僧格林沁等人平素和肃顺并无过节,为什么关键时刻站在了奕䜣一边?这应该说是慈禧的“攻心计”起到了作用,不但激发了人他们心底对皇权的维护,同时也对肃顺等人公然挑战皇权的行为产生厌恶和排斥。如果说,肃顺等人在热河与慈禧的博弈尚且能被人们认为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的话,那么,将权利中枢移到北京的时候,肃顺等人就失去了所有的依持
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经过2000余年的演变,在清朝达到了顶峰,与之相随的封建皇权思想对人们的腐蚀程度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也许,从将那拉氏晋封为皇太后起,肃顺的败局就已经注定,他面临的是被皇权思想浸染至深的整个大清朝,而他手里的牌,却太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