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看!十大关键词影响成都人未来五年生活

今天,是进入2021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最近的几天里,我们的朋友圈充斥着各种 “ 2020年度账单/歌单 ” ,一个个数据、歌名将我们拉回过去12个月发生的点点滴滴。

过去的每一分钟,都造就着如今的我们,而对于城市,更是如此。

今天,我们将刚刚与我们告别的2020年总结为十个「关键词」,收录那些聚光度最高、最具代表意义的事项、战略。

通过它们,我们或许能够看到成都如何收官 “ 十三五 ” ,也可能发现她将如何开启 “ 十四五 ” 。
2020年新年伊始的1月3日,许多人还沉浸在2020年的到来并对其充满期待之时,成都过去一年城市发展最核心的关键词登上了新闻联播的要闻画面 ——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截自2020年1月3日《新闻联播》

这是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法的首次出现,而中央给其定下的目标是:要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 (详情:向上智库 | 深度解读 “ 成渝双城经济圈 ” ,新在哪里?)。
4天后,成都市委常委会议上重点研究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提出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从此,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不再只是省级战略,而是被定调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
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当成渝地区的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涉及川内多个城市、多个区域、多个领域进入如火如荼建设的阶段,提高交通联动性成为首要任务。
12月21日,成渝两地实现公交、轨道“一码”通乘;
12月24日,成渝城际1小时直达列车首发,中间线路按最高时速350公里运营(详情:为了 “ 跑 ” 起来,成渝经济圈今年拼了);

今年1月3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一周年之际,这一关键词再次出现在了新闻联播中,据报道:一年来,川渝两地已签署近300个合作协议,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开工27个,平均每月有超过4个重大项目开工,完成投资超过350亿元;新开工建设南充至潼南、泸州至永川、开江至梁平、内江至大足4条高速公路;重庆两江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 截自2021年1月3日《新闻联播》

与此同时,成德眉资“两环三射”轨道交通网络应运而生(详情:成都外环铁路来了),川内各城也开启了“成渝双城经济圈第三城”的争夺模式(详情:谁是成渝 “ 第三城 ” )。
在国家战略的语境下,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都将是成都发展的 “ 关键词 ” 。
更多详情:成渝双城经济圈,惊现第三个省级新区!
成德眉资同城化,德阳最努力?资阳笑而不语!
德阳为了 “ 成德同城化 ” ,又干了一件大事!网友:北门不认输!
惊心六跳!眉山,你咋变成这样了?
S3线获批,资阳又躺赢!眉山、德阳酸了?
成都2017年提出的“十字方针”中占据首位的「东进」,在2020年由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向东,重庆向西”的时代语境以及大运会的举办在即,而进入了“疯狂建设”的阶段。
在整个“东进”区域版图之中,有两个红得发紫的节点,在2020年不断出现在成都人的话题榜之上 —— 东部新区与东安新城
4月28日,四川省政府同意设立成都东部新区,规划面积达729平方公里。一时间,许多问题涌现在成都人脑海中:为什么成都要建立东部新区?东部新区未来会长啥样?我们也专门撰文解答:关于东部新区,你最想知道的10个问题
去年以来,东部新区几乎每一个大动作都引得全城关注。

2020年1月1日, “ 城市之眼 ” —— 丹景台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5月6日,省委、省政府为成都东部新区授牌

9月27日,地铁18号线开进东部新区;

11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功完成首次校飞

12月24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空管工程正式通过竣工验收 ……

12月数据显示,东部新区在建项目140个,计划总投资1971亿元,已完成投资927亿元,已成功引进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及数据服务基地、当代集团人福医药研发生产基地及当代教育园区等重点企业,引资439亿元;已获得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达13000亿元
更多详情:向东,大幕已拉开!与东部新区第一次亲密接触
豪气干云!东部新区的道路准备这样命名……
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体开工,东进速度实在可怕!
我们把视线从东部新区收回龙泉山脉以西 —— 面对今年将正式举行的大运会,作为主会场的东安新城也正在蓄势待发。
5月,东安湖体育中心综合小球馆封顶,东安湖公园下穿隧道主体结构完工;
6月,成都东安湖图书馆(媒体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12月,东安湖体育公园景观工程全面铺开……

