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中医药健康素养 一、人身三宝精、气、神。

天之三宝“日、月、星”,地之三宝“风、火、水”,人之三宝“精、气、神”。

中医养生之法虽多,不离精、气、神三条,精乃健康之基,气乃健康之本,神乃健康之魂。精充、气盛、神安,是生命之要。恬淡虚无,精神愉悦,心胸坦荡,真气内存,自能形与神俱,而长寿康健。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中医称之为“精微之物”。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主要来源于父精母血,“后天之精”为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

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具有推动脏腑组织活动、促进血脉运行、维持人体正常温度、保持身体与外界环境协调平衡的功能,具有护卫肌体、防御外邪入侵、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等作用。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其包括精神、意识活动,以及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机体活动功能和外在的表现。神的盛衰与精、气的盈亏密不可分。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的内涵是延长生命的时限和提高生活的质量。中医养生文化以达“和”为精魂,即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故人类与自然应“和”,人类本身应“和”,每个人的身心也应“和”,即需要达到天人合一,形神一体,阴阳调和,气血通畅的境界。

(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养生的指导思想

天地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人体自身的稳定状态无时不受到自然环境的变化影响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人与大环境之间的稳定协调是人体保持和谐稳定的前提条件。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四季更迭、昼夜晨昏、日月运行或地理环境差异,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而五脏的功能盛衰与自然界的变化也保持着协调统一。人的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应顺应自然的变化,根据自然的变化做适当的调节。

1、天人相应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几乎渗透到了中医养生的每一个角落。首先,“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古代养生家探讨人体奥秘的理论武器。俞琰在《周易参同契发挥》中就提出:“反身而观,三才(日、月、星)皆备于我,盖未尝外吾身而求之他也。”其次,“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传统养生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哲学依据。在传统的养生理论中,阴阳五行学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这种学说的产生,恰恰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哲学依据的。所谓“天以阴阳而化生万物,人以阴阳而营养一身”,实质上正是“天人合一”哲学理论在人体阴阳学说中的具体展现。第三,“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传统养生方法创立的认识论基础。以气功养生法为例,它的产生和完善显然与“天人合一”的思想息息相关。

2、天人相应对中医养生实践的影响

人生天地间,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均息息相关,顺应自然以养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顺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以护养调摄。即所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顺乎自然界的四季阴阳变化,人才能健康无病。二是指顺乎自然之理。必须认识和掌握人与自然界间的自然规律,按其规律养生,才能有益于健康。《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法于阴阳,调于四时”和“因时之序”,都表达中国养生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人体生命与自然万物的整体和谐状态。

就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而言,对人体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四季交替和昼夜晨昏的变更,因此养生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针对春夏秋冬的气候特征,在精神修养、饮食调摄、生活起居等方面必须顺应四时的生、长、收、藏特点,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此基础上,还要力求“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其次,还应注意昼夜晨昏的调护。一天之中,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每天这种变化与四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完全一致。因此,为了资助阳气的发生,早晨应多开展室外活动,吐故纳新,流通气血,旺盛生机;傍晚日落,阳气开始潜藏,于是要相应减少活动,避免风寒和雾露之气的侵袭。这也是《黄帝内经》所告诫人们的:“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

所谓顺应自然变化的状态养生,实际上是指人们只有认识人与自然二者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并依循这种规律养生,才可能健康长寿。早在《吕氏春秋·尽数》篇中,就有“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的论述,可见人们只有依循这种规律方可健康长寿。

(二)形神一体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法则

1、形神一体的生命观念

形神观认为: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主宰。两者犹如矛盾之双方,聚对立统一于一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医学提出“形神合一”乃是强调形与神之间密不可分的辨证关系。正如张景岳在《类经》中所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无以活。”《内经》认为只有“形与神俱”,“形体不蔽,精神不散”,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人死如灯灭”这种流传至今的说法,正是形神相随的一个典型说法。因此历代养生学家都非常重视形和神的保养,因为形神共养乃延年益寿之重要法则。

