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师到底是谁,这一细节暴露了孙悟空的前世今生

漫夜微寒,紫炉煮酒。咱们今天,谈一谈孙悟空的前世今生。
央视86版《西游记》一出,孙悟空之名仰沸海外。众所周知,他是花果山顶的灵石里蹦出来的一只猴子,如来佛祖曾称他为'灵明石猴’。
但那块灵石到底是什么东西?电视剧和各种传说都没有提及。众说纷纭,大多数人都认为,那块石头是女娲补天剩下的神石。
到底是与不是,咱们详细分析分析。
本文从一些人物,诸多地点,以及上古神话中推断孙悟空的真正来历。
捕风捉影也罢,穿凿附会也罢。只为博诸君一乐,不喜可喷。
先从花果山的地理位置说起,《西游记》原著是这么写的。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
大概意思是,世界之间有四个大洲,分别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北俱芦洲。四个大洲之外的海上,有一个傲来国,国中有一座名山,就是花果山。被称为十洲祖脉,三岛所向之地。
但在这里,第一个矛盾出现了。
既然世界上只有四个大洲,那么十洲又是哪里?三岛又是什么地方?
笔者认为,这是吴承恩开篇的一个小伏笔,暗示本书的故事,融合了上古神话、佛家、道家的世界观而来。
本文分析孙悟空的前世今生,就是基于这三个不同的文化领域。
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说的是上古神话,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有了三皇五帝。普遍认为的三皇为神农氏、伏羲氏和燧人氏;五帝为黄帝、帝喾、颛顼、尧、舜、禹。
吴承恩为什么这么写?
因为道教神话与上古神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盘古死后,一气化三清,生了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
道教里的三清观,供奉的就是这三位道家开派祖师。
言归正传,四大部洲和十洲有什么区别?
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北俱芦洲是佛教里的世界观。细究起来很复杂,本文只谈孙悟空的身世,对于佛教世界观不做详究。
各位只需要明白一点,四大部洲跟十洲是两个宗教体系,在空间意义上没有任何关联。西游记中的世界观是一个佛道的融合产物。
道教称距陆地遥远的大海之中有三岛十洲,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十洲为瀛洲、玄洲、长洲、流洲、元洲、生洲、祖洲、炎洲、凤麟洲、聚窟洲。三岛为昆仑、方丈、蓬莱丘。
妙就妙在这里。
吴承恩将佛教和道家两个不相干的世界观融为一炉,又将花果山定在一个很微妙的位置。并不属于四大部洲,而是十洲祖脉。
这么写意欲何为?
笔者认为,这是在为后来佛教和道教之争做了铺垫。孙悟空生自道家名山,最后却入了佛门。由此可窥见一缕吴承恩的真正意图。
道家和佛教之争,暂且按下不表。
关于孙悟空的诞生,《西游记》原文是这么写的。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大概意思是说,花果山上有块仙石,块头很大,上面又九窍八孔,暗合九宫八卦。后来,仙石受天地灵气孕育,最终蹦出来一只活生生的猴子。
既然仙石上的窍穴暗合九宫八卦,足以点明孙悟空的身世跟道家有关。所以,就需要从道家神话中寻找他的前世今生。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说的一二三,并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万物从少到多的复杂演变过程。每一种事物诞生都暗合道迹,不能无根而生。
花果山上的那块灵石也是如此。
既然《西游记》中的线索断了,那就要从其他著作中寻找蛛丝马迹。
吴承恩死后,同为明朝时期的许仲琳写了一部传奇神话《封神演义》,或许为孙悟空的身世提供了一些线索。
在这里,笔者要强调一句。神话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记忆传承,后人承继前人进行创作,无形中,为神话的铺展和发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封神演义》的故事各位耳熟能详,故事脉络不再赘述。
要说孙悟空的身世,其中不得不提《封神演义》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石矶娘娘、陆压真人、杨戬、女娲娘娘、梅山七怪之首袁洪。
先说石矶娘娘,虽然她跟孙悟空的身世关系不大,但其存在提供了花果山上的灵石为补天神石的重要依据。
这位人物最早出现在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是一个十恶不赦的魔头。哪吒下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除掉她。
在后来的《封神演义》中,石矶娘娘的身份被点出,是一块女娲补天的神石所化。修炼数万年的大妖怪。本来也不算太坏,只是哪吒降世的一场因果葬送了她的性命。而且,死得极其冤枉。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众所周知,哪吒小时候是个捣蛋鬼。有一天,他贪玩,拿了父亲李靖的乾坤弓和震天箭,吃饱了撑的射出一箭。
千里之外,石矶娘娘的徒弟碧云童子正在采药,正巧被震天箭射穿了喉咙而死。采个药还被人用炮轰?你说冤不冤?