△ 东安湖体育公园景观效果图

更多详情:大运探馆系列3:东轴沿线4大场馆撑起东进门面!
大运探馆系列2:东安湖体育公园的震撼,超乎你想象!
从青龙湖到东安新城,东轴加持下的城东让人惊叹
“ 东进 ” ,将彻底改变成都的传统空间结构,以不破不立的勇气,拥抱大格局、可持续、具备更多可能性的未来。
在 “ 一带一路 ”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等国家语境下, “ 东进 ” 肩负着超越城市单体的历史使命,引领中国西部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
公园城市,2018年被写入全新 “ 成都总规 ” 的新概念,如今已成为一切城市建设的原则。
2020年10月,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成功举办。透过论坛,我们可以看到,成都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之路上,坚持着 “ 人城产 ” 逻辑
△ 来源: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PPT
从把经济、产业放在第一位的“产城人 ” 到将人的需求放在首位的 “ 人城产 ” ,是成都在城市建设上的逻辑转变,生态被融入到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成都将变得更加宜居、宜业。
3月4日,成都公布《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优化提升(公示版)》,提出将打造 “ 可进入、可参与、可感知、可阅读、可欣赏、可消费的高品质城市中心公园,彰显成都公园城市魅力的世界名片 ” 。
规模巨大的环城生态区,还只是成都全面塑造“青山绿道蓝网”城市空间形态的“一环”,过去五年,无数绿道、公园建成,无数河流得到治理,成都累计建成天府绿道4238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0.2%,清泓环绕、蓝绿交织的大美形态加速呈现。
而产业,则被融入到了这些 “ 蓝绿空间 ” 之中——2020年,成都的66个产业功能区渐次成型,在这些产业功能区中,规划建设54个高品质科创空间。更多详情:首爆| 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蓝皮书发布,这四个地方要火
这一年,这些产业功能区吸引了全市90%以上新增引进项目,新增市场主体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二。

6月24日,快手直播电商总部项目、百度智能驾驶项目落户;8月20日,网易成都数字产业基地、腾讯新文创总部项目落户;8月25日,字节跳动创新业务中心落地;9月29日,滴滴西部创新中心落户……

10月批复的成都港规划,更将产业、娱乐、生活融入锦江。从历史维度来看,它可以说是一种复兴。在现代语境里,其又被注入了 “ 绿色生态 ” “ 大都市慢生活 ” 等阐释,归根结底,是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输出。
2010年9月27日,成都的首条地铁 —— 1号线正式投入运营。2020年9月27日,成都地铁开通十周年之际,通往东部新区的地铁18号线首开段正式开通。
12月18日,成都地铁“五线齐发”的新闻攻占了成都的各大热搜榜首。那一天,成都地铁6、8、9、17、18号线(非首开段)集中开通运营,使得成都成为国内首个年内一次性开通5条新线的城市
至此,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550公里,达到558公里,全线车站达373座,其中换乘站46座,成都也正式跻身国内轨道交通 “ 第四城 ” 
“ 五线齐发 ” 当天,成都又公布了一份重磅文件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方案公示》55条线路轨道优化线网浮出水面。
随着轨道交通加速成网,与轨交共同生长的TOD也乘着东风扶摇直上。

3月26日,《地铁骡马市站TOD一体化城市设计方案》顺利通过市规委会审定;

5月11日,成都轨道集团发布首张TOD地图,首批16个TOD项目区域分布及项目特点激起千层浪;

此后,作为成都TOD建设的示范项目,陆肖站TOD 、双凤桥站TOD、梓潼宫站TOD中环TOD相继与公众见面,其中,陆肖TOD·麓鸣九天、双凤桥TOD·凤舞七里取得预售许可证,让诸多成都家庭跃跃欲试(详情:又一 “ IP级项目” ,揭示成都未来发展奥秘……)。

△ 陆肖站TOD效果图

当TOD从规划图纸变为可触摸、可进入的现实,从此,成都人多了一种接轨国际的生活方式。
更多详情:
武侯新城:光辉20年,TOD时代如何续写神话?
成都地铁,如何演绎下一个10年的1号作品?
成都地铁:峥嵘十年,地下成网,地上成城!
早在2019年12月,成都便印发了《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出要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8大消费场景。
作为2022年成都初步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载体,交子公园商圈应运而生。

△ 拍摄于2020年10月

3月初,交子商圈金融城区域的在建重点项目复工率达到100%;6月12日,作为交子公园商圈引入的首个高端百货业态,成都SKP项目正式开工;8月28日,交子公园商圈面向全球首发投资机会清单,新签约服务业项目50个,协议总金额877亿元,现场集中签约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澳门国际银行、深圳索信达全球研发总部、食享会西部总部、思佰益(中国)西南地区总部等项目。10月10日,成都组织专题研究交子公园商圈规划建设……更多详情:交子金融博物馆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交子公园商圈原来已经打造成这样了

除了交子公园商圈, “ 首店经济 ” “ 夜间经济 ” 依然是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关键词。
2020年1月,成都面向社会正式公布100个夜间经济示范点位,涵盖旅游、视听、文鉴、亲子、医美、乐动、学习、购物、餐饮和风情街区10类消费场景,详情:全国都在搞夜间经济,成都如何突围?
2020年,成都共吸引386家首店落户,100个夜间经济示范点位、数十条夜间风情街,暮色下的“成都味儿”使成都夜间经济发展迅速;
2020年,成都夜间骑行量位列全国第一夜间经济20强城市排名第三,更被评为2020网红夜经济城市……

△ 越“夜”越美丽的成都

不断丰富的消费场景,让城市人的生活更精彩,也让成都在游客眼中充满了吸引力。
6月3日下午,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亮相。《规划》中提出,成都将构建 “ 一核四区 ”空间功能布局。

△ 成都日报制图

2020年以来, “ 一核四区 ” 大动作不断。
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鹿溪智谷核心区的成都超算中心投入试运行;天府新区首个全面呈现的高品质科创空间 —— 天府海创园项目一期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四川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一批支撑项目正式启动;独角兽岛起步区呈现……更多详情:闷头苦干,天府新区这条溪谷的呈现度惊呆我了!

