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书入画

关于引书入画

古来善书者多善画,善画者多善书。大凡开一代风气的绘画大家,同时也是书家。元代的赵孟頫,明末的董其昌,清代的八大、石涛、郑板桥,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这些影响深远的画家们,无不精通书法。究其个中缘由,都是因为他们注重书法用笔,做到了引书入画。

中国画千古以来,都在强调用笔。这个用笔又有两个方面的境界。一是依据于景物对技法的需要,应物象形。这个用笔是基础,是一定要娴熟的。比如我们画一只飞鸟、一棵树木、一株兰花,传统的技法一定要掌握。而且这种传统跟我们的书法传统是一样的,从甲骨文、真草隶篆一直走过来,是有人文气息充溢其中的。绘画一开始就是线描,顾恺之、曹不兴画的都是。从出土的墓室壁画、画像砖石中也能看出这一点。这时候,绘画用笔和书法用笔是相同的。到了后来荆浩的斧劈皴,董源的披麻皴,再到郭熙的卷云皴,把毛笔的中锋用笔扩展为各种侧峰,绘画用笔比书法用笔具有了更多的表现方法。凡是画山水、花鸟、人物,都知道要从骨法用笔而来,再加上自己的个性和创新。但是这些可能还是一些形而下的东西。我们还应赋予笔墨以更多的文化内涵,那就是书法,这也是我们要说的第二方面的境界。书法比纯粹依赖于客观景物的技法更生动,更有文化内涵。书法从甲骨文开始,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而画的技法是近一千年才有的。所以说书法的发展更完整、更纯粹,书法里面蕴含的精神和文化内涵信息更丰富。

书法和绘画都是借笔墨来抒情达意、娱情悦性,并表现和传达美质、美感,使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的艺术。书法和绘画又是同一艺术源头的演化分形。汉代许慎借用了周易的说法,强调文字起源于象形。从伏羲氏初作八卦,到神农氏结绳为治,再到仓颉始创文字,均采取了取法物象的方法。在唐代,张彦远就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书画同法”,并倡导“书法入画”。只是因为时风未移,终不能成江河。到了元代,赵孟頫登高一呼,又喊出“书画同源,以书入画”的口号,顿时如百川汇海,成为时尚。他还曾写过一首诗,赞扬书法入画带来的好处,诗中说道:“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如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近代的黄宾虹也深得引书入画之妙,更是激动地向人们阐释“用笔之法从书法而来”、“画源书法”。

引书入画是对书法意趣和书写意义的强调,使绘画由传统的物象模拟转向物象意义的符号性传递,并突出了笔墨形式的独立价值和画家精神人格的独立意义。书法对绘画的影响一方面是审美情趣的转移,即用评赏书法笔墨情趣的标准去看待绘画;另一方面是技巧的介入,画兰画竹尽用书写方法。比如南唐后主李煜曾经用金错书法画竹,宋代郭熙画的树、文同画的竹、温日观画的葡萄均由草书而来。正是因为书法的引入,才有了篆籀之气,才有了骨法用笔。骨法实际上指的就是书法,书法的节奏、转折、起承、枯润,针对这一点,书法非常重要。人们赋予书法线条造型以更多的文化魅力。所以,我们为什么不把这种有价值的书法引入到绘画的创作中来呢?

引书入画,要根据不同的绘画内容,引入不同的书写状态。明代花鸟画名家徐渭是引草书入画的典型。此人乃推倒万世之豪杰,具有开拓万古之心胸。草书的浪漫主义情感,使徐渭在狂放洒脱中尽情地放纵。尤其是在他大醉之后,以草书作画,感情跃然毫端,风驰雨骤,一气呵成。他笔下的水墨花卉、山水、走兽、树石笔简意赅,气势纵横,都得力于草书的笔墨功力。近代吴昌硕,他用古朴雄强的篆籀笔法应用于花鸟画。这使得气魄雄健的崇高美代替了古典的和谐美,也适应了国运飘摇的时代心理,从而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境界。前人评论吴昌硕的绘画:“以金石起家,篆刻印章乃其绝诣,间及书法,变大篆为大草,至挥写花草,则以草书为之,气韵取长,难求形迹,人谓山谷写字如画竹,长公画竹如写字,昌老盖两兼之矣。”正是由于吴昌硕以篆籀笔意、以草书笔势、以篆刻之金石味融入画中,才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苍茫古厚。黄秋园的山水应该都是他的狂草,逸笔草草,画起来很是轻松流畅。陈子庄、石溪也是如此,越是写意画的大家,包括齐白石,他的书法和绘画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有什么样的画就有什么样的书法,有什么样的书法就有什么样的画。

绘画中引入什么样的书法,是艺术家所要思考的问题。据我个人体会而言,篆隶和草书更为适合入画。篆隶的用笔大气苍茫,比较自然,更加接近绘画性。尤其是篆籀之气,在气息上突出古意;在章法上大小随机,一任天机;在力度上劲直如矢,弯曲如弓。草书更有节奏感,它的抑扬顿挫,枯湿浓淡焦,可以运用到绘画特别是山水画的肌理、轮廓的创作状态中去。草书有着恢弘的气势,章法的疏密大小及黑白变化,波澜壮阔、气势非凡,给人以生命和力量,给人以遐想。一幅山水画,它的高大外形需要靠骨法用笔来支撑。比如我的山水画作《众山皆响》,它的宏大场面不会是仅仅依靠形体轮廓来塑造,而靠的是它的主笔,完全像大篆书一样的线条。它们像骨骼一样把这座山支撑起来。对于山的气势表现,我会用特别大的石鼓文,篆籀雕琢出的狂草来表现。甚至侧锋的用笔,都不会是染出来的,而是一笔一笔在书写的状态下画出来的。书写大山大水肯定不能用小楷和柔弱的行书,那种气息和韵味表现出来的效果肯定是小气的。如果说塑造一座大山,我们的用笔很柔弱,没有书法的刚劲有力、古老、苍茫,那么这座山画出来再像,它也是散的,它也立不起来。

书法流露着艺术家的性情、心绪和气质,在形象创作过程中,画家将个人的这些秉性灌注入画中,表达了个人的情感状态,从而使其更具文化内涵。引书入画,平添了许多人文的信息,更是多了许多笔墨的境界和意境。引书入画还使画家用书法来“修炼”自己,提高对艺术的感悟力和表现力,提高艺术素养、鉴识、境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