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碎语(三十三)

试想一下,不真懂政治的人怎能不形成满嘴道德洁癖下的文明偏见?怎能不成为文明进步的反作用力呢?!所以,真正的哲学化当然很不容易,具备一定的文化,只是成为人的基础条件,还需要专业的哲学学习与思考才能晋级。

这里必须特别强调,有知识的人开始主动研究哲学,只是晋级的初步表现,至于是否真能最终晋级成哲学化的完人,还要靠其本人慧力形成的深度。只有那些慧力积累到顿悟的人,才能成为哲学化的完人。由此可见顿悟对于学哲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普遍重视。

哲学学习与宗教修行一样靠悟,缺乏悟的宗教是肤浅的,比如基督教相比于佛教就肤浅得多。

顿悟区别于渐悟,顿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需要有无数个渐悟才能偶然地触发一个不经意的渐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渐悟是哲学思考的必然,随时随地可以得到,而顿悟是一般人难以实现的偶然,因为渐悟是点滴道理的明晰,而顿悟是整体文明的不证自明。

这里说的不证自明,其实不是不证,而是不知道具体怎么证明的,因为长期学习的无数渐悟过后,不经意地豁然开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其中的逻辑是不可言说的,是不知怎么证的不证。

正因为顿悟是不知怎么证,又确定性明晰人类文明的整体性,所以才说真正的哲学化是对一切旧知识系统的再抽象和再整合。

只有通过再抽象,才能实现文明的再整合。只有实现文明的再整合,哲学人才能有效杜绝一切虚伪,做真人,做完人。

正因为顿悟的过程性的逻辑的偶然性和不可知性,所以哲学学习者们的再抽象能力是因人而异的,加之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把旧知识系统中零散的知识通过正确的方法论整合成一个普遍联系的系统就具有了更大的偶然性,只有克服了这种偶然性,哲学的普及化才能实现得更快更有效。

我不敢说自己真正顿悟了,我也不敢说我自己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系统,但我敢说我这样漫无边际的写作方式是在探索普遍联系下的反思路径,我在寻找这其中必然的渐悟与偶然的顿悟之间的必然性形成机制。虽然我只是个哲学白丁,但我知道匹夫有责的道理。

有人主张两次顿悟说,以区别我的一次顿悟说。我认为,从知识系统性、整体性的豁然开朗来看,真正的顿悟只能有一次,而他所说的二次顿悟是不成立的,因为豁然开朗的整体性是不能重复出现的。如果重复出现了,那说明所谓的二次顿悟者依然只是处在不真正觉悟的渐悟中,与真正的顿悟根本不贴边儿。

我认为,顿悟的不可言说一如佛家修行的涅槃,虽不可简单说清,但必须不停地传播下去,一如中国文化中的道一样,谁也表述不清,但各家各派都在围绕着这个抽象的道在展开数千年不变的研究与思考。

二次顿悟说的友人还在膜拜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家,而我则主张任何哲学学习都必须把一切先哲当做自己哲学成长路上的垫脚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迎合哲学的开放性,进而让哲学因此而更快得到终极化发展。

试想今日之人类文明,早已远超第一次哲学高峰的混沌,世界观和方法论均相对成熟太多,到了需要有人整理出相对清醒的整合思路的时候了。在这样的文明条件下,我们再膜拜于先哲的脚下,是对过去与未来的双重不负责任。

我这样的言论当然涉嫌狂妄,也期待有高人如雷贯耳的批评,但对于那些不得哲学化的人,我建议你还是谨言慎行的好,因为我正在批评你的消极与不作为,我不认为肤浅的你能轻易地发现我的逻辑漏洞。

我只希望有更多人能把自己过剩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哲学如何普及上来,因为我的理论对错与否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人类文明必须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跃迁式进步,这靠当今哲学工作者们安步当车式的研究思路是实现不了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