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魂
巍巍雁门,浩淼烟波。在2000余年的时光隧道中,强秦以险制塞,唐初傍塞建关,始有雁门关之称,此关距山西省代县西北约20公里,有“南控中原,北扼漠原”之势,素以“天下九寨,雁门为首”闻名遐迩。
一
据《雁门志》记载;"秦汉以为北边,代山高峻,鸟飞不过,中有一缺,鸿雁往来。代多鹰隼,雁过被害。惧其门不敢过,呼为巨门。雁欲过其山,必衔芦一枝,然后敢过。鹰隼见而惧之,雁得过山,即弃芦枝,因以名焉"。雁门关终因一个凄美的传说而得名,意在守德。大雁品格高贵,感染了无数政客、商贾、将士与黎民,演绎出缕缕璀璨的光芒永载史册,令古今多少骚客志士吟亢高歌。
雁门关的军事防御体系始建于战国秦汉,发展于魏晋隋唐,完备于宋元明清,有“两关四口三城六寨十八险隘十二联城三十九堡” 纵深庞大的防御体系。横跨三州十八县,纵横方圆数百里,因此才有“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称谓。据史料记载在此较大规模的战争发生过1000余起 ,陆游曾有 “全师出雁塞,百战运龙韬。” 的诗句,折射了雁门将士以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征战沙场,铸就了一代又一代封建王朝。我几曾途经京都锁钥山海关,登临河西走廊嘉峪关、玉门关等祖国著名关隘,亲临目睹后油然而生敬意,“得雁门而得天下,失雁门而失中原”之说名不虚传。那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仿佛听到昨天铁甲战车和马蹄沉重的声响,那声声凄楚的音符奏出了雁门文明的华章,也随之在各代王朝更迭中厚厚沉淀。
二
雁门关西门上方刻有“地利”二字,但熟知“地利不如人和”。纵观历代帝王“得天下”者必须先“得民心”,一旦失去了民心,雄关长城纵有铜墙铁壁,也很难维系苟延残喘的万里河山。
每每途径人间杰作——雁门关隧道,仍不住瞧那零星矗立在历史角落里的残烟烽台,和那绵延横亘在几代人心灵中的风雨长城。滚滚红尘,雄风浩荡,掀起史海多少惊涛骇浪。名将纵能捍卫帝王的江山,但保佑不了百姓的家园,反而给自己举家带来许多不幸,象李牧、蒙恬、杨业父子、岳飞、等都被昏君奸臣所害,下场可悲。今修建靖边寺、李牧祠、杨家祠纪念他们,弘扬他们那种执着无私的雁门情怀和崇高的英雄气概,以垂范后人。
从西汉王朝开始采取守关与“和亲”双轨制,以后历代王朝效仿,直到明朝。在“和亲”的同时开放了“关市”,关内的铁铜瓷器、丝絮、金帛、种子等物品和关外的马匹牛羊等牲畜以及大量皮毛、毡球等物品得到交流。 “关市”使两族人民互相经济文化得到交流,也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唐代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不修长城,胸怀四方,诗人武平有“广化三边静,通烟四海安”的美誉,可见“和亲”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联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也促进了相互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