更冤的还在后头。
石矶娘娘是位隐修大妖,怎能见徒弟冤死不管?一怒之下,拿着震天箭去陈塘关找李靖讨说法。刚一见面就大显神威,祭出法宝八卦云光帕,李靖毫无还击之力,就这么被收了。
哪吒见老爹被欺负,小暴脾气上来了。先祭出乾坤圈劈头盖脸打来,谁想一个照面没打就被收了法宝。接着,他又祭出混天绫,同样被石矶娘娘收走。无奈之下,哪吒向师父太乙真人求助。
要说太乙真人可不简单,身为元始天尊十二徒弟之首,也就是姜子牙的师兄。但要说法力,还真比不上修炼数万年的石矶娘娘,奈何人家后台实在太硬。而且,这老帮菜还是出了名的护短。
见徒弟被欺负,太乙真人上来就跟石矶娘娘打了一场,结果还真打不过,最后被逼到了洞府。实在急了,祭出元始天尊赐下的至宝——九龙神火罩。
石矶娘娘被罩在里面,活活被九龙神火烧死了。
本来徒弟冤死,人家也只是来讨个说法,也没说要打要杀。可哪吒不讲理,他师父太乙真人更不讲理。石矶娘娘就此冤死,化作一块五彩神石,自此没了下落。
石矶娘娘本来是个不起眼的人物,却为补天神石化形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猜测,花果山上的石头可能是补天神石。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可能。我们还要继续验证这个可能的真实性。
接下来就要提到一个关键性人物,梅山七怪之首的白猿妖怪——袁洪。
袁洪在《封神演义》中的形象很精妙,原形是由白猿修炼得道。其身高八尺有余,相貌英伟,有千年道行,精通八九玄功及多种妖术,能日行万里,神通广大,武艺高强,手使一条铁棍,生性凶狠,喜爱打杀。
用得兵器是铁棍,凶狠好杀。这跟《西游记》原著中的形象很相似。
更巧的是,他会使'八九玄功’。这种神通听起来很陌生,但说起其具体能力,各位可能就明白了。
八九玄功的主要能力就是七十二般变化。
这种功夫不只是袁洪会,二郎山杨戬也会。更巧的是,菩提老祖交给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可能也是这种神童。
原本上古神话对于妖怪是很友好的,袁洪本不用死,可惜被商纣王招安,站在了伐纣大军的对立面。
姜子牙率军攻打游魂关,而袁洪正是的关守。第一场仗是跟杨戬和哪吒打,最终没打出个结果,跟当时两人讨伐美猴王何其相似。
打不过怎么办?叫人!
正愁姜子牙打算喊什么人来助阵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了。女娲娘娘带着重宝山河社稷图而来,点名让杨戬带着法宝去擒杀袁洪。
这就奇怪了,很奇怪。
袁洪再强也只是个占山的妖怪,怎么会惊动女娲娘娘?
女娲是谁?可是一位超脱道家体系的先天巨神。天塌了都能补上,为什么要为了一个小妖王亲自过来?还动用了重宝山河社稷图?
从里到外都透露着不正常。
杨戬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抄了山河社稷图再战袁洪。结果可想而知,牛刀杀鸡,袁洪被收进山河社稷图,在里面吃了颗桃子,好像吃坏了肚子,被杨戬擒回了姜子牙账下。
妖怪抓回来了,还是对面阵营的妖怪。不杀不足以震军心。
姜子牙大手一挥,让杨戬拿了袁洪去打杀。这个时候,相似的一幕又出现了。这袁洪根本是杀不死的。砍到一颗猴头,顿时又长出来一颗。姜子牙气坏了,请出了一样飞刀法宝,轻易斩了袁洪。
这飞刀看似普通,其实也大有来头。由道教里的神秘散仙——陆压真人所赐。
陆压真人是什么人?翻遍各种传说,笔者都没弄个明白。其身份跟《西游记》里的一个人物很相似,那就是孙悟空的第一任师父——菩提老祖。
据说,菩提老祖的洞府在方寸山的斜月七星洞。但神话传说里根本就没有这号人物,更没有这样的洞府。
为什么?
根据历史推断,菩提老祖是介于道家和佛家之间的一位大能。各位不妨猜个字谜,【斜月七星】打一个字是什么?
