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书随笔:我和我的理想教育梦
今天再次拜读吴非老师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让自己的心灵再次得以洗礼和震撼。在文中吴非老师的一句话深深刺痛了我:我终于明白,凭一门专业课的教学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一、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就要跪着教书
回想自己走过的这二十年的教育之路,尽管在专业课的教学上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也曾经感到很满足,可是这充其量就是一个“教书匠”应该完成的本职工作。自己没有独立的思考精神,培养的学生充其量也只是在各种考试中拿个高分,仅此而已。
其实与自己有类似情形的教师又何止千千万万,因为目前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于是只要学生能够考出一个高分数,不管你是采用“强势高压”还是“心理诱惑”,只要最终的成绩高,那你就是一个“优秀”教师,学生自然也就是“优秀”的。
在文中,吴非老师提出了评价教师工作的新的观点: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看到此,不仅让我陷入了沉思:这二十年的自己的教学是成功的吗?我的教育梦到底在哪里?
自从自己踏入大学校门的那天起,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大学毕业至今,自己也一直奋战在教学的一线。就像吴非老师所说的那样,曾经天真地以为学校是“净土“,却忽略了学校只是社会的一部分。本以为自己会在这方热土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可是现实却无情地告诉我,目前的学校现状就是:教师跪着教书,学生跪着读书。
所谓跪着教书、读书,就是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缺乏批判的思想和意识,一切只是照本宣科,教师是知识的传声筒,学生是知识的复印机,最终演化成考试的机器,如此而已。
二、教师要学会教书,就要学会读书,学会思考
我们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着,有时会感慨现在的学生为何越来越不会思考问题,越来越没有创新精神。其实这样没有思考能力、只会考试的学生也是很多“优秀”教师培养出来的。
我们现在很多教师都存在职业倦怠感,已经没有最初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份激情了,究其原因就在于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已经磨去了自己的灵性,降低了对这份事业的热度。“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区别就在于能否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工作。
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我一辈子教语文,一辈子学当语文教师。的确,于漪老师把语文教学当做了自己毕生的事业。其实这些著名的教育家之所以有很高的成就和业绩,就在于对始终保持对教学的浓厚兴趣。
正如吴非老师在文中谈到的:对教学工作的简单重复,对学生的冷漠,对生活的冷漠是对职业的亵渎。的确,教师这是一份特殊的职业,为了不误人子弟,用一辈子学做人师,因为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三、教师要为培养孩子们学会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教书
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罗素曾经说过:你教的学生开始怀疑了,你的教育就成功了。当然这里的怀疑的内涵是指“思考”。
反思我们目前的孩子还有思考能力吗?就像吴非老师所说:我们的教育就这样成功地驯养出一代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的确如此,我们目前的课堂不就如此吗?教师机械地传授课本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最终只是为了考试,仅此而已。
就拿目前的一些自然学科,譬如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学科的学习必须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可是现实情况到底如何呢?学生经历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了吗?体会到实验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了吗?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了吗?……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并不原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以“浪费时间”为借口剥夺了孩子们质疑、探索的机会。
静下心来反思自己近乎碌碌无为的二十年物理教学生涯,就在于没有真正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学科的探索,只是在为了考试而教会学生会做几道考试题而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目前自己仅仅做到就是让孩子们喜欢上自己的课,喜欢自己任教的物理学科,并没有让孩子们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这也是自己今后努力地方向。我要为培养孩子学会思考、学习探索、学会学习的能力而教书,这就是我终生为之奋斗的教育梦!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曲阜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本科毕业,任教初中物理学科,担任物理教研组长。多次获市优质课、示范课,地级优质课,曾获市教学能手,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市先进教研组长,山东省远程研修优秀学员、优秀研修组长等荣誉称号。在《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中学生报》等国家、省级报刊、杂志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40余篇,多次为市教学工作会议提供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
通讯地址:山东省莱州市玉皇中学
邮编:261400
联系电话:13156917678
QQ:737454148
个人微信号:p737454148
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shupengcha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