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生||野性芦芽
当印度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撞到一起时,翻开了地球地貌新的一页。世界屋脊迅速隆起,开启了第一幕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诞生了世界第一高峰等一系列山脉。这时,芦芽山也皇而堂之的矗立在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黄土高原上。
假如可把一亿年的时间浓缩为一分钟,那么,从空中俯瞰,地球包括陆地在内是一个不停喧嚣和掀动的海洋。当然芦芽山只是一抹小小的、浮动的浪花。但在浪花的顶端有一座巨佛——毗卢佛在与天地对话,它“覆慈云于中国、兴法雨于边方”,成功地撮合了芦芽山区雷与电、冰与火、风与云、山与林、灵与肉的盛大约会,将芦芽山区打造成一个原生态的、野性的王国,展示了一种彪悍的、超自然的美。
芦芽山——震撼之山。当毗庐佛把雷霆震怒时,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惊骇。芦芽山区的雨季来临,拧厉的层积云用阴沉的脸色把天空遮挡的昏天黑地,把世界装进了暗箱,惊悚的闪电倏然间把天空撕开,分贝极高的雷声在仿佛在人的头顶訇然炸响,随后带着沉闷的轰鸣向天边滚去,声响还未断开,几道连天接地的闪电又划过天际,把天幕劈成几块,漫天的惊雷四炸了,隆响震彻寰宇,磅礴的疾雨像天河决了口倾泻而至,天地茫然了。人类顿感到自身的渺小和无奈。
晴天,在高原洁净温润的阳光下,从芦芽山南侧的深壑里北望,更摄人魂魄的一幕又上演了。几百根擎天的巨大的石笋坐地通天,共同组成芦芽山峰。千仞绝壁竖立着向天横去,山顶急速飘飞的云彩令人眩晕,绝壁似乎要倾倒在山壑,石笋边垒砌叠加在一起的通向云间的磐石危耸在高空,似乎随时有坍塌的危险,令人从内心感到震颤。其实,芦芽山区最富震憾力的还是芦芽之美,那是自然的恩赐。
芦芽山——咆哮之山。来自西伯利亚高原的季风是芦芽山区冬日高声怒嚎的主角。数九隆冬,寒潮是勤奋的流浪者,密度极高的冷湿气流在大气压力差的护佑下一波接一波的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大范围转移,时速可达一百公里左右,与大地产生了极强的摩擦,于是芦芽山区呐喊起来了,恶风裹着飞驰的雪花刮的地动了、山摇了、林海喧嚣了。这种旷日持久的朔风像奔腾的万马激越地嘶鸣着势不可挡,恣意横行,猎取了群山的气温和动、植物的喧哗,宣告了对整个山区的霸凌,只留下空寂和仿佛还留在耳音里的吼声。
夏日,芦芽山区平添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形成了怒涛狂吠的日子。特别是三伏天,芦芽山区雨水偏多集中的暴雨,在顷刻间产生了巨大的爆发力,桀傲的山洪从两千七百多米的高山上倒灌而来,巨大的落差造就了水势之迅猛,水与山的撞击、与林的切磋、与石的沟通、与河床的亲吻,在不经意间产生了巨大的噪响,夹着山石和泥沙的湍流,肆意驰骋的、汹涌的、势如破竹般撒野在大山的沟壑中,如遇几十年不遇的狂雨,地完了,房完了,人完了,牲畜也玩了,灾难也来了。灰吼的怒水能把汾河川填满,能把在熟睡的孩子吓哭,触天狂啕的芦芽水展示了原始的、非人性的本色。站在芦芽山巅四望,无尽连绵起伏,遍野森林的群山,原本就是狂怒的巨兽。
芦芽山——荒蛮之山。人类和芦芽山都是从荒蛮走来,但人类进入现代文明时,芦芽山的荒蛮仍在延续。原始的物种还在伸张着野性,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下演绎着亘古不变的游戏。
浩瀚的林海看视平静,但那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茂密的森林在进行着生命的抗争。首先是植物间的抗争,植物按其生存适应性在不同海拔高度繁衍,在中高山区针叶林最具竞争力,落叶松、云杉、杜松、圆柏等林木为争夺宝贵的阳光奋斗拼抢,高大的树木将阳光霸为己有,吝啬到不给毗邻让空,包括自己的种子生存起来的小苗。只有喜欢阴湿的苔藓能在它的脚下生长。中高山的荆棘丛林更具繁茂,为争取生存的空间,互不相让,各种植物新陈代谢的速率很快是这里的特点。而在亚高山只允许荒瘠的草甸生长。
动物的王国更是一个蛮横的世界,被强食的弱肉是维持这个世界食物链最杰出的奉献者。各种禽类、啮齿类、爬行类动物在享用芦芽山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各种果实时,成为它们天敌的猎食对象。大型猛兽在这里已基本绝迹,只有獾子是常见的食肉动物。但猛禽仍在,金雕和岩鹰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勤奋地逡巡着自己的领地,雕鹄则是黑暗中的抢劫者。山林中野猪是最野蛮的灰锤,它坳直刚毅的性格使然。能战胜它的只有人,但掠取它时有极大的风险,如不能一击致命,它会立即发起进攻,成年的野猪速度惊人,咬合力极强,一口能咬断碗口粗的红松树,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它以农田和植物的果实为口粮。所过之处狼藉一片、尽被糟蹋。纯自然的生态系统是这里的特点。
当人类改变自然的力量在急速扩张时,芦芽山的野性保存了大自然最完美的一面,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已成为这里人的意识和习惯。那座毗庐佛仍在静观一切。
2019年1月7日
作者简介
刘兰生,1962年生,山西大学中文系汉专毕业,宁武煤业集团工会工作。一生酷爱文学,不求闻达,专注怡情。诗歌、散文、小说、论文等均有涉及。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心灵之窗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