答案:一个'心’字。
吴承恩和许仲琳都活在明朝。菩提老祖的原形呼之欲出,是谁呢?他就是集儒释道三家于大成的一位圣人,'心学’的开创者——王阳明。
王阳明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圣人,比如近年来泛起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就是心学的精髓思想。
陆压真人、菩提老祖,都是与世无争的大能者。而他们在《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的出场,看似只是跑龙套,实际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说陆压真人,他为什么要赐下法宝杀袁洪?这样一个小妖王,竟然惊动了女娲和陆压两位高级人物。
背后有什么样的暗喻?
破案了,事情的经过应该是这样的。
女娲的山河社稷图的确困住了袁洪,而他却并没有死。飞刀法宝杀死的袁洪只是一个替身,被陆压真人施展了某种障眼法,目的可能是为了拖延时间。
而在此期间,山河社稷图飞向了一个地方,正是傲来国。
袁洪最终变成了什么?一块石头。既然被女娲娘娘改头换面,那就应该是补天神石不假了。
孙悟空的来历昭然若揭。
可这是为什么?
女娲娘娘和疑似菩提老祖的陆压真人,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的救走袁洪,让他经历一千五百年的风吹雨打,蜕变成最后的孙悟空呢?许仲琳为什么要这么写?
话接前文,还要提及佛道两家的争端。
明朝时的道家很强势,跟禅宗的矛盾由来已久。根据《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的诸多映射,可以推断,吴承恩和许仲琳明面上顺应道教,实际则是偏向佛教一方的。这样不动声色的拉踩之功确实了得。
《西游记》中孙悟空暗合道韵而生,却把天庭搅得鸡犬不宁,诸多神圣都治不了他。最后,却被如来佛祖的一巴掌干掉了。也足以说明吴承恩的价值导向。
说回菩提老祖。
孙悟空大闹五庄观,一怒之下推倒了人身果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菩提老祖帮忙,谁想他连见都不肯见一面。只是告知孙悟空,他也不肯惹镇元大仙,不愿跟道家有牵扯。
以菩提老祖的能力,想要倒转乾坤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可他为什么没有出手,而是让孙悟空去普陀山找观世音菩萨?
可能从侧面印证,王阳明的心学介于佛道之间,不争和吸收的态度。
再说回女娲和陆压真人瞒天过海,让袁洪化作石头,一千五百年后变成孙悟空。
表面上看,袁洪是什么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变成了什么。
孙悟空由妖入道,又反叛成魔,最终被如来感化,为众生去西天取回佛经。世人皆以为他成就了佛果,而笔者却认为,孙悟空既非道家也非佛家,而心学的一个典型人物。
想他最初学神通是为了长生,得了长生却又骄狂。闯下弥天大祸,最终皈依佛门寻求救赎。
然而,抵达西天并不是重点,又跟师徒几人带着佛法回到中土,用己身的努力去普度众生。
这种大无畏、无私心的普世之道,正是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精髓所在。可谓集儒释道三家于大成。
话到这里,咱们再谈一谈王阳明的生平履历,可能会更有一番感喟。
王阳明生于显赫的家庭,父亲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五岁仍不会说话,却默读祖父留下的诸多经典。
十二岁时,母亲去世。深受打击,却抒发了高远志向,认为“科举并非是一等重要的事”,“天下最紧要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
正统年间,朝政腐败,义军四起,明英宗被蒙古瓦剌所俘。国君受辱,给王阳明留下了极大的阴影。发誓要学好兵法,为国效忠。
十七岁时,大婚当天,王阳明不知所踪。原来那天是碰到了一个道士,两人畅谈一日,第二天才被老丈人接回去。
十八岁,王阳明接触了'格物致知’以及程朱理学,对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什么都没有格出来,人却病倒了。从此,他对程朱理学产生怀疑。
二十一岁,王阳明中举,次年靠进士不中。二十五岁再考,又不中。父亲安慰他,他却这样说:“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二十八岁终于考中进士,入朝为官。
三十五岁,因耿直触怒了宦官集团,被贬至鸟不拉屎的贵州龙场。
就在那时,他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从此,踏入了圣人之列,史称'龙场悟道’。
后来,王阳明在江西用毕生所学,平定盗匪之乱,平定宁王反叛。无一不印证其'知行合一’的精髓思想。
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五十三岁在绍兴开办了阳明学院,阳明心学开枝散叶。留下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三年后,王阳明病逝。
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丧过江西境内,军民穿着麻衣哭送。先前因平定宁王叛乱封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隆庆时追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王阳明的一生,又何尝没有孙悟空的影子?
初心向道,由疑成魔,魔为佛度,由佛化心。
综上所述,孙悟空的前世今生分析完毕。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扫描二维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