2、形神一体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

在形神关系中,“神”起着主导作用,“神明则形安”。故中医养生观是以“调神”为第一要义,养生必须充分重视“神”的调养。调神摄生的内容很丰富,可以从多方面入手。①清静养神: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状态,减少名利和物质欲望,和情畅志,协调七情活动,使之平和无过极。②四气调神:顺应一年四季阴阳之变调节精神,使精神活动与五脏四时阴阳关系相协调。③气功练神:通过调身、调心、调息三个主要环节,对神志、脏腑进行自我锻炼。④节欲养神:虽说性欲乃阴阳自然之道,但过度则伤精耗神、节欲可保精全神。⑤修性怡神:通过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如绘画、书法、音乐、下棋、雕刻、种花、集邮、垂钓、旅游等,培养自己的情趣爱好,使精神有所寄托,并能陶冶情感,从而起到移情养性、调神健身的作用。总之,守神而全形,就是从“调神”入手,保护和增强心理健康以及形体健康,达到调神和强身的统一。

形体是人体生命存在的基础,有了形体,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能产生精神活动和具有生理功能。因此,保养形体是非常重要的。张景岳说:“形伤则神气为之消”,“善养生者,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以为兴复之基乎?”着重强调神依附形而存在,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衰,形体衰亡,生命便可告终。人体形体要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生存的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保形”重在保养精血,《景岳全书》说:“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阳气虚损,要温补阳气,阴气不足者,要滋养精血。可用药物及饮食调理补养,以保养形体。

养神和养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不可偏废,要同时进行。“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是在“形神合一”论推导下,对立统一规律在养生学中的运用,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三)阴阳调和是中医养生的根本

1、阴阳调和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阴阳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观念。天地、日月、昼夜、水火、上下、升降、内外、动静等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都以阴阳来加以概括,其中具有寒冷、黑暗、向下、向内、静止等属性属于阴;具有温暖、明亮、向上、向外、运动等属性的属于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记载:“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之于人体而言,《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调和人体阴阳是指调和人体脏腑实质与功能,调和气血,调和阴精阳气。《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人们要健身强体,必须摄入自然界的清气,使身体各个脏腑之间协调一致正常运转,然后又通过排泄系统将体内的阴浊之物排泄于外,通过这方法使体内外物质进行交换,这就是阴阳调和。《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若人体阴阳的平衡被打破,机体阴阳失调,则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使脏腑功能失常,阴阳气血失调而百病丛生,因病而衰。因此,调和阴阳是养生的根本。

2、调和阴阳的核心是“精气神”

“精、气、神”为人身之三宝,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的原始物质。《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从而说明了精在人体生殖繁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先天之精,还是后天之精,对人体来说只宜盛实,不宜亏乏。

气与精一样,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这里的气实指真气而言。《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是说,气凝聚而人物成,气散而人物死,天地万物及人类生灵,都不过是一气而已。《医门法律》云:“气有外气,天地六气也;有内气,人身之元气也。气得其和则为正气,亦为真气,气失其和则为邪气。但真气所在,其义有三:日上、中、下也,上者所受于天,以通呼吸者也;中者生于水谷,以养营卫者也;下者气化于精,藏于命门,以为三焦之根本也。”这说明真气察受于先天,与自然界天阳之气及脾胃纳入的水谷之精微相合,以充斥奉养周身而维持生命。中医学中的精气,是指人体内有用的无形而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人体内的精与气是一个不同的概念:精为有形之精微物质,精是生命的本源,气为无形之精微物质,气是生命的动力。精之生成源于气,精之生理功能赖于气之推动和激发。

“神”在《黄帝内经》中的论述颇多,《灵枢·本神》云:“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天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这些论述都说明了神在人体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素问·刺法论》曰:“是故刺法有全身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虽不去,亦能全真,入神不守,非达不真,至真之要在乎于玄,神守于息,复人本原,命曰归宗。”这段经文虽说针刺法有全神养气之妙旨,但修身养性不只是为了治病,主要是修养调和精气神。掌握了养生之道,经常实行,要点是补足神气以固根基,从而使精气不散。