△ 独角兽岛起步区(图片来源:天府发布)

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5月起步区深度城市设计方案及重点地段概念建筑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公告正式发布;8月公园大道景观提升工程顺利完工;10月总投资100亿元的三峡集团四川能源投资总部项目及总投资120亿元的联东U谷未来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

△ 未来科技城起步区效果图

在“科技创新是第一驱动力”的时代,若成都能够在新经济、高科技领域取得更优秀的成绩,便可谓 “ 前途无量 ” 。
今年爆发新冠疫情以来,“ 韧性 ” 开始成为全国各大城市在发展中的关键词。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更是首次提出建设 “ 韧性城市 ”
*韧性城市: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的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长远的来讲,城市能够从过往的灾害事故中学习,提升对灾害的适应能力。*
成都于12月28日公布的 “ 十四五 ” 10项重点任务中便包含:提升城市智慧韧性安全水平,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市城管委主任王宏斌表示,将围绕城市安全、清洁、有序、便民的目标,实施城市管理+现代科技,城市管理+网格,城市管理+产业发展三个战略,“把成都打造成‘干净之城、美丽之都’。”

△ 兴隆湖

随着公园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全产业链的快速成型,成都的城市韧性与经济韧性也在日益提升——即使是受到疫情冲击的2020年,也保持了良好的经济运行情况。未来的成都,无疑将因对 “ 绿色发展 ” 的坚持而变得更有韧性。
近年来, “ 新基建 ” 悄然成为基础设施领域的关键词,2020年两会, “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7月7日,《成都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印发。
《行动方案》明确成都新基建的“四张网”包括:信息网、能源网、交通网、产业网。5G、TOD、高品质科创空间、特高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科创、新能源相关的词汇,被多次提及。

△ 成都日报制图

一座智慧城市、双千兆宽带城市、中国5G创新名城正在加速实现。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 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后, “ 双循环 ” 一词多次出现在国内诸多城市要闻中,成都也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
2020年,成都围绕重点产业国际供应链的需求,以国际运输供应链保通保运保供为切入点,持续稳定开行亚蓉欧班列,开通全货机航线、“客改货”航线等,多措并举畅通“双循环”;
而青白江的国际铁路港、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不仅是东蓉欧陆海新通道的支撑载体,更是链接服务中国西部、东盟、欧亚地区市场的陆港枢纽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3月27日,作为向西开放重要陆路运输的 “ 中欧班列(成渝) ” 开行已突破10000列;8月21日,四川省政府同意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8月26日,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的6000列,也是全国率先突破6000列的中欧班列;11月19日,首批宝马整车进口专列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开箱 ……

△ 来源:成都国际铁路港官微

点点滴滴的积累,让成都的外贸产业实现逆势增长 —— 1-11月,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566.4亿元,同比增长23.6%,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监管货值达225.8亿元,同比增长2.5倍,位列全国保税物流中心第一。
2020年12月25日,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为逆势增长画上圆满的句号。更多详情:看到德阳那么努力,没有地铁的青白江坐不住了!
无论是产业、经济,还是公园、消费,成都的每一个动作,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7月15日成都在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 —— 像成都人那样生活 ”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成都市商务局局长张金泉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回答: “ 宜居的生活文化,人们的生活态度,都是成都独特的生活品牌。 ”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成都从未忽略生态之大美,成都人也未曾丢失那份温暖与包容、乐观与泰然的生活态度。唯有包罗万象的城市,才是真正 “ 璀璨 ” 。或许,像成都人那样生活,就是对 “ 幸福感 ” 三个字最完美的诠释。
更多详情:
这两天的成都,被央视“组团”夸上天了!
史上最体贴的城管,原来在我大成都!
结语
2021年,全国正式进入 “ 十四五 ” 。新年伊始、 “ 十四五 ” 开局之际,成都便已好消息不断。
譬如,1月1日,首列中欧班列(成渝)号启程,从此成渝两地开行的中欧班列将全部冠以“成渝”名号,再不分彼此;东安湖体育公园景观工程预计今年春节前基本呈现;锦城公园一级绿道计划将在7月全线贯通。
“十四五”期间,成都将规划建设10000公里的天府绿道,串联起市民“回家的路、上班的路”,还将基本建成五大 “ 先行区 ” ……
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年的 “ 关键词 ” 或将迎来洗牌。不过正如前面提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进、公园城市、轨道交通等在接下来几年、几十甚至上百年里,都将是舞台的主角。
因为它们,正好指明了成都前进的方向。
 // 欢迎文末留言互动 // 
截止2021年1月31日
每篇“逆行2020”系列稿件
留言点赞达100且排名第一的留言者
我们都将送出《国家城市画册》一本
开始你们的拉票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