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吕芳被派去监修皇陵,真是失误了?这才叫“思危思退”

海瑞审案审出了“江南制造局”,审出了杨金水,甚至还牵扯出了嘉靖皇帝。等到这份案卷送到京城以后,“司礼监”一把手、杨金水的干爹——吕芳,面临着三个难题:

1、如何保全杨金水?

2、如何撇清自己?

3、如何顾全嘉靖皇帝的清名?

为此,吕芳干出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甚至严重不符吕芳修为等级的事——找到了“内阁首辅”严嵩和“内阁次辅”徐阶,试图通过两人缓和“严党”和“清流党”之间的斗争。

平心而论,徐阶的学生——赵贞吉主审的浙江贪腐案,查出了织造局、查出了严世蕃,扯上了嘉靖皇帝,甚至还牵连出了正于东南前线抗倭的胡宗宪,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朝局,影响了东南局势的稳定,威胁到了嘉靖皇帝的清名,威胁到了司礼监的安全。

所以,吕芳找到严嵩和徐阶,再让徐阶给赵贞吉下令重审浙江贪腐案,似乎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是,吕芳似乎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嘉靖皇帝会不会同意吕芳这样做?

首先,瞒着嘉靖皇帝,自行处事,这是职场大忌,这是挑战领导信任底线的危险举动;

再者,严嵩和徐阶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阁”,才是嘉靖皇帝最想看到的状态,只有如此,嘉靖皇帝才能稳固把控“内阁”,牢固掌控整个大明王朝。

更重要的是,“司礼监”制约“内阁”,“内阁”内部再相互制约,嘉靖皇帝才能充当“裁判者”的角色,掌握最高权力。现在,吕芳、严嵩和徐阶三人混到了一块,拧成了一股绳,嘉靖皇帝肯定面临着被架空的风险。

所以,嘉靖皇帝肯定会震怒,甚至会对吕芳处以严惩。

于嘉靖皇帝身边服侍了40年的吕芳,难道不清楚这些?

他当然清楚!

那么,吕芳为何还要这样“作死”?

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思危思退”!

说白了,为了保全杨金水,保全自己,顾全嘉靖皇帝的清名,吕芳这是故意为之。

吕芳的这次“思危思退”建立在对三个人的绝对了解上——黄锦、陈洪和嘉靖皇帝。

黄锦对吕芳忠诚,但这份忠诚建立在对嘉靖皇帝的忠诚上,嘉靖皇帝如果问起浙江的事情,黄锦肯定不会隐瞒;只要黄锦不隐瞒,陈洪就能顺利被叫到御前。

我们先来看下陈洪在御前的奏对。

嘉靖皇帝问到了吕芳的去向和浙江案卷事宜,陈洪故意先不作答,等到嘉靖皇帝生气以后,才给出了如此回应:

“回主子万岁爷!奴才这就回话,如实向主子回话。只是望主子体谅老祖宗也是一片苦心……”

陈洪想要上位,就必须扳倒吕芳,嘉靖皇帝生气了,这是陈洪的大好机会。先是故意不作答,让嘉靖皇帝感觉到吕芳在“司礼监”的一手遮天,进一步惹怒嘉靖皇帝;然后,冲着嘉靖皇帝称吕芳为“老祖宗”,彻底激怒嘉靖皇帝。

来看嘉靖皇帝的咆哮:

“什么老祖宗!谁的老祖宗!我大明朝只有太祖成祖才是老祖宗,你们哪里又找来个老祖宗了!”

陈洪的这一招已经称不上“捧杀”了,这就是极为直白的陷害了!

嘉靖皇帝生气了,陈洪用“苦肉计”应对:

“奴才糊涂!奴才浑球!奴才这就将这张臭嘴撕了!”

陈洪的这个“苦肉计”并不是为了平息嘉靖皇帝的怒气,他巴不得嘉靖暴怒,然后严惩吕芳!他之所以将自己的嘴撕了,是为了给吕芳一个交代。

等到嘉靖皇帝再给出问话,陈洪知道时机已到,立马将吕芳的计划全盘托出:

“回主子万岁爷,浙江八百里加急递来了几份供词,吕芳只让奴才们将两份呈给主子,还有两份他带着去见严嵩和徐阶了。”

和陈洪的设想一样,更和吕芳的设想一样,嘉靖皇帝听到这句话,青筋暴起,满脸涨红,怒了。

“好哇!三个人联手瞒朕了!”

这就是吕芳的第二步安排,他对陈洪想要迫切上位的欲望,非常清楚,只要黄锦不瞒着嘉靖皇帝,陈洪就能顺利来到御前;只要陈洪来到御前,自己的一切计划都会立马曝光;只要计划曝光,嘉靖皇帝就会暴怒。

只是,吕芳的计划只是保全杨金水,保全自己,不是真的作死,所以如何既让嘉靖皇帝生气,还不让嘉靖皇帝对自己彻底失望,才是整个计划的关键。

所以,吕芳还必须让嘉靖皇帝看到自己的忠心。

我们继续来看陈洪和嘉靖皇帝的对话。

嘉靖皇帝继续问道:

“他叫你们怎么做?”