神守精气而不分离,如此精、气、神三位一体,不但神不去,而且能保全真气,若不知守神,则达不到至真之道。养生之道的真理在于保养真精,正如景岳所言“精气充而神自全,谓之内三宝,三者合一,即全真之道也,故曰归宗。”又言“天息者,鼻息通呼天地,守息则气存,故曰神守天息。”这正是对精、气、神主者与养生关系的很好论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亦说“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积气以成精”。精气神三者可相互转化,精能化气,气能化精,精足则气充,气充则精旺;精能化神、养神,精为神的物质基础,精旺则神明,精衰则神疲。神能摄精,固精,神守则精固,神荡则精泄。《灵经·摄生类》曰:“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宜壮,皆本乎精也。”精贵充盛固秘,而难成易亏,只有保精存精才能健康长寿。

(四)气血通畅是中医养生的重要途径

1、气血为生命活动的基础

《黄帝内经·素问篇》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景岳全书 》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而形强。人生所赖,维斯而已。”人体健康最重要的就是“气血”二字。因此,任何疾病,不论在脏腑、经络;或在皮肉、筋骨,在无法确定病因、病机的情况下,从气血入手是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通过养生方法调摄使气血运行通畅,才能使人健康长寿。

在中医的理论中,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中,“气”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构成宇宙、人体中最基本的一个元素。《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阴阳二气不仅能产生天地,还能产生万物,这其中也包括人。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空气三部分结合而成。中医认为气是人体的能量源。充盈的气使人精神旺盛、体力充沛、才思敏捷、体态匀称;气虚时,人体会出现各种“亚健康”症状,如心悸、失眠、手脚冰凉、月经不调、乏力、气短、食欲不振等。气的存在又是通过它的运动来实现的,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气机”,它包括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这四种运动在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内进行,进而促进了人体内部的循环,即《金匮》所谓“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而人体气机运转的基本形式一旦停息,人之生命也将终止,《内经》中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及“气止则化绝”。当这些运动发生变化或者失常时,产生“气滞”“气郁”“气逆”“气陷”等气运动失常的情况。

血对人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滋养,它携带的营养成分和氧气是人体各组织脏腑器官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难经》说“血主濡之”,意思是说血的主要功能是濡养皮毛、筋骨和脏腑。血对女人来说尤为重要,血充足,则人面色红润,肌肤饱满丰盈,毛发润滑有光泽,精神饱,满感觉灵敏,活动灵活。

中医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说法。可见,机体中绝不存在无气之血,也不存在无血之气。在气与血的关系中,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气以推动、温煦为主,血以营养、滋润为主,所以血到之处,气一定到,气到之处,血未必随。气和血无论在生理、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资生,互相影响的。

2、调理气血为养生保健的关键途径

“气血宜补”—— 没有气血就没有生命。气血盈,则百病而不生。气血充盛,人体活动的物质基础得以保证,经脉、筋骨、肌肉才能得已充分的濡养。中医养生可以通过药物、食物、针灸、按摩、敷脐、练功等途径补养气血。

“气血宜调”—— 《内经》认为:“气血通畅,则百病不生;气血不畅,则疾患自现”。是强调“动”。 光将气血补足了不够,还得把它们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否则还是徒劳无功。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说“气血流通为贵”也是这个意思。人到了中老年所出现的色素沉着、皮肤粗糙、老年斑、巩膜浑浊等都是“血瘀”的表现,而诸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老年痴呆、前列腺肥大、中风等疾病的发生也几乎都与“气滞血瘀”有关。因此,国医大师颜德馨先生明确提出“人体衰老的本质在于气虚血瘀”的理论,并指出“益气化瘀才是延缓衰老的可靠途径”。

总之,只有气血充足,气血运行通畅,生命才能得以存在,得以健康。很多情况下,气血运行失调,机体平衡被打破,因而出现乏力、失眠、烦躁等一系列不适,但西医检查尚无异常,通过调理气血,可以达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可见调理气血不失为健康长寿的关键途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