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古典,让“过去”长存
进入19世纪初,当古典风格不再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表现方式时,它作为过去的延长或许会获得某种新的生命——一种处于阴影中的虽死犹生。有位艺术家便希望自己能够通过音乐复兴过去,可以继续在过去的惯例中运行使过去长存,这个人即是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的音乐致力于古典风格的复兴,却又充盈着对往昔一去不复返的惋惜,这种并未走入极端的怅然若失之感使得勃拉姆斯的作品有超越于其他任何古典传统模仿者都未达到的强烈感染力。可以说作为一名拟古者,勃拉姆斯的音乐在充分向世人公开表明——我生的太晚了。
4月17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将上演一场“最后的古典——王弢与徐洪演绎勃拉姆斯”室内乐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中,两位艺术家将为观众带来两首勃拉姆斯的作品,分别是《降E大调第二单簧管奏鸣曲》(作品120之2)和《f小调第一单簧管奏鸣曲》(作品120之1),并还将携手圆号演奏家彼得·所罗门演绎卡尔·赖内克的为钢琴、单簧管和圆号而作的《降B大调三重奏》(作品274)。
勃拉姆斯的这两部单簧管作品创作于其生命的最后时光,和贝多芬的晚期作品风格类似,朴素中充满自省的哲理意味。作曲家将“德国式”的严谨庄重与“维也纳式”的婉转动人披上“浪漫主义音乐色彩”的外衣,却不断显露出“古典主义的音乐本质”,让作品处处彰显出古典与浪漫风格并存的样态,也使得勃拉姆斯的单簧管作品屹立于浪漫主义时期的众多单簧管作品之上,至今仍作为标志性的杰出作品受到演奏家们的青睐。
卡尔·赖内克可以算是浪漫主义时期被低估的作曲家之一,作为一位情感细腻,擅长抒情,细致的情感描写的浪漫派作曲家,其代表性作品长笛奏鸣曲《水妖》(《Undine》)便是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完全通过音乐语言进行形象地描绘。同勃拉姆斯的艺术追求相仿,赖内克一方面遵循着贝多芬的脚步,推崇古典音乐的创作原则,另一方面由于身处19世纪末而不由自主打上浪漫风格的烙印,《降B大调三重奏》便是一首尽显晚期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
本次担任演奏的是国内顶尖演奏家王弢(图右)和徐洪(图左),前者的单簧管演奏被形容为藉由出色的技艺奏出充满想象力的灵魂乐句为鲜明标识,后者则是以拥有辉煌技巧,敏锐的洞察力,具备无限潜力而著称的中国钢琴家。相信在两位艺术家的演绎下,能让我们聆听到那似乎错位的历史声音和默契配合下让经典永存的时代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