陈洪如实回答:

“回主子,吕芳叫奴才用司礼监的廷寄连同另外两份供词发回浙江,命赵贞吉另外弄两份供词再呈给主子看。”

嘉靖皇帝如此回应:

“好办法。就照他说的去做。”

这就是吕芳向嘉靖皇帝表现忠诚的方法——想尽办法,保全嘉靖皇帝的清名。

吕芳回到“司礼监”以后,问到嘉靖皇帝的情况,陈洪抢先回答:

“回干爹,开始是黄公公在伺候主子,不知为何主子问起了杭州的事,把儿子叫了去……”

先把锅甩到黄锦的身上,告诉吕芳,嘉靖皇帝之所以问起浙江的事,就是黄锦的责任。

当然,这是吕芳意料之中的事,他关注的重点在于陈洪是不是按照自己的预想回话。陈洪如此回答:

“当然照干爹吩咐的回话。主子起了疑,儿子掌嘴发誓,这才平了主子的气。”

陈洪说的不错,回话是按照吕芳的安排,但上位的思想却肯定会让陈洪出卖自己。只是,嘉靖皇帝到底会如何处置擅作主张的吕芳,陈洪心里没底,所以,他的“苦肉计”便发挥了作用。

干爹,您看,我真没办法了,嘴都撕开了,只能把你卖了!

好了,吕芳的整体计划顺利推进,安排完给浙江的急递,黄锦还想着劝一劝吕芳:

“是不是再想想,这两份供词还是呈给主子看了?”

吕芳想都没想,直接回答道:

“不能呈主子看!发吧。”

一直对黄锦赞赏有加的吕芳,对于黄锦的这次提醒,为什么连点该有的反应都没有?正是因为这一切都在吕芳的计划之中。

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吕芳的“思危思退”:

海瑞审案审出了杨金水,审出了织造局,还牵扯上了嘉靖皇帝,嘉靖皇帝想要保住清名就会将锅甩给杨金水,甩给司礼监,甩给吕芳。这是危险,直接关系杨金水和吕芳性命的危险。

赵贞吉趁着浙江贪墨案,查清了“严党”罪行,“清流党”和“严党”之间马上就要进入到决战时刻,被夹在中间的“司礼监”该怎么办,既要维护朝局稳定,又要维护嘉靖皇帝的清名,吕芳面临的危险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杨金水被押解进京以后,本着“宫里的人,宫里自己审”的原则,吕芳该怎么审,该怎么保全?从重审,吕芳不舍得,自己也脱不清干系;从轻审,嘉靖皇帝也不会同意。这又是一个危险。

既然都想到了危险,吕芳自然要“思退”,至于退到哪里去,那就是嘉靖皇帝的事了!

换好便服,来到御前,嘉靖皇帝先来了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修长生,修长生,古来到底有谁是不死之身?”

一直致力于修仙悟道,求得长生的嘉靖皇帝,突然对长生的可能性产生了质疑,这就等于对之前的一切产生了质疑,一直被其深信不疑的吕芳自然也在被质疑的范围内。

来看吕芳的回答:

“回主子,远有彭祖,近有张真人,都是不死之身。”

嘉靖皇帝的这句问话,吕方必须慎重对待:

1、绝对不能否认“不死之身”的存在,这是嘉靖皇帝的底线,要不然人家修炼个什么劲。

2、绝对不能让嘉靖皇帝看出吕芳想要“思危思退”的想法,要不然,计划会立时落空。

只是,嘉靖皇帝的这句问话已经让吕芳猜出了端倪,根据陈洪的汇报,此时的嘉靖皇帝应该正处于震怒之中,这句话就是处置吕芳的前提和铺设。

来看嘉靖皇帝的进一步提醒:

“彭祖不可信。张真人一百二十岁突然没了踪迹,找了二百年仍然没有找到。依朕看,朕的万年吉壤还得抓紧修了。”

从质疑长生,想到自己的万年吉壤,顺理成章;再由万年吉壤,顺延到吕芳身上,嘉靖皇帝更想着顺理成章。

“你是跟了朕四十年的人了,朕的万年吉壤派别人去朕不放心。把司礼监的事交给陈洪,你今天就去,看看朕的永陵修得怎么样了。”

好了,吕芳的“退处”定了——嘉靖皇帝的皇陵!

再来看吕芳——气定神闲,毫不慌张,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本就不用过多表现。只是,还是那句话,绝不能让嘉靖皇帝看出来这就是自己的目的。

于是,吕芳追问了一句:

“启奏主子,奴才是就去看看,还是留在那里监修工程?”

这句话一语双光:主子,我是让您彻底失望了,把我永远流放;还是让您有些失望,对我大惩小诫呢?

来看嘉靖皇帝的回答:

“好些事你都是自己做了主算,这还用问朕吗?”

同样的一语双关:你擅作主张,处罚你不对吗?你都会擅作主张了,还用问我吗?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嘉靖皇帝给自己留下了足够的腾挪空间,是永远流放还是短暂惩戒,视情况而定。我猜想,此时的嘉靖皇帝对浙江的事情尚不清楚,他还并未猜透吕芳此举的真正意图。

只是,话说到这个份上,吕芳不能再装糊涂了,立马给予了明确回应:

“奴才明白了。主子的万年吉壤奴才一定督着他们修好。”

嘉靖点明了吕芳的错,吕芳就不能再装糊涂了,只能领下这个罪责,确定自己的处置就是“永远流放”。

只是,吕芳心中有把握,等到杨金水进京,等到嘉靖皇帝彻底弄清浙江发生的事,他就会明白吕芳的良苦用心,吕芳就还会回来。

吕芳退出精舍后,嘉靖皇帝下达了三个命令:

1、调整内阁,命严嵩养病,徐阶暂时执掌内阁;

2、调整司礼监,命陈洪掌印;

3、下令让杨金水迅速入京;

调整内阁,是为了打破吕芳之前的计划;调整司礼监,是为了惩治吕芳的擅作主张;命杨金水迅速入京,嘉靖皇帝才能弄清浙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能弄清吕芳为何会如此反常!

只是,或许此时的嘉靖皇帝也已经猜出了个大概,甚至还按照吕芳的方式躲开了。朝局混乱如此,吕芳退了,嘉靖皇帝也闭关了,方式不同,但“思危思退”的思想却并无改变!

(本文仅基于《大明王朝1566》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0)

相